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现代领导者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而其领导职能的发挥则多取决于其影响力。
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是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现代领导学强调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尤其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它在现代的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将从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和意义入手,探讨如何培养现代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标签:领导者权力影响力非权力性影响力现代领导者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而其领导职能的发挥则多取决于其影响力。
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即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它只取决于个人素质。
现代领导学强调领导的本质是影响力,尤其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它在现代的管理活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领导及现代领导者的具体含义(一)领导与领导者领导一词源于英语“leadership”,其含义是带领、引导的意思。
目前理论界关于领导这一概念的具体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领导服务论或领导活动论的观点认为,领导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领导者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运用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采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率领、引导、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其下属,为完成预定的总任务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领导行为论或领导关系论的观点认为,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一定方式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以实现某种预定目标的行为。
领导过程论的观点认为,领导就是领导者运用说服能力使别人心悦诚服的过程。
上述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缺乏系统性。
笔者认为,领导就其内涵而言,就是领导者在特定情境当中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并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或环境,以实现某一既定目标的行为过程。
而领导行为的主体,就是领导者。
(二)现代领导者的内涵与特征根据以上关于领导和领导者内涵的界定,结合时代条件,我们可以认为,现代领导者就是在现代社会组织中占有一定职位、负有责任和代表一定群众利益的个人或集体。
现代领导者是现代领导活动的主体,在领导诸要素中占据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
现代领导者一般都具有如下特征:1、时代性。
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都是在现代这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成长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思想观念等因素的深刻影响。
2、综合性。
领导者的影響力是集其政治思想、知识水平、个人才能、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因素的综合反映和体现。
上述各因素在领导活动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使领导者影响力表现出综合性的特征。
3、层次性。
不同层次的领导岗位,具有不同的领导活动规律。
因此,处于不同层次的领导者,所形成的影响力也应不尽相同。
4、可塑性。
任何领导者的影响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领导者自身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5、多样性。
不同领域、不同职位、不同层级的领导岗位,有着不尽相同的领导活动规律,因而客观上要求具有不尽相同影响力的领导者去充实各个领导岗位,从而使领导者影响力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现代领导者影响力概述(一)现代领导者影响力的内涵领导者在管理活动中能否实现有效的领导,关键在于其影响力如何。
美国最著名的领导学家柯维(Stephen R·Covey)认为,现代领导者影响力的本质就是其领导才能。
或者说“现代领导者的才能就是其影响力,真正的领导者是能够影响别人,使别人追随自己的人物。
”影响力人皆有之,但强度各不相同。
并且,同一个人的影响力也会随着交往对象、交往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领导者能通过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把领导意图和目标贯彻到群众中去,以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来实现领导功能。
照现代领导学的理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的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与职位相联系,有职则有权,无职则无权,它包括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
二是非权力性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与职位无关,只取决于个人素质,它包括模范权(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作风)、专长权(丰富的学识,卓越的技术,超凡的能力)。
(二)权力影响力与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在领导者影响力中,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权力影响力是前提要素,领导者手中必须有实权,方能支配下级,实现领导功能;非权力影响力是基础要素,只有具备专门知识和才干,才容易被下属接受。
领导者拥有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大大加强权力影响力。
因此,非权力影响力是构成领导影响力的最坚实的基础,起主导作用。
当今,非权力影响力已成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同时也逐渐成为衡量领导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指增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本文所研究的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也主要是指现代领导者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构成非权力性影响力与权力影响力不同,它既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没有组织授予的形式,它是以个人的品德、才能、学识等因素为基础形成的。
这种影响力人皆有之。
品格、才能、知识和感情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中最为重要。
1、品格。
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
它反映在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中。
优秀的品格会给领导者带来巨大的影响力。
因为品格是一个人的本质表现,好的品格能使别人产生敬爱感,而且能吸引人,诱使人模仿。
2、感情。
如果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彼此便会产生亲切感从而相互的影响力也会增加。
领导者与下属建立亲切的感情关系,同样会极大地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
3、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才能出众的人总是知识丰富的人。
对于领导者来说,决定其影响力的首先是专业知识,其次是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各种知识。
4、才能。
它是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简称。
作为领导者,才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才能高,不仅有助于胜任工作,完成任务,而且还能够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
(四)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优良的品德、崇高的人格、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才能和优良的作风。
当这些美好的素质在领导者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时,就成为一种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所产生的强大影响力是无法替代的。
1、体现才能学识和榜样作用。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领导者的工作能力和优良道德品质在下属或员工的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和学习的榜样,从而带动团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2、体现优良作风和凝聚作用。
领导者的工作作风和行为艺术使下属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信任感和责任感,有助于提升队伍的自主管理水平,并通过团结和吸引大批的优秀人才,不断地发展壮大自身力量,为领导者事业成功提供了组织保障。
3、体现领导艺术和激励作用。
领导者管理方法科学有效,能激发下属的主动意识和创造精神,使之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认真负责地去履职,圆满、创造性地完成领导者交办的任务,充分展示了无坚不摧的团队力量。
4、体现高尚人格和安抚作用。
领导者以德立信,遇到好事不失态,做到得意淡然;遇到挫折不沮丧,做到失意泰然;遇到委屈不动怒,做到从容超然;遇到矛盾不回避,做到有理有节,进而提高了领导者在下属心目中的威信,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权力影响力。
如何培育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综上所述,非权力影响力已成为成功领导者的必备素质,同时也逐渐成为衡量领导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增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就是要增强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摆正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的关系古往今来,单纯依靠权利影响力或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树立威信的想法和论点都是片面的。
一方面,职位权力不是万能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同一种职务,同一种权力,在不同的领导者手中,发挥作用的差别可能很大,甚至无法同日而语。
帝王虽位于万民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职位权力,但不一定能赢得人民的拥戴。
失去了民心的领导是无法在群众中树立威信的。
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另一方面,个人魅力也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局限性。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学识、才能、情感等对被领导群体所产生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只有以他们的职位权力作依托,才能在更大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内发挥更深远的影响,才能不断拓展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二)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权力影响力对领导者而言,职位权力是影响力的基础,它是必要的,没有足够的职位权力则难以发挥领导作用,但必须破除对职位权力的迷信,不要以为单凭权力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要看到职位权力的局限,它造成的下级服从是被迫的、浅层的,有时往往口服心不服,因此,不要过分依赖职位权力。
领导者应认识到权力既来自上级的授予,更来自下级的认同和接受。
影响力是双向的,领导者既要主动地对下级施加影响,同时又要主动地接受下级对自己的影响,包括积极倾听下级意见,吸收其合理建议,主动让下级参与决策过程。
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出于公心,主持公道,以审慎的态度秉公办事,罚不避亲,赏不避仇,树立公道正派的形象。
要自觉接受来自制度、组织和群众的监督,经常性地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防止滥用职权,使职位权力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让职位权力在合理的轨道内有效行使。
(三)立德为本,筑牢执政为民的思想防线具有优良品德的领导者,一是要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鲜明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觉悟,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拥护者、坚定实践者。
二是要提高思想作风水平,凡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言行一致;在工作中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赏罚分明;心系群众,深入实际,努力把实事办好,认真把好事办实;虚怀若谷,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三是要不断提高道德品质修养,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要变官为民,以仁为善,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凝聚人,不断积累人气和人脉,扩大事业发展基础。
(四)博学广闻,提升为民利民的服務本领领导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知识是衡量一个合格领导者的必备条件和起码要求。
领导者应善于将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使零碎的知识系统化,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行使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和权力。
(五)勤于谋事,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领导者应做到“三勤”,即眼勤(善于观察)、脑勤(善于思考)、腿勤(深入实际)。
在“三勤”的基础上,还要做到三个“勤于”。
一要勤于学习,不断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先进人物学、向人民群众学;二要勤于实践,不断探索新办法,总结新经验,寻求新规律,创造新业绩,努力在本职岗位上有所作为;三要勤于总结,始终做到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执行,将民心工程真正深入人心、惠及百姓。
(六)注重实绩,进一步树立公信权威形象领导者德才兼备、勤奋努力,其结果都要通过伟业佳绩得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