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商务礼仪结课论文大学生礼仪与生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金融汉语项目二班姓名:张祚庥学号:指导教师:程怡宁职称:论文提交日期:二Ο一五年五月八日摘要1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积淀下的底蕴使得我国继承了孔孟之道,黄老之说。
举手投足间的礼仪已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在快节奏现代化的今天,大学生对于礼仪社交的重视越来越淡。
本文从大学生日常生活角度出发,通过观察大学生现状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国内大学生目前对礼仪的态度,探讨了大学生为何会忽视礼仪重要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的重要性;解决途径目录1 引言 (I)4 正确使用礼仪的方法 (II)见面礼仪 (II)电话礼仪 (II)西餐礼仪 (III)礼距礼仪 (III)5 参考文献 (IV)6 致谢 (V)1.引言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
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2.大学生日常生活礼仪分析大学生活赋予了大学生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教给他们为人处事的方法,更让他们体验了初涉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感觉。
但是在寻找未来的路途中,我们逐渐的迷失自我,和朋友师生父母之间变得冷漠,渐渐的忘记了基本的社交礼仪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面。
所以,学习礼仪不仅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和集体而独立存在。
身处在这个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天都要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
而社交礼仪则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在生活中的礼仪社交逐渐被淡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淡,师生见面就像陌生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这种情况呢。
首先,大学的生活并不是很多学生在高中是想得那么美好,反而有时会更加忙碌,这也是学生们的父母对他们的误导,从而使很多大学生在大一时就养成了懒惰的坏习惯,使他们的学业与社交变得冲突增加,因此变得与人之间的接触渐渐变少。
其次,大学毕业后的选择使大学生面临激烈的抉择阶段,为了能有个好的将来,他们决定更加努力的拼搏,也因此忽视了身边的友谊亲情。
总而言之,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涉外量实在是少得可怜,使他们的交流意识“退化”,对其他事情的热情也使他们对待礼仪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3.礼仪的重要性首先,生活在社会中我们免不了要接触要交流。
小到个人与个人、大到国与国的交流中社交礼仪都必不可少。
方式不同效果就不同,为什么有时候同样的一句话不同人说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呢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的修养不同,也就是他们对礼仪掌握程度不同。
其次,更好的掌握社交礼仪可以让你在社交场合事半功倍。
当有一天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出席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而许多企业的合作也是在这些社交场合上完成的。
在这些社交场合里你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你的一生,也许就因为你不懂得礼仪使得一个机会与你擦肩而过,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社交礼仪,不要在以后的人生中后悔,那时候就于事无补了!最后,良好的社交礼仪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也许在你对现在工作不满意时你的朋友会给你介绍一份更好的工作给你,这样你就不需要东奔西跑的为跳槽而伤脑筋了。
你的良好的社交礼仪会使你尊重他人,而同时收到你尊重的人也同样会尊重你。
具有良好的社交礼仪会使你在群体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4.正确的礼仪使用方法(一)见面礼仪见面礼仪包括握手礼、名片礼、脱帽礼、拥抱礼、亲吻礼等。
握手是在相见、离别、恭贺、或致谢时相互表示情谊、致意的一种礼节,双方往往是先打招呼,后握手致意。
握手的顺序为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握手时注意一定要用右手。
要紧握双方的手,时间一般以1~3秒为宜。
被介绍之后,最好不要立即主动伸手。
年轻者、职务低者应根据年长者、职务高者的反应行事,即当年长者、职务高者用点头致意代替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也应随之点头致意。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要先伸手。
握手时,年轻者、职务低者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
有时为表示特别尊敬,可用双手迎握。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男士握手时应脱帽,切忌戴手套握手。
握手时双目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多人同时握手时应顺序进行,切忌交叉握手。
在任何情况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歉。
名片礼:初次相识,往往要互呈名片。
呈名片可在交流前或交流结束、临别之际,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递接名片时最好用双手,名片的正面应朝着对方;接过对方的名片后应致谢。
一般不要伸手向别人讨名片,必须讨名片时应以请求的口气,如“您方便的话,请给一张名片,以便日后联系。
”当对方索要名片但自己没有名片或不愿给时,要说“对不起今天没有带名片”或“名片用完了”,一定不能说没有名片。
脱帽礼:见面时男士应摘下帽子或举一举帽子,并向对方致意或问好;若与同一人在同一场合前后多次相遇,则不必反复脱帽。
进入主人房间时,客人必须脱帽。
在庄重、正规的场合应自觉脱帽。
(二)电话礼仪电话是一种常见的通讯、交往工具,打电话的礼仪也是公共关系礼仪的重要内容。
(1)接电话的礼仪:电话铃一响,应尽快去接,最好不要让铃声响过五遍。
拿起电话应先自报家门,询问时应注意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对方的反应再委婉询问。
一定不能用很生硬的口气说:“他不在”、“打错了”、“没这人”、“不知道”等语言。
电话用语应文明、礼貌,态度应热情、谦和、诚恳,语调应平和、音量要适中。
接电话时,对对方的谈话可作必要的重复,重要的内容应简明扼要的记录下来,如时间、地点、联系事宜、需解决的问题等。
电话交谈完毕时,应尽量让对方结束对话,若确需自己来结束,应解释、致歉。
通话完毕后,应等对方放下话筒后,再轻轻地放下电话,以示尊重。
(2)打电话的礼仪:选择适当的时间。
一般的公务电话最好避开临近下班的时间,因为这时打电话,对方往往急于下班,很可能得不到满意的答复。
公务电话应尽量打到对方单位,若确有必要往对方家里打时,应注意避开吃饭或睡觉时间。
电话接通后首先通报自己的姓名、身份。
必要时,应询问对方是否方便,在对方方便的情况下再开始交谈。
电话用语应文明、礼貌,电话内容要简明、扼要。
通话完毕时应道“再见”,然后轻轻放下电话。
(三)西餐礼仪刀、叉、杯的拿法:餐桌礼仪的基础是如何使用刀叉。
右手持刀,左手持叉,右手中指和拇指挟住刀柄,食指放在刀背上;左手持叉与右手持刀的方法基本相同;拿勺用右手,勺柄间偏上,像拿钢笔一样。
酒杯的端法:葡萄酒杯、香槟酒杯等高脚杯,要用右手轻轻地端着杯柄。
喝酒时要端着杯子静静地移到口边,而不要把嘴伸向酒杯。
端酒杯时也不要翘起小指。
饮酒时只用右手端杯即可。
(四)礼仪距离人际交往常规距离有四:1、私人距离,小于半米;2、常规距离,(交际距离)半米---到一米半之间;3、礼仪距离(尊重的距离),对长辈,对领导,一米半到三米之间,拉开距离维护尊严,4、公共距离(叫有距离的距离)3米半或3米半以上的距离。
除了应有的礼仪之外,个人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具体方面而言有六个方面:1、仪表。
即外观也。
重点是头和手,其他的我们看不到,头部和手部很重要,鼻毛不能过长,不能有发屑,一般要先梳理后穿衣服,身上不能有怪味。
男人的头发也有要求,不要太长。
2、表情。
是人的第二语言,表情要配合语言。
表情自然、不要假模假样;表情要友善、不要有敌意;表情要良性互动。
要双方平等沟通。
3、举止动作。
要有风度,风度就是优雅的举止,就是优美的举止。
优雅的举止,实际上是在充满了自信的、有良好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的一种习惯的自然的举止动作。
举止要文明,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前,我们必须要树立个体代表集体这样一个理念。
4、服饰。
服饰也代表个人修养。
所以在商务交往中,服饰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选择搭配到位。
首先要适合你的身份,适合你的地位。
其次要把不同的服装搭配在一起,要给人和谐的美感。
5、谈吐。
就是语言,要讲普通话。
第一要压低声量,打电话和谈话能声音过大,声音过大显的没有修养。
受教育程度不高。
说话的声音低一点有二个好处,一是符合规范,二是比较悦耳动听。
第二、慎选内容,言为心声。
你所讨论的问题,首先是你的所思所想,要知道该谈什么不该谈什么。
第三、在商务交往中谈吐时礼貌用语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前面已经说了。
6、待人接物。
有三个基本事项,事关你的形象。
时关你的企业生命。
第一诚信为本;第二遵法守纪(给外国人买机票);第三"遵时守约"。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益,商务交往中必须要遵守时间,这关系到三点:一、是对人尊重不尊重的表现,二、你尊重不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自己讲不讲信誉;三、你有没有现代意识,不遵守时间就是没有现代意识的表现。
参考文献1 曹浩文编着.如何掌握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2 李荣建, 宋和平编着. 礼仪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3 徐觅. 现代商务礼仪教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4 庄铭国着. 国际礼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年5 杨狄主编. 社交礼仪.杨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6 陈柳.职业人形象设计与修炼.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年7 沈驷. 错误的礼仪.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8 李莉. 实用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9 刘小清主编. 现代营销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 《交际礼仪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李鸿军着11 《西方人的习俗》,上海辞书出版社,高福进编致谢论文写作得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程怡宁老师的同意,以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