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的方向

S O2 (g) < S O3 (g) S NO (g) < S NO2 (g) < S N2O4 (g) S CH CH(g) < S CH2=CH2 (g) < S CH3-CH3 (g)
③ 同一类物质,摩尔质量越大,结构越复杂,熵值越大;
S CuSO4(s) < S CuSO4·H2O(s) < SCuSO4·3H2O(s) < SCuSO4·5H2O (s) S F2(g) < S Cl2(g) < S Br2(g) < SI2 (g)
rSm = S,(生成物) - S,(反应物)
= c S,c + d S,d - a S,a - b S,b
要求会定性判断熵的增减 固体变成液体气体 S>0, 由气体分子少变成气体分子多 S>0 。
化学反应熵的增减规律:
① 凡气体计量系数增加的反应(n > 0),S > 0(熵增) ② 凡气体计量系数减小的反应(n < 0),S < 0(熵减) ③ 气体计量系数不变的反应(n = 0),S = 0
任意状态
G (化学平衡)
3. 如何计算反应的 G (T) 、G ❖ 标准状态 ,298K,
rG m if Gm(生) if Gm(反)
i
i
rGm = rHm - 298 rSm
❖ 标准状态 ,任意温度( T K), rG m = rH m -T rS m
❖ 如果能根据盖斯定律由一组已知反应方程式通过加加减 减的办法得出所要研究的那个反应方程式,就可根据已知 反应的G值, 通过加加减减的办法得出所要研究的那个反 应的G值 。
类型 △H △S
+
焓减熵增型
焓减熵减型
+
+
焓增熵增型
+
焓增熵减型
△G 低温 高温
+
+
+
+
讨论
在任何温度下 正反应都能自 发进行 只有在低温下 正反应都能自 发进行 只有在高温下 正反应都能自 发进行 在任何温度下正 反应均为不自发 进行
1、吉布斯 ( Gibbs ) — 赫姆霍兹 ( Holmholtz )方程的应用 (标准状态)
3. 熵的规律:
① 同一物质,气态熵大于液态熵,液态熵大于固态熵;
ST (g) > ST (l) > ST (s)
例:H2O: S 298 H2O (g) > S 298 H2O (l) 188.7 J·mol-1 ·K-1 69.96 J·mol-1 ·K-1
② 相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中,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熵 值越大;
二、自由能,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1、自由能函数的定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状态函数H,可逆过程的功,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G 物理意义:在恒温恒压下体系做功的能力
若将过程还原到恒温恒压无非体积功,则判据变为
G < 0 G = 0 G > 0
自发进行 可逆进行,平衡 非自发
2、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 热力学规定,某温度时,由处于标准状态的各种元素的指定单 质,生成标准状态的 1 mol 某物质时的自由能改变量,叫做 这种温度下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简称生成自由能。用 f G m 表示,单位 kJ ·mol -1 。
④ 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般的规律是反应物中物质计量
系数增加,混乱度增加,S为正。
⑤ 温度对化学反应的熵变影响不大(但对熵值的影响较大)。
四、熵变与过程的方向
1.热温熵: 热力学证明,在恒温可逆过程中,体系吸收或放出
的热量Qr与体系的熵变S 之间有以下关系:S = Qr / T , 因 此S 又叫热温熵. Qr :恒温可逆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热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孤立体系(绝热体系)的自发过程是体系熵增加的过程,
即:
状态 I → 状态 II , SII > SI △S = SII- SI > 0
五.吉布斯 ( Gibbs ) — 赫姆霍兹 ( Holmholtz )方程
由定义式 G = H - TS 恒温恒压下有公式 rGm = rHm - TrSm
一些物质在298 K下的标准Gibbs自由能列于表中。
用下面公式可计算已知反应的自由能变 rG m 。
rG m if G m(生) if G m(反)
i
i
利用 rG m 判断标准状态下的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rGm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可忽略
rHm和 rSm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以至于在一般温 度范围内,可以认为它们都可用298K时的rHm和 rSm 代替,但从 G = H-TS可以看出,G受温度变化的影 响不可忽略。
标准熵:从熵值为零的状态出发,使体系变化到一个大 气压和某温度T时熵的改变量称为该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摩 尔绝对熵值,简称为标准熵。
用ST 表示,单位:J·mol-1 ·K-1
注意: ① 不注明温度,指 298.15 K ,非此温度需注明;
② 最稳定单质在 298 K , f Hm = 0 , Sm ≠0; ③ 规定水合氢离子在 298 K 的 Sm ( H + ∞aq )= 0.
第二节、化学反应的方向
化学 —— 创造新物质 —— 设计合理的化学反应
一、 反应的自发性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力帮助就能自发进行的化 学变化过程或物理变化过程。如盐的溶解、Fe的氧化等。
2、自发性的特点 • 反应方向是单向性的,反应的逆反应是非自发的。 • 反应有推动力,自发反应的过程都可以用来做功。 • 反应有限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平衡状态。 • 不考虑反应速度,有许多自发反应进行非常缓慢。
❖把rGm 直接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有一定的局限性
作为反应自发性判据的△G = △H - T △S 适用于任意温度
及压力条件,而由标准吉布斯生成自由能计算的rGm ,则 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都处在标准状态和298K的条件下,所以 把rGm 直接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有一定的局限性。
标准状态,任意温度
G(T)
④ 固体或液体溶于水时,熵值增大,气体溶于水时,熵值减
少;
H2O NaCl (s) = Na+ + Cl-
H2O HCl (g) = H + + Cl-
⑤ 同一种物质,熵值随温度的升高增大。
⑥ 压力对固态、液态物质的熵值影响较小,而对气态物质 的熵值影响较大。
4、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的熵变 一般地,对于反应:aA + bB cC + dD
三、 熵的初步概念
1. 熵的物理意义
★ 熵 表示体系中微观粒子混乱度的一个热力学函数 (符号为S),体系的混乱度愈大,熵愈大。熵是状 态函数。
★ 微观状态数
体系 微观粒子数
(1)
3
(2)
3
(3)
2
位置数
3 4混乱度增加的趋势
S=0 T=0K
T = 298 K p = 1.013 10 5 Pa
(1)、判断反应发生的方向
G = H - TS 根据G大小来判断
△G < 0 △G > 0 △G = 0
反应是自发的,能正向进行 反应是非自发的,能逆向进行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2)、求转变温度(△H 和△S 符号相同时,才可能出现转 变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