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和意志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和意志最全版

(情绪管理)第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六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壹单元情绪和情感概述壹、情绪和情感的定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首先,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壹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和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其次,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壹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壹种内心的体验。

它不同于认识过程,因为认识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再次,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面部肌肉活动所组成的模式,它能比较精细地表现出人的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是鉴别人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要标志;身段表情是指身体动作上的变化,包括手势和身体的姿势;言语表情是情绪和情感在说话的音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

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最后,情绪和情感会引起壹定的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

如愉快时面部微血管舒张,害怕时脸变白、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减慢等等。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

可是,感情这壹概念比较笼统,它难以表达这壹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

为了区别出感情发生的过程和在这壹过程中产生的体验,人们采用了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指的是同壹的过程和同壹的现象,只是分别强调了同壹心理现象的俩个不同的方面。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的活动过程。

从这壹点来说,情绪这壹概念既能够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

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反映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的是情绪这壹概念。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壹)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有机体通过情绪和情感所引起的生理反应能够发动其身体的能量,使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便于机体适应环境的变化。

同时,情绪和情感仍能够通过表情表现出来,以便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例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的情绪反应使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身体能量的调动能够让人进行搏斗,也能够呼救,求得别人的帮助。

情绪和情感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服务于改善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

婴儿通过情绪反应和成人交流,以便得到成人的抚爱;成人也要通过情绪表现来反映他的处境是好仍是坏。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示威表示反对;人们仍能够通过察颜阅色了解对方的情绪状态,以利于决定自己的对策,维护正常的人际关系。

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二)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壹个基本的动机系统,它能够驱动有机体从事活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

壹般来说,内驱力是激活有机体行动的动力,可是,情绪和情感能够对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从而能更有力地激发有机体的行动。

例如,缺水使血液变浓,引起了有机体对水的生理需要。

可是只是这种生理需要仍不足以驱动人的行为活动,如果意识到缺水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因而产生了紧迫感和心理上的恐惧,这时,情绪和情感就放大和增强了内驱力提供的信号,从而驱动了人的取水行为,成为了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机。

情绪和情感的动机作用仍表当下对认识活动的驱动上。

认识的对象且不具有驱动活动的性质,可是,兴趣却能够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起着驱动人的认识和探究活动的作用。

(三)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它表当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瓦解和破坏的作用。

这种作用的大小仍和情绪情感的强度有关,壹般来说,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人的认识活动和操作的效果;痛苦、恐惧这样的负性情绪则降低操作的效果,而且强度越大,效果越差。

情绪和情感对记忆的影响表当下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容易记住带有愉快色彩的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记住的材料,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也容易回忆得起来。

情绪和情感对行为的影响表当下,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时,他容易注意事物美好的壹面,态度变得和善,也乐于助人,勇于承担重任;在消极情绪状态下,人见问题容易悲观,懒于追求,但更容易产生攻击性行为。

(四)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都有外部的表现,这就是表情。

情绪和情感的信号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等等。

表情仍和身体的健康状况有关,医生常把表情作为诊断的指标之壹,中医的望闻问切的望包括对表情的观察。

此外,表情既是思想的信号,又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手段,在信息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发生时间上来说,表情的交流比言语的交流出现的要早。

情绪的外周理论第二单元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相同的情绪理论,后人称为詹姆斯壹兰格情绪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即当外界刺激引起身体上的变化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知觉便是情绪。

照他的说法,人且不是因为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而是相反,人是因为哭了才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

兰格强调血液系统的变化和情绪发生的关系,他说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加强,血管扩张,结果便产生愉快的情绪;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器官痉挛,结果便产生恐怖的情绪。

詹姆斯和兰格都强调情绪和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所以被称作情绪的外周理论。

这种理论虽然荒谬,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但它强调了情绪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情绪机制研究的广泛兴趣,对推动情绪机制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情绪心理学的发展中仍是有壹定地位的。

二、情绪的丘脑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坎农反对詹姆斯、兰格的情绪理论,提出了很多质疑,如坎农认为情绪变化快而生理上的变化慢;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能够引起极不相同的情绪体验;切断动物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系,情绪反应且不完全消失;用药物能够引起和某种情绪相同的身体的变化,但却且不产生相应的情绪变化。

坎农认为,情绪的生理机制不在外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所以,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

三、情绪的认知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提出,任何壹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1962年他又和辛格共同设计了壹个实验来证明他的理论。

他让不同组的被试者产生相同的生理变化,又接受相同的环境刺激,但由于各组被试者对生理变化的认识不同,他们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就不相同。

四、情绪的动机壹分化理论汤姆金斯和伊扎德认为,情绪且不是伴随着其他心理活动产生的壹种副现象,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情绪有其独特的机制,且在人的心理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点构成了情绪理论另壹大的派别,即情绪的动机壹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见做是动机。

他认为内驱力的信号需要通过壹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绪正是起着这种放大作用的心理过程。

不仅如此,情绪本身能够离开内驱力的信号而起到动机的作用。

伊扎德进壹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仍认为情绪是新皮质发展的产物,随着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情绪的种类不断增加,面部肌肉的分化也越来越精细。

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

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俩极性什么是情绪和情感的维度和俩极性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情感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这种度量能够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而每壹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俩极对立的特性,也就是说,每壹种特征都存在着俩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俩极二、情绪、情感的维度(壹)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俩极。

壹般来讲,满足需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都是积极的、增力的,能提高人的活动能力的;不能满足需要的否定的情绪、情感都是消极的、减力的,能降低人的活动能力的。

(二)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俩极。

由重要的、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来的强烈的、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是激动的;在正常生活工作条件下的安静的情绪状态是平静的。

(三)强度有强和弱的俩极。

从愠怒到狂怒,从惬意到狂喜都是弱和强的俩极。

在强和弱的俩极之间,仍能够区分出各种不同的强度,如从愠怒到狂怒之间仍能够区分出愤怒、大怒和暴怒等几种强度。

(四)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俩极。

情绪的紧张程度依赖于情景的紧迫程度和个体的心理准备和应变能力。

在情景紧迫、个体心理准备不足又缺乏应变能力的情况下,往往会感到紧张,不知所措,甚至身上发抖;相反的情况下人会觉得轻松自如。

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不学而会的。

每壹种基本情绪都有其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外部表现和不同的适应功能。

基本情绪的种类各家有不同的分法,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如由愤怒、厌恶和轻蔑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敌意;由恐惧、内疚、痛苦和愤怒组合起来的复合情绪可叫做焦虑等等。

二、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按情绪状态来分,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的不同来划分的。

(壹)心境心境是壹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心境且不是对某壹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让所遇到的事件都产生和当时的心境同样的色调。

心境所持续的时间短的只有几小时,长的可到几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心境往往由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引起,但人们且不是对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都能意识得到,而这种原因肯定是存在的。

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会发生重要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会提高人的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于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会降低人活动的效率,使人消沉,长期的焦虑会有损于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