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考纲要求
•1、儿童的特点及需要•2、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3、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2015-2019年题量
年份单选多选201551 201651 201742 201852 201952
2020版教材变化
•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P36
• 1. 儿童社会工作本章第一段话表述变化
• 2. 第一节第一段话表述变化
• 3. “一、儿童的定义”改为“一、儿童的含义”,并且知识点内容变化较大,学员需引起注意。
同时新增“儿童定义的辨析”内容。
•P40“四、儿童面临的问题”本知识点第一段删除“农村几千万留守儿童、单亲虐待和伤害”,同时本知识点内容变化较大,学员需引起注意。
•P41 “五、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知识点有调整内容。
•P43、“六、儿童社会工作的特点”知识点内容调整
•P44 新增“七、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P45,删除旧教材 P42 页“婴儿的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协调等服务”•P46,由“4.亲职教育”改为“4.科学育儿”,相应的内容也发生改变
•P51.“三、救助和保护儿童”内容调整
•P53 新增“四、儿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和整体流程”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P54 本节第一段变化
•P54 新增“一、方法的概念及辨析”
•P63“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内容调整
本章思维导图
第一节儿童的特点和需要
真题回顾
• 1.(2018)有些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生活状态中,由于缺失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容易出现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遭受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
上述现象反映出这些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A、生存保障 B、贫困 C、家庭监护 D、辍学
•答案:C
• 2.(2019)许多学生家长因工作原因无法照看孩子,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开展学生临时托管,课后学习辅导等服务,该机构的上述工作属于()儿童福利服务。
•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
•答案:C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儿童成长
•(一)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
•母婴保健(婚前保健服务、孕产期保健)、婴儿早期喂养理念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
•(二)提供家庭支持服务
• 1.亲职辅导:以父母为对象,采用个案辅导、家长自助小组和亲子互动团体等方式;
• 2.婚姻辅导:侧重对有儿童的夫妻进行辅导,减少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 3.家庭辅导:针对有儿童的家庭,改善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 4.亲子关系辅导:以父母和子女为对象,实现二者良性互动。
•(二)开展儿童支持服务
• 1.儿童问题辅导:儿童自身问题、与他人交际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身心障碍的康复与治疗问题;
• 2.儿童的娱乐和休闲:采用户外球类、室内球类、购物、旅行、登山、看电影、阅读、同伴聊天等方式;• 3.儿童的社会化引导:包括自我认同、技能学习、团队精神、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
• 1.(2018)为孩子的教育支出是家庭的负担,投入高但回报少。
在这种观念下,这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自己供孩子上学已经是尽职尽责了,对孩子的学习放任不管。
针对家长的上述观念和行为,社会工作者应为他们提供()服务。
•A、亲职教育 B、亲子关系辅导 C、课后托管 D、儿童问题辅导
•答案:A
• 2.(2017)小张夫妇结婚多年未育,向儿童福利院提出收养儿童的申请,为审核其资格,社会工作者小郑需要对小张夫妇进行家庭评估。
评估时,小郑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是了解小张夫妇()
• A.家庭育儿能力和条件
• B.是否知晓收养儿童的手续
• C.希望收养多大年龄的儿童
• D.是否知晓收养家庭的权利
•答案:A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一)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困境父母就业援助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课后服务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一)儿童收养服务
•发送信息、家庭招募、评估、培训、适配、办手续、送养、收养后跟踪、评估结案
•(二)家庭寄养服务
•寄养家庭的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估申请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三)机构类家庭养育服务
•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是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
•(四)机构集体养育服务
•(五)贯穿四种替代育儿模式的社会工作服务辨析•四、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与整体流程•(一)社区儿童福利服务和儿童保护预防服务•(二)儿童保护的发现报告和伤害评估服务•(三)失依儿童的替代照料和康复回归服务•(四)“三合一”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流程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方法的概念辨析
•(一)专业方法
•(二)实务方法
•(三)常见误区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一)以家庭为中心方法的概念
• 1.家庭中心方法定义
• 2.方法要素
• 3.方法理念
• 4.实务原则
•(二)以家庭为中心的主要实务内容
•1、以家庭为单位,在社区开展家庭监护评估,筛选风险家庭:儿童成长需要的监测和评估、家庭监护能力的监测和评估、综合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2、评估结果分析:安全状况、环境状况、健康状况;
•3、组建家庭工作团队:家庭的网络系统
•4、开展家庭团队工作
•(1)界定儿童伤害的家庭风险类型和程度;
•(2)挖掘与家庭相关的社会支持网络;
•(3)根据评估结果,找出家庭优势,制订改变计划,重在社区支持网络的构建;
•(4)制订服务计划时需要注意:目标性、现实性,包含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支持网络;•(5)定期开会,落实情况;
•(6)及时结案,并注意跟踪支持。
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一)儿童友好社区的概念
• 1.定义:儿童友好社区是指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
• 2.儿童友好社区标志:满足基本需要;与同伴玩耍;保护儿童不受伤害;安全卫生;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发挥儿童作用,利于其成长。
•(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
• 1.“儿童友好”即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 2.“儿童友好”即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 3.“儿童友好”即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 4.“儿童友好”即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三)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
•(2017)社会工作者为了倡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开展了系列服务。
下列说法中,通过改善社区环境布局倡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的是()。
•A、开展儿童友好社区讲座
•B、设立紧急庇护场所
•C、举办社区亲子趣味运动会
•D、组织“我爱社区”演讲比赛
•答案:B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环境。
为体现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社会工作者可开展的服务有()。
2019年真题
• A.课后托管
• B.亲职教育
• C.亲子关系辅导
• D.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 E.为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开展婚姻辅导
•答案: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