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物鉴赏011

文物鉴赏011


七、秦汉瓦当(俗称汉瓦)
4、瓦当的种类较多: • 就质料区分,瓦当主要有灰陶瓦当、琉璃瓦当和金属瓦当。灰陶瓦当资格最老,也最 普通,从西周到明清始终是瓦当中最主要的品种。大约唐代以后出现了琉璃瓦当。琉 璃瓦当是在泥质瓦坯上施釉烧制而成的,颜色有青、绿、蓝、黄等多种,都是用于等 级较高的建筑物。宋元明清时期,个别建筑物上使用了金属瓦当。金属瓦当有铸铁、 黄铜和抹金的三个品种。 • 就形制区分,瓦当有半圆形、圆形和大半圆形三种。西周的瓦当都是半圆形的,春秋 战国时期的瓦当以半圆形为主,但已经出现了圆形的。在秦汉时期,圆形瓦当占据主 流,半圆形瓦当逐渐被淘汰,到东汉时终于绝迹。大半圆形的瓦当出现于秦代。秦始 皇陵北2号建筑基址出土一件直径61厘米,高48厘米的夔纹大半圆形瓦当。当面图案 由两条造型奇异的夔纹组成,两夔左右对称,姿态矫健,气韻生动,具有很高的装饰 艺术价值。文物考古界誉之为“瓦当王”。这类大半圆形的瓦当在辽宁绥中县“姜女 坟”秦汉建筑遗址中也有所发现。 • 就纹饰区分,瓦当可以分图案纹瓦当,图像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大类。秦始皇内城西 墙出土的云纹图案瓦当,直径15厘米,当心为一圆钮,圆钮周围有一圈小乳钉纹,心 外对称均衡地分布着四朵蘑菇形云纹,给人一种强烈的规范化、程式化的美感。青海 民和县土唐代羽人图像瓦当,直径13厘米,当面为一圆睁双目拱手站立的童子,两侧 有一对刻画逼真的羽翼,似为天使,天真烂漫,质朴无邪,带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这 是中国古代瓦当中难得的艺术珍品。两汉时期盛行文字瓦当。瓦当文字数从一字至十 二字不等,但目前尚未十一字瓦当。文字瓦当以四字者为最常见。东汉以后,文字瓦 当日趋衰落;隋唐以后,文字瓦当已很罕见。
东汉瓷器
越窑青釉绳索纹罐 青瓷双系盘口壶
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五、秦代兵马俑
1、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出土的秦代大型陶俑群。 2、1974年发现三个坑,有陶俑近八千个,最大的坑有六千个陶俑,组成了森严 的秦代军队。俑体平均高度在一米八左右,造型准确,形象各异。陶佣挺胸 傲立,气势宏伟,十分壮观。此外还有驾着战车的雄骏陶马,昂颈竖耳,分 鬃上翘,神骏欲驰。陶俑为泥质灰陶,火候高,质地硬。陶俑头、躯干、手
秦汉画像砖(俗称秦砖)
七、秦汉瓦当(俗称汉瓦)
1、瓦当是我国古代宫室房屋檐端的盖头瓦,俗称“筒瓦头”或 “瓦头”。瓦当文字中有自名“当”者,例如:“蕲年宫当”、 “兰池宫当”、“京师庾当”、“吴尹舍当”等。古人训“当” 为“底”,因为陶瓦一块压一块,从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带 头的瓦正处在众瓦之底。瓦当的下面是椽头,当可以抵挡风吹、 日晒、雨淋,保护椽头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所以,瓦当的 名称很可能是由其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而得来的。 2、从文献记载看,我国古代建筑用瓦始于夏代;可从考古资料看, 殷商时期的宫室、宗庙一类大型建筑还都是“茅茨土阶”,没见 到有用瓦的痕迹,更不用说瓦当了。迄今为止,瓦的实物最早见 于西周早期遗址。瓦当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中晚期扶风召陈遗址。 瓦和瓦当解决了屋顶防雨水问题,使我国古代建筑摆脱了“茅茨 土阶”的简陋状态。在建筑史上,瓦和瓦当是我们祖先的一项了 不起的独创性发明。 3、瓦当是兼实用与装饰为一体的建筑构件。
专题二:中国古陶瓷鉴赏
一、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二、中国最早的陶器 三、中国彩陶 四、中国原始瓷器 五、秦代兵马俑 六、秦汉画像砖(俗称秦砖) 七、秦汉瓦当(俗称汉瓦) 八、东汉:出现真正的瓷器 九、唐三彩 十、宋代五大名窑 十一、元代青花瓷器 十二、瓷都景德镇瓷器 十三、明代的紫砂壶 十四、古陶瓷鉴定方法
一、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1、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
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 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 以叫陶瓷。 陶和瓷是一种工艺流程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 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了瓷,陶仍 然被保留着,于源自就形成了陶和瓷这各自发展 的两个支流。
二、中国最早的陶器
陶器是中国文物中产生最早的一大门类。考古资料显示,陶器 在中国约出现在距今1万年前。出土于江西万年仙人洞的一 件复原陶罐,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可整体复原的陶器。 仙人洞下层出土的一些陶片,全为夹粗砂红陶,火候低,陶色不纯, 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系用手捏制成器,制陶技术相当原始。
四、中国原始瓷器
1、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2、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 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3、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 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 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
秦汉瓦当(俗称汉瓦)
鹿图像纹瓦当 、马文字瓦当、千秋万岁瓦当、
四神瓦當
1、此四神瓦當即是汉代的代表作品,泥质灰陶制,中央圆点和青龙、白虎、朱 雀、玄武纹样凸出表面,图案仪态生动,气势恢宏,具有“天之四灵,以正 四方”之吉祥含义。
八、东汉:出现真正的瓷器
1、从历史文献看,西汉马王堆出土的木简中,已经有了“瓷”字; 而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中对瓷字还做了具体解释,说瓷是 “瓦之坚者也”。 2、东汉时期开始出现成熟瓷器。因为是由原始瓷器发展而来的, 所以无论在造型技术和风格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原始 瓷器的相似之处。 3、常见器形有碗、盏、盘、钵、盆、洗、壶、钟、瓿等,此外有 少量的砚、唾壶及五联罐等。花纹,仍旧为弦纹、水纹和贴印铺 首等几种。胎料细腻,瓷质光泽,透光性好,吸水率低,器表通 常施釉,釉层比原始瓷器明显增厚,有较强的光泽度,胎釉结合 牢固紧密,釉面淡雅清澈。已出现黑釉瓷器。 4、总之,东汉瓷器,是在原料粉碎和成型工具的改革、胎釉配制 方示的改进,窑炉结构的进步、烧成技术的提高等条件下获得的, 它给此後的叁国,两晋、南北朝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2、陶和瓷的主要区别: 一是原料不同,陶器采用普通粘土制胎;瓷器用耐高温的 瓷土(也称高岭土)制胎,瓷胎一般较陶胎色白,且具有 半透明性。
陶土 瓷土 二是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摄氏度左右;瓷 器较高,约1200摄氏度左右。 三是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 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三、中国彩陶
1、随着制陶工艺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增长,出现了以彩色纹样和主 体造型相结合的彩陶。 2、早在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已开始出现彩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彩陶的地区之一。 3、中国彩陶历史悠久,数量巨大,图案精美,花纹绚丽。中国彩陶不仅 代表着中国原始社会所达到的高度艺术成就,而且也是世界远古文化 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
臂中空,脚、腿和手实心。1987年,秦始皇陵又出土士兵马俑一千多件。
六、秦汉画像砖(俗称秦砖)
1、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秦汉至西汉初期,多 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 面;东汉则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2、秦代的画像砖用模印和刻划两种方法制成,形状分大型空心砖 和实心的扁方砖两类。临潼出土,今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块《侍 卫、宴享、射猎纹画像空心砖》,是现存秦代模印画像空心砖的 代表作。 3、西汉画像砖则以河南洛阳的出土品为代表,以简洁有力,形象 生动传神著称。 4、东汉的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多。艺术造诣最高的是 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实心砖,画面一次模印而成, 构图完整,大多表现现实生活情景,代表作有《弋射收获画像砖》 等。 5、弋射收获画像砖 东汉砖刻珍品。四川成都扬子山汉墓出土。长 45.8厘米、高40厘米、厚5.2厘米。砖刻分上下两层,上为弋射, 下为收获。戈射描写的是射猎场面,荷塘深处,一群野鸭惊飞而 起,隐藏树下的两猎手,张弓欲射,情景紧张真切.收获描绘的 是农家收割的景象。田间两人手持长镰在刈禾扦,三人俯身在割 禾穗,一人肩挑禾穗手提一篮,刻划生动。弋射收获画像砖,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颂了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