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

社工实务案例分析案例简介老牛是一65岁的退休老人,老伴儿刚去世不久,老人自己有两处房产,价值200多万,还有一部分存款。

有两儿一女,大儿是一水管工,二儿子研究生毕业,女儿在农村。

老牛本人比较乐观,闲着没事喜欢去公园遛弯。

老人的晚年生活本应很舒服,但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不太老的老人满怀悲伤自愿去敬老院?据了解,大儿子骗走了老人的存款,而且又私自修改了房屋所有权人;二儿子用卖老宅的钱购置了自己的结婚住房。

结果,两个儿子都不想赡养老人。

由于女儿自小就送人了,老牛不愿去女儿家养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去敬老院生活。

原来积极乐观的老牛一下子老了好多岁。

邻里只好请求社会工作者给与帮助。

社会工作者在听取了邻里的介绍后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积极与老牛的儿子女儿取得了联系。

两个儿子表示父亲是自愿入住敬老院的,做儿女的应该尊敬老人的选择,丝毫没有找自己的原因。

女儿则是很伤心,说都是两个兄弟的错,逼着父亲不得不去敬老院,还说父亲不愿去自己那住,自己也很没办法。

还说父亲身体很健康,根本不需要家人照顾,两个兄弟都容不下父亲,母亲又刚去世不久,自己对两个兄弟很失望。

女儿还很希望父亲能去自己那养老。

接案接案前的准备首先是邻里介绍老牛向社工寻求服务帮助,而不是案主主动向社工寻求帮助,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因此第一次与老牛会谈是与其建立服务关系的重点。

其次就是会谈准备,资料收集。

在收集资料之前需要与案主有简单的接触,在争得案主同意,充分尊重案主知情权情和保护案主隐私的情况下,除了对服务对象本人采用直接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收集查询。

如家庭成员,生活社区,退休前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邻里或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

当以直接询问方法不能得到相关有效信息时。

还可以使用间接询问的方法,这种方式也有利于了解案主内心感受。

最后就是会谈场所的准备,由于服务对象无行动上的障碍或是其他特殊需求。

社会工作者安排舒适,安静,具有隐私性和安全感的场所就可以,以便会谈顺利进行不被干扰。

最好是服务对象熟悉的环境如家中。

另外要遵守时间约定,并提前通知服务对象相关注意事项。

接案会谈记录案主个人资料:姓名:老牛年龄: 65职业: 中学老师,退休后被返聘婚姻状况:老伴儿去世收入财产状况:退休金,生活状况:在养老院生活,暂无子女照料生理方面:处于老年期, 反应较慢.身体健康水平下降,心理方面:老伴儿去世,感到孤独. 性格倔强,脾气火爆,自尊心极强。

不善处理家庭关系,缺乏与儿女的沟通。

社会功能:交际圈较小,但有较知心的朋友,和两个儿子的关系不和谐,但和女儿张梅关系较好环境体系:属于一批较早的知识分子,但受到中国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关系建立社工依据初步收集到的资料,加上一定的谈话引导,运用倾听技巧,在满足服务对象宣泄需要的同时了解到了一些相关情况,老牛愿意由社工进行协助。

关系基本建立。

自述问题牛大爷对工作者倾诉了自己心里的苦闷。

老人表示, 自己辛辛苦苦半辈子,养了两个不孝的儿子;老伴去世后, 自己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女儿虽然愿意养自己,但自己很愧对女儿,女儿自小就送了人,现如今在农村,生活也很苦,自己不能拖累女儿;有儿子,却去女儿家养老,让邻里笑话。

另外就是自己的财产被两个儿子骗走,牛大爷心里也很伤心,无奈。

与家人关系老伴儿刚去世不 久,与老伴儿生前生活状态良好。

大儿子性格懦弱,工作很努力,但是不太会说话,妻管严。

为了自己的家,为了妻子,牛华心里虽然想对父亲好,但还是卷入到与精明的弟弟的争斗中,骗走了父亲的存款。

三儿子自立、精明、世故,虽是父亲的骄傲,但母亲去世后,为了结婚生活卖了父亲的房子,为自己添置了新房。

两个儿子不仅没有主动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还抢占了父亲的财产,使父子关系陷入僵局。

二女儿虽然从小被送人,但从没有记恨过父母,觉得哥哥弟弟做得很过分,一直站在牛大爷这一方,另外也希望父亲可以到自家养老。

牛大爷与孙子关系较好,牛小东很喜欢爷爷,对于父母对爷爷做出的举动,心里很不认同,总是站在爷爷那一边。

孙子的举动也让牛大爷心有一丝安慰。

基本关系图:儿媳:冯燕 出纳中专毕业 大儿子:牛华 36岁.水暖工孙子:牛小东二女儿:张梅 33岁.农村妇女 牛大爷三儿子:牛文 30岁,白领.邻居朋友: 紫霞58岁退休内科医生, 中年丧偶,子女在外工作会谈中对问题的界定与处理服务对象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养老问题,由最初的财产纷争引起,到后来儿子不愿意照顾老人。

老人一方面不希望到养老院生活,另一方面又面对“无子”赡养的尴尬局面。

因此,工作的目标初步确定为,协调各支持系统资源,解决其养老问题,下一次会谈,将进一步针对养老问题展开,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帮助牛大爷解决养老问题安度晚年。

预估牛大爷个案预估摘要一.对牛大爷自身系统的预估1.优势:生理健康和生理机能方面:无听力和视力上的障碍.饮食习惯良好较营养充足,也无失禁等问题.日常自立活动,生活活动能力正常.心理机能:认知功能完整,记忆力轻微下降,但无失智症.总体来看老人心理状态,态度积极乐观.接受过一些教育,虽然性格倔强,脾气较差,但内心善良,是非分明,是可以讲事理的老人.平时也喜欢帮助他人.另外每月有固定的养老金,2.弱势:性格倔强,自尊心强,不善于处理家庭关系,与家庭成员缺少沟通。

另一方面,由于一系列家庭问题引起的心理问题,有轻微的抑郁倾向,有时会觉得难过或消沉,情绪低落,但无自杀倾向。

受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较深。

二.对牛大爷家庭系统的预估1.家庭系统的优势:除老伴儿去世外,家庭结构较为完整,孩子们也有固定的工作。

女儿一直站在老牛这一方,希望可以照顾父亲,女婿也非常妻子的意见。

三儿媳崔丽,心地善良对丈夫对待父亲的方式慢慢不认同,对牛文的举动非常失望,现在也是站在老牛这一方,希望可以在老牛赡养问题上,出一份力。

大儿子虽然是妻管严,但内心是相对父亲好的。

孙子方面,一直希望和爷爷一起生活,不希望爷爷去敬老院。

由此看出在家庭系统中,愿意帮助老牛养老的人占大多数,是解决养老的有利因素。

2.家庭系统存在的不足:老伴儿的去世,导致案主无人陪伴,孤独。

儿子们因为财产纷争使家庭关系陷入僵局,大儿子受妻子影响不愿意赡养老人,二儿子为了结婚生活,抢走父亲财产,同样不愿意承担赡养责任。

两个儿子不愿意找自身原因,一致认为是父亲进养老院是自己做的决定,应当尊重其决定,不愿作出干涉。

三.对亲友,社区及其他社会资源系统的预估1.优势:邻里们都很同情关心老牛的遭遇,都希望可以对老牛有所帮助.邻居朋友紫霞,同样丧偶,独自居住,但独立自主,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安排得很丰富,希望可以帮助老牛找回原来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社区居委会方面:社区服务中心提供老人日间照料服务.可以解决老牛的饮食问题,另外也有专门为老人设计的老人活动项目,可以满足案主的社交需求,减少孤独感,丰富老年生活.养老院方面也可以提供适合老人的养老服务。

2.劣势:在上述资源中,每个部分可能处于不同的目的。

社区居委会可能是出于对社区居民的管理.养老院可能有较多的商业利益考虑.邻里间的关心可能只是处于热心或是好奇.而作为社工则需要基于自身价值观和服务特征,案主权益,充分考虑各系统的优势与不足,协调各方资源.帮助案主走出困境.计划个案工作计划书一.背景资料二.问题的分析与诊断问题分析1.退休使老人的职业角色丧失,造成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和社会地位的下降;在加上财产被占,社会安全感也有所下降.2.老伴的去世,造成了老人家庭角色的部分丧失,给老人带来了很大的生活上的冲击;两个儿子的不孝顺,养儿防老的传统心理受到冲击. 致使老人的心理更加脆弱;3.生理的老化,老人害怕出现身体健康问题,不愿给女儿带去负担,又有愧对女儿的心理存在,导致老人宁愿去敬老院生活。

这些因素使老人的心理受到了伤害,造成了老人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老人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消极面对生活, 直接制约了老人的个人或是社会活动.诊断1.案主认识的问题:一方面是家庭成员关系的改善,恢复正常的家庭活动。

另一方面就是养老问题,希望得到儿女的照顾,可以有丰富的晚年生活安排,不排除到养老院生活,但不希望是全托照料。

2.社工认识的问题:解决老人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重塑老人对靠女儿养老这件事的看法,改善老人与儿女的关系。

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从女儿方面获得精神支持。

找寻合适的机会,为案主和儿子沟通搭建桥梁。

运用“人生回顾”或是“共同回忆”的治疗方式,让案主和儿子们一起回顾过去的风风雨雨,使儿子意识到案主养儿的不易,从而激起两个儿子的良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帮助案主解决养老问题。

照顾,并且要强调案主入住后家庭成员继续定期探望和支持案主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案主个人照顾计划的制定让案主意识到家人并不是不关心自己。

3.工作解决的问题:服务对象的养老问题,家庭中与儿女关系的问题,案主自身的社交需求和对养老院的认识偏见。

三.服务目标总目标:解决养老问题,帮助案主协调与儿女之间的关系,恢复正常的家庭活动。

分目标:1.帮助案主消除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2. 通过实例,让案主意识到靠女儿养老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改变案主的过时思想,并让案主与女儿进行沟通,缓解案主的思想压力3.为案主和子女创造正常的沟通机会,解决之间存在的矛盾.4.积极联系服务对象的儿子,了解其内心真实感受,通过引导和感情抒发,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与老牛父子改善关系,共同面对养老问题.5.帮助老人缓解老伴儿去世带来的孤独感.鼓励老人主动进行一些社交活动,满足其社交需求.使老人重拾过去积极乐观的生活状态.四.介入中的道德操守和服务模式及方法技巧道德操守:1.促进当事人福利2. 鼓励当事人自主3. 照顾当事人,并避免利益冲突4 提供充足资料,以便当事人作出决定 5.保密,社工必须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不得随意泄露给他人.服务模式及方法技巧:以家庭治疗模式为主,包括直接技巧和间接技巧的运用。

五.介入系统家庭支持系统,社区支持系统,社会支援系统。

六.具体实施计划第一次:接案会谈目标:初步了解牛大爷的遭遇,建立服务关系,对案主进行简单的评估.时间:5月6日上午9:00---10:30地点: 社工服务中心101室内容:1.介绍社工机构的服务内容和项目,可以解决的问题范围和可以利用的资源.2.社工自我介绍,包括我是谁,我可以为您提供的帮助有哪些等…….3.在尊重,接纳的原则下,运用同理心倾听牛大爷对自己遭遇的陈述和内心的感受,尽可能的缓解案主内心的精神压力.4.帮助案主确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内容.5.在案主知情的前提下,对案主进行简单的评估.6.了解案主对这次会谈的感受,解决服务对象内心可能存在的疑惑,并给予案主鼓励,使其相信在社工的帮助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第二次:目标:为案主和其子女建立沟通桥梁,改善家庭关系,共同制定养老计划.时间:5月8日上午9:00—11:00地点:案主家中内容:1.找一些案主和子女的相簿或是照片,通过家人集体“回忆”与案主自己的“人生回顾”方式相结合.帮助案主一家回顾过去经历过的事,让儿女们体会到父亲的不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2. 引导两个儿子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或是可能所处的困境.如生活压力,工作需求等.3. 促成双方交流顺畅,并将话题逐步转移向父亲的养老问题.4. 家庭各方逐个说出对父亲养老的意见和可以提供的相关资源.社工进行详细记录,为制定养老计划收集资料.5. 对这次家庭会谈进行简单总结,包括取得的进步,已经解决的问题和仍未解决的问题.. 第三次:目标: 帮助案主消除对养老院的错误认识.了解养老院提供的服务与环境时间: 5月10日9:00—10:00地点:养老院内容:1.和养老院取得联系,带领案主参观养老院.介绍其提供的基本服务和组织的有关老年活动2.介绍案主参加一个养老院组织的活动.亲身感受养老院的环境气氛.3.案主可以与养老院里的老人,进行交谈,进一步了解养老院的生活情况,消除案主对养老院的偏见4.帮助案主了解所在社区提供的照料内容.增加案主的养老选择,以便案主作决定第四次:制定养老方案目标:整合各支持系统资源,确定养老方案时间:5月12日地点:社工服务中心内容:1.案主表达对子女养老,养老院养老,或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看法.2.社工对其他养老方式的介绍,或是以上支持系统的资料补充.3.子女们的意见,以及可以提供的资源.4.在案主自决的原则下,设计几种适合案主的养老方案,进行简单评估.5.经过评估,案主自己决定最后方案,如有其他意见,必须进案主同意.6.确定初步的养老方案,帮助案主联系相关资源.第五次:目标:了解案主问题改善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评估,准备结案.时间:5月22日地点:社工服务中心内容:1.了解案主现在的生活状况,和家人的互动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