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3)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3)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福强路金地工业区,总用地面积为5687.80m2,总建筑面积33771.27m2;地下室建筑面积:6831.91 m2 ,其中: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787 m2 ,非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6044.91m2,地上部分建筑面积26939.36m2。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25083m2 商业建筑面积1300m2,其他建筑面积556.36m2。

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II级,防水耐用年限为15年。

桩基为静压预应力管桩(¢500及¢400),¢500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径值为2500KN。

二、编制依据2.1、《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6《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2.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2.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2.10《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2.11广东省《预应力砼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22-98)三、塔吊选型根据本工程特点及吊装施工及施工现场材料垂直运输的要求,采用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生产的TC5613型塔式起重机。

该型塔吊臂长56M,末端起重2.63T。

TC5613型塔吊随机《使用说明书》,塔吊基础地耐力要求不低于110000Pa,结合本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及塔吊的高度进行分析,塔吊若直接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较难满足承载力,尤其是沉降方面的要求,故研究决定设计采用增加桩基础,桩径500mm的摩擦桩4根,桩间距4m,设计单桩承载力R=2500KN (250t),桩上面设置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长和宽a\b=6000/6000mm,高h=1350mm。

(详见塔吊基础尺寸及配筋图)四、塔吊基础设计计算书参考信息:详见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见附页)塔吊型号:TC5613型。

自重(包括压重):1300KN,最大起重荷载8T,塔吊倾覆力距:1096KN.M,塔吊起重(最大)高度:180.4M。

砼强度等级:C30,钢筋级别:Ⅱ级。

承台的长度及宽度:6000MM.承台厚度:1350MM。

1、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距计算⑴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1300 KN (130t)⑵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 KN作用于桩基承台面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1656 KN塔吊的倾覆力距:M=1.4*1096=1534.4KN.M2. 矩型承台弯矩的计算:桩项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计算简图: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

1.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1.1条)其中n──单桩个数,n=4;F──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1.2×973.6=1168.00kN;G──桩基承台的自重,G=1.2×(26.0*6*6*1.35)=1516.00kN;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i──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最大压力:N=(1168.00+1516.00)/4+1799.00×(1.80×1.414/2)/[2×(1.80×1.414/2)2]=1377.82kN2. 矩形承台弯矩的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1条)其中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N=(1168.00+1516.00)/4+1799.00×(1.80/2)/[4×(1.80/2)2]=1170.72kNMx1=My1=2×(1170.72-1516.00/4)×(0.90-1.25)=-553.7kN.m3. 矩形承台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N/mm2。

经过计算得承台底面配筋s=-398.11×106/(1.00×16.70×6000.00×1450.002)=-0.002=1-(1-2×-0.002)0.5=-0.002s=1--0.002/2=1.001Asx= Asy=-398.11×106/(1.001×1450.00×300.00)=-914.32mm2。

承台顶面按构造配筋。

4. 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6.8条和第5.6.11条。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XY方向桩对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记为V=1504.82kN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其中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剪切系数,=0.2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6000mm;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50mm;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S──箍筋的间距,S=200mm。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5. 桩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4.1.1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77.82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其中0──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0;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A──桩的截面面积,A=0.196m2。

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 6. 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5.2.2-3条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77.82kN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应满足下面的公式:最大压力:其中R──最大极限承载力;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s,p──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下式取值:s,p,c──分别为桩侧阻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qs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按下表取值;u──桩身的周长,u=1.571m;Ap──桩端面积,取Ap=0.20m2;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序号土厚度(m) 土侧阻力标准值(kPa) 土端阻力标准值(kPa)土名称1 15 84.5 7900 砂类土中挤土群桩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5m,所以桩端是在第1层土层。

最大压力验算:R=1.57×(15×84.5×1.617)/1.65+1.64×7900.00×0.20/1.65+0.63×1800.00/1.70=4151.15kN上式计算的R值大于等于最大压力1377.82kN,所以满足要求! 五.塔吊基础定位图详见附页六、塔吊基础施工注意事项6.1塔吊必须待承台、桩基满足28天龄期及C30设计强度后(做好试块)方可进行安装6.2在施工横(斜)剪刀撑时,严禁塔吊作业6.3进行横(斜)撑焊接,焊接点在缀板上,不得直接焊角钢柱塔吊安装施工方案一、塔吊基础形式的选择二、塔吊基础施工顺序及方法:一)施工顺序:为使塔吊在建筑物基础施工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故塔吊基础施工安排在土方之前施工。

其顺序为:人工挖基坑→塔基砼垫层→塔基钢筋→基础混凝土。

二)施工方法:1、挖基坑施工前,测量人员应将塔吊边线放出并定出标高控制桩,挖土时操作人员应基坑边缘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每层厚度为60cm为宜。

待挖到距塔基基底标高10cm处派专人进行修剪直至基底。

2、塔基垫层混凝土浇筑:在人工挖土结束以后应立即进行塔基混凝土垫层浇筑。

浇筑垫层应认真按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每盘投料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水。

并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要均匀,最短一般不少于90秒。

浇筑混凝土时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

3、塔基钢筋绑扎:1)在塔基垫层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测量人员即可按塔基图示尺寸进行抄平放线。

在垫层混凝土面弹出筏板基层及塔基梁位置。

绑扎筏板底部钢筋时操作人员应根据筏板位置画出筏板钢筋的分档标志,并摆好下层钢筋。

绑扎钢筋时除靠近外围两行的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全部扎牢,但必须保证钢筋不移位。

2)基础梁钢筋绑扎:由于塔基梁为两根梁成45度角十字交错。

故其绑扎程序为:主筋穿好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主筋→穿交叉梁主筋并套好箍筋→放梁架立筋和交叉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梁底主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帮主筋。

两根梁同时配合进行,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

塔基梁钢筋绑扎完毕后即进行塔基筏板上层筋绑扎。

其方法为先将一向筋穿入基础梁内并固定好,然后再将另一个方向钢筋穿入基础梁内并先固定好筏板筋绑扎。

筏板底钢筋须用垫块将钢筋垫起,留出钢筋保护层。

为保证基础梁与筏板底有足够的钢筋精间距须用小马凳,按一定间距将垫起。

3)塔吊基础模板的支护:安装模板时垫层上弹出的筏板边线,先立起一侧模板,临时用支撑撑住,用线锤校正模板的垂直度,然后固定并用斜撑撑牢。

立完一侧模板后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余三侧模板立起并固定。

塔基筏板侧模立完固定完毕后,随即进行塔基梁模支设。

梁侧模支设前,先将梁两端侧模内面位置在筏板侧模上口弹出,立梁侧模时,先将梁两端头侧模立起并临时支撑,待校正好垂直度后加以固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