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专家论证意见 (1)一、工程概况 (2)(一)各方主体单位 (2)(二)现场概况 (3)(三)建筑设计概况 (3)二、对塔机基础地基承载力重新复核 (4)专家论证意见1、根据已安装的现场实际,重新复核塔机基础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一、工程概况(一)各方主体单位项目名称:九江中航城一期建设单位:九江中航城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西中昌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租赁单位:江西鸿胜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安拆单位: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二)现场概况本项目位于九江市八里湖新区,总用地面积为44378.29平方米。
基地东临长江路,其中长江路东侧为新建小区,已有住户,市政条件较完善。
南面为空地,原先为水塘,是淤泥土。
北面为十里河南路,十里河南路北侧是一个公园,南面为二期待开发,西面为三期、四期待开发。
建筑物周围施工场地狭窄,基坑施工期间只有1栋2栋3栋6栋商业楼位置设置一条临时施工道路(主体施工时此临时道路将取消),一期工程南面与二期工程相连位置,无法设置施工道路。
现场在3#、4#楼淤泥带长度573米、面积约18386平方米,此处位置桩已成型给换填带来很大阻力,影响土方开挖进度;现土方标高高于路面标高,基坑支护未进行施工。
现场水源所在位置为长江大道与十里河南路交接处,在甲方围墙外侧;甲方提供总配电箱位置为5#楼B座商铺位置,总功率为1000kvA,未能满足施工高峰期要求,建议再增设一台630KVA变压器。
(三)建筑设计概况九江中航城一期由住宅大底盘(地下车库)、6栋高层住宅楼和局部二层商铺组成。
其中地下车库为一层,主要用途为地下停车库,塔楼为6栋(1#~6#)高层住宅楼。
1#~6#塔楼明细表:住宅建筑面积约为158709.57平方米,结构系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承台伐板基础,抗震等级为三级,抗震烈度为6度,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地下车库统称为住宅大底盘,住宅大底盘为地上一层,建筑面积33244.35 m2,框架结构。
本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95380.74平方米。
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标高)24.650米。
根据现场6幢楼平面位置关系,本项目计划安装6台塔吊,分别编号为1#塔吊、2#塔吊、3#塔吊、4#塔吊、5#塔吊、6#塔吊。
6台塔吊均采用浙江建设机械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ZJ5710型塔式起重机。
1#塔吊安装在1#B座楼南侧,2#塔吊安装在2#B座楼南侧,3#塔吊安装在3#楼B座南侧,4#塔吊安装在4#楼A座南侧,5#楼安装在5#楼A座南侧,6#楼安装在6#楼A座北侧,6台塔吊均位于地下室内,基础顶于结构底板同一标高。
二、对塔机基础地基承载力重新复核一、根据《九江八里湖新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粉砂质泥岩层(11);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冲积层、第三系新余群(E)泥质粉砂岩组成.各地层的野外特征分述如下:1.人工填土(Q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为素填土,褐红、褐黄色,色杂,由粘性土含10-20%碎石等组成,局部地段表层为杂填土,主要由碎砖、砼块(块径0.20-1.50m)等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混10-30%粘性土组成。
系近期堆填,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匀,未完成自重固结。
场地内普遍分布,各钻孔均遇见该层,层厚1.40~10.80m。
2.第四系冲积层(Qal):(1)粉质粘土②:褐红、褐黄色、可塑状态,具灰白色斑纹,中间夹少量卵石。
稍光滑、中等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钻孔ZK1~ZK18、ZK20~ZK24、ZK26、ZK30、ZK32、ZK34~ZK82号遇见该层,层厚1.00~12.10m。
粉质粘土: (2)粉质粘土②-1:褐灰色、灰黑色,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无反应,稍有光泽,呈湿,软塑状态。
钻孔ZK18、ZK19、ZK24~ZK33、ZK41、ZK50、ZK82号遇见该层,层厚1.00~7.80m。
(3)卵石③:褐黄、浅黄色、稍密状态、饱和。
卵石直径40-200mm,其含量占50%、2.0~20mm的占15%,余为细颗粒,主要为圆砾及砾砂,呈次棱角~次圆状,成份以石英、砂岩及硅质岩为主,级配良好,局部含少量粘土。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2.00~6.10m。
(4)粉质粘土④:褐红、褐黄色、可塑状态,不均匀夹卵石,具灰白色斑纹。
稍光滑、中等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除钻孔ZK19、ZK40、ZK43、ZK63号外其余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50~1.70m。
(5)圆砾⑤:浅黄、褐黄色、饱和、稍密状态。
含卵石20-35%,卵石直径20-25mm,呈次棱角~次圆状,成份以石英、砂岩及硅质岩为主,级配良好,局部夹粘性土。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8.00~14.40m。
(6)粉质粘土⑥:黄、灰白色,硬塑状态。
见铁锰质染膜及灰白色斑纹或斑团。
稍有光滑、中等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4.90~11.30m。
(7)卵石⑦:褐黄、浅黄色、稍密~中密状态、饱和。
混砾砂,局部粘粒稍高,卵石直径50-150mm,呈次棱角~次圆状,成份以石英岩为主,级配良好。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3.80~9.00m。
3.第三系(E)泥质粉砂岩:褐红、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及粘土矿物等,细粒结构,局部粗粒结构,巨厚层状构造,泥质、铁质胶结,胶结较好。
该层具有失水易干裂、浸水易软化的特性。
按其风化程度不同,本次钻探揭露其全风化、强风化及中风化层,其野外特征分述如下:(1)全风化(r4)泥质粉砂岩⑧:褐红、紫红色,矿物成分已风化成土。
岩芯呈土柱状。
局部夹强风化岩块。
属极软岩。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50~4.30m。
(2)强风化(r3)泥质粉砂岩⑨:褐红、紫红色,矿物成分大部分已风化变质,风化裂隙极发育。
岩芯呈碎块状、块状及土柱状,岩块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
局部夹中风化岩块。
属极软岩,岩体极破碎。
各孔均遇见该层,层厚0.90~6.70m。
(3)中风化(r2)泥质粉砂岩⑩:褐红、紫红色,节理裂隙较发育,岩土较完整,岩石质量指标RQD=50-75,为较差的,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合金钻进容易,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及块状,手可捏碎,局部夹强风化块状及碎块状。
原岩结构较清晰,锤击声较清脆,岩芯呈柱状、短柱状,少量块状。
各孔均遇见该层,揭露层厚5.00-9.50m。
上述各地层的分布状况及野外岩性特征描述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钻孔柱状图》(见附图)。
(一)、1#塔吊桩基础计算书塔吊型号: ZJ5710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449.0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00kN 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954.00kN.m塔吊计算高度: H=40.5m 塔身宽度: B=1.60m 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1=1668kN.m 桩混凝土等级: C35 承台混凝土等级:C35保护层厚度: 50mm 矩形承台边长: 5.0m承台厚度: Hc=1.350m承台箍筋间距: S=549mm 承台钢筋级别: HRB335承台顶面埋深: D=0.000m桩直径: d=0.800m 桩间距: a=3.200m桩钢筋级别: HRB335桩入土深度: 10.40m 桩型与工艺: 泥浆护壁钻(冲)孔灌注桩计算简图如下:二. 荷载计算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F k1=449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G k=5×5×1.35×25=843.7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F qk=60kN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0.8×1.48×1.95×1.54×0.2=0.71kN/m2=1.2×0.71×0.35×1.6=0.48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48×40.50=19.35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19.35×40.50=391.91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35kN/m2)=0.8×1.51×1.95×1.54×0.35=1.27kN/m2=1.2×1.27×0.35×1.60=0.8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F vk=q sk×H=0.85×40.50=34.56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M sk=0.5F vk×H=0.5×34.56×40.50=699.74kN.m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68+0.9×(954+391.91)=2879.32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M k=1668+699.74=2367.74kN.m三. 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Q k=(F k+G k)/n=(449+843.75)/4=323.19kNQ kmax=(F k+G k)/n+(M k+F vk×h)/L=(449+843.75)/4+(2367.74+34.56×1.35)/4.52=856.78kNQ kmin=(F k+G k-F lk)/n-(M k+F vk×h)/L=(449+843.75-0)/4-(2367.74+34.56×1.35)/4.52=-210.40kN工作状态下:Q k=(F k+G k+F qk)/n=(449+843.75+60)/4=338.19kNQ kmax=(F k+G k+F qk)/n+(M k+F vk×h)/L=(449+843.75+60)/4+(2879.32+19.35×1.35)/4.52=980.30kNQ kmin=(F k+G k+F qk-F lk)/n-(M k+F vk×h)/L=(449+843.75+60-0)/4-(2879.32+19.35×1.35)/4.52=-303.93kN四. 承台受弯计算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 =1.35×(449+60)/4+1.35×(2879.32+19.35×1.35)/4.52=1038.64kN最大拔力 N i=1.35×(F k+F qk)/n-1.35×(M k+F vk×h)/L =1.35×(449+60)/4-1.35×(2879.32+19.35×1.35)/4.52=-695.07kN非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 =1.35×449/4+1.35×(2367.74+34.56×1.35)/4.52=871.89kN最大拔力 N i=1.35×F k/n-1.35×(M k+F vk×h)/L =1.35×449/4-1.35×(2367.74+34.56×1.35)/4.52=-568.81kN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其中 M x,M 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x i,y 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N 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