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一些题目

线线角_线面角_二面角的一些题目

B 1D 1A DC 1BCA 1线线角与线面角习题二、课前预习1.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D=BC=2,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且EF=3,AD 、BC 所成的角为 .2.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 ,B 1C 和C 1D 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60ο和45ο,则异面直线B 1C 和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46 (B).36 (C).62(D).633.平面α与直线a 所成的角为3π,则直线a 与平面α所有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围是 .4.如图,ABCD 是正方形,PD ⊥平面ABCD,PD=AD,则PA 与BD 所成的角的度数为(A).30ο (B).45ο (C).60ο (D).90ο5.有一个三角尺ABC,∠A=30ο, ∠C=90ο,BC 是贴于桌面上, 当三角尺与桌面成45ο角时,AB 边与桌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是 . 三、典型例题例1. 如图,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成60ο角,求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 备课说明: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作出所成角的平面图形.作法有: ①平移法:在异面直线的一条上选择“特殊点”,作另一条直线平行线 或利用中位线.②补形法:把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几何体,其目的在于容易发现两条异面直线的关系.2.解立几计算题要先作出所求的角,并要 有严格的推理论证过程,还要有合理的步骤.例2.如图在正方体AC 1中, (1) 求BC 1与平面ACC 1A 1所成的角; (2) 求A 1B 1与平面A 1C 1B 所成的角.备课说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关键是找直线在此平面上的射影,为此必须在这条直线上找一点作平面的垂线. 作垂线的方法常采用:①利用平面垂直的性质找平面的垂线.②点的射影在面的特殊位置.例3. 已知直三棱住ABC-A 1B 1C 1,AB=AC, F 为棱BB 1上一点,BF ∶FB 1=2∶1, BF=BC=a 2. (1)若D 为BC 的中点,E 为线段AD 上不同于A 、D 的任意一点,证明:EF ⊥FC 1; (2)试问:若AB=a 2,在线段AD 上的E 点能否使EF 与平面BB 1C 1C 成60AC B ADC 1D 1A 1B 1C B C BA D ED A BPC D AC BF Eο角,为什么?证明你的结论.备课说明:这是一道探索性命题,也是近年高考热点问题,解决这类问题,常假设命题成立,再研究是否与已知条件矛盾,从而判断命题是否成立.四、反馈练习1设集合A、B、C分别表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围,则(A)A=B=C (B)A=B⊂C (C)A⊂B⊂C (D) B⊂A⊂C.2两条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直线a,b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异面(D) 以上均有可能.3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为AA1和BB1的中点,则直线CM和D1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已知a、b是一对异面直线,且a、b成60o角,则在过空间任意点P的所有直线中,与a、b均成60o角的直线有条.5异面直线a、b互相垂直,c与a成30o角,则c与b所成角的围是.6∠ACB=90ο在平面α,PC与CA、CB所成的角∠PCA=∠PCB=60o,则PC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7设线段AB=a,AB在平面α,CA⊥α,BD与α成30ο角,BD⊥AB,C、D在α同侧,CA=BD=b.求: (1)CD的长;(2)CD与平面α所成角正弦值.课前预习1. 60ο2.A3. [3π,2π] 4.C 5.46 典型例题例1解:∵CB ∥AD∴∠CBF 为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的角.连接CF 、CE 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α,则BF=a 2∵CB ⊥AB, EB ⊥AB ∴∠CE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ABEF 所成的角 ∴∠CBE=∠60ο ∴CE=a FC=a 2 ∴cos ∠CBF=42例2解:(1)设所求的角为α,先证BD ⊥平面ACC 1A 1,则sin α=sin ∠OC 1B=1BC OB =21.故α=30o .(2)△A 1BC 1是正三角形,且A 1B 1=B 1C 1=BB 1. ∴棱锥B 1-A 1BC 1是正三棱锥.过B 1作B 1H ⊥平面A 1BC 1,连A 1H, ∠B 1A 1H 是直线A 1B 1与平面A 1C 1B 所成的角.设A 1B 1=a 则A 1B=a 2得A 1H=a 36.故cos ∠B 1A 1H=111B A H A =36.所求角为36arccos 例3解:(1)连接OF,容易证明AD ⊥面BB 1C 1C, DF 是EF 在面B 1C 1CB 的射影,且DF ⊥FC 1,∴FC 1⊥EF.(2) ∵AD ⊥面BB 1C 1C, ∠EFD 是EF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的角.在△EDF 中,若∠EFD=60ο,则ED=DF ·tan60ο=3·5=a 15,∵AB=BC=AC=2a ,∴AD=a 3.∵a 15>a 3.∴E 在DA 的延长线上,而不在线段AD 上;故线段AD 上的E 点不可能使EF 与平面BB 1C 1C 成60ο角.反馈练习1. D2. D3. 954 4. 3 5.[ 60ο,90ο] 6. 45ο 7.解:(1)作DD '⊥α于D ',连接AD ',BD '.CA ⊥α,∴CA ∥DD '.四边形CAD 'D 是直角梯形,∠CAD '=∠D D 'A =90ο,AB α⊂,AB ⊥DD '.又AB ⊥BD,∴AB ⊥平面BDD ',BD '⊂平面BDD '.∴AB ⊥BD '.∵∠DBD '是BD 与α所成的角,∴∠DBD '=30ο,BD=b ,DD '=2b,BD '=23b .在△ABD '中,AB=a ,BD '=23b ,∠ABD '=90ο,∴AD '=22'BD AB +=4322b a +.在CAD 'D 中,CD=222'2')(b a D D AC AD +=-+.(2)作D 'C '∥DC 交CA 于C ',∠C 'D 'A 是CD 与α所成的角,sin ∠C 'D 'A=22'2''b a b D C AC +=.线面角与面面角练习一、知识与方法要点:1.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就是斜线与它在平面的射影的夹角。

求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是找到斜线在平面的射影,即确定过斜线上一点向平面所作垂线的垂足,这时经常要用面面垂直来确定垂足的位置。

若垂足的位置难以确定,可考虑用其它方法求出斜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2.二面角的大小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求二面角大小的关键是找到或作出它的平面角(要证明)。

作二面角的平面角经常要用三垂线定理,关键是过二面角的一个面的一点向另一个面作垂线,并确定垂足的位置。

若二面角的平面角难以作出,可考虑用射影面积公式求二面角的大小。

3.判定两个平面垂直,关键是在一个平面找到一条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直线。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是: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二、例题例1.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为C 1D 1中点.(1)求证:AC 1⊥平面A 1BD .(2)求BM 与平面A 1BD 成的角的正切值. 解: (1)连AC , ∵C 1C ⊥平面ABCD ,∴C 1C ⊥BD .又AC ⊥BD , ∴AC 1⊥BD .同理AC 1⊥A 1B ∵A 1B ∩BD=B .∴AC 1⊥平面A 1BD .(2)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连AD 1,AD 1交A 1D 于E ,连结ME ,在△D 1AC 1中,ME ∥AC 1,∵AC 1⊥平面A 1BD .∴ME ⊥平面A 1BD .连结BE ,则∠MBE 为BM 与平面A 1BD 成的角.在Rt MEB ∆中,132AC ME a ==, 22262BE a a a ⎛⎫=+= ⎪ ⎪⎝⎭,∴2tan 2ME MBE BE ∠==.例2.如图,把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以斜边AB 为轴旋转,使C 点移动的距离等于AC 时停止,并记为点P .(1)求证:面ABP ⊥面ABC ;(2)求二面角C-BP-A 的余弦值.证明(1) 由题设知AP =CP =BP .∴点P 在面ABC 的射影D 应是△ABC 的外心,即D ∈AB .∵PD ⊥AB ,PD ⊂面ABP ,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面ABP ⊥面ABC . (2)解法1 取PB 中点E ,连结CE 、DE 、CD .∵△BCP 为正三角形,∴CE ⊥BD . △BO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E ⊥PB .∴∠CED 为二面角C-BP-A 的平面角. 又由(1)知,面ABP ⊥面ABC ,DC ⊥AB ,AB =面ABP ∩面ABC ,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DC ⊥面ABP .∴DC ⊥DE .因此△CDE 为直角三角形.设1BC =,则32CE =,12DE =,132cos 32DE CED CE ∠===.例3.如图所示,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E BB ∈,截面1A EC ⊥侧面1AC .(1)求证:1BE EB =;(2)若111AA A B =,求平面1A EC 与平面111A B C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度数.证明:在截面A1EC ,过E 作EG ⊥A 1C ,G 是垂足,如图,∵面A 1EC ⊥面AC 1,∴EG ⊥侧面AC 1.取AC 的中点F ,分别连结BF 和FC ,由AB =BC 得BF ⊥AC . ∵面ABC ⊥侧面AC 1,∴BF ⊥侧面AC 1,得BF ∥EG .BF 和EG 确定一个平面,交侧面AC 1于FG . ∵BE ∥侧面AC 1,∴BE ∥FG ,四边形BEGF 是 ,BE =FG .∴BE ∥AA 1,∴FG ∥AA 1,△AA 1C ∽△FGC .解:(2)分别延长CE 和C1B1交于点D ,连结A 1D .∵∠B 1A 1C 1=∠B 1C 1A 1=60°,∴∠DA 1C 1=∠DA 1B 1+∠B 1A 1C 1=90°,即 DA 1⊥A 1C 1.∵CC 1⊥面A 1C 1B 1, 由三垂线定理得DA 1⊥A 1C ,所以∠CA 1C 1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且∠A 1C 1C =90°.∵CC 1=AA 1=A 1B 1=A 1C 1,∴∠CA 1C 1=45°,即所求二面角为45°. 说明:如果改用面积射影定理,则还有另外的解法.三、作业:1.已知平面α的一条斜线a 与平面α成θ角,直线b ⊂α,且a,b 异面,则a 与b 所成的角为 (A )A .有最小值θ,有最大值2πB .无最小值,有最大值2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