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羚羊木雕说课稿

羚羊木雕说课稿

《羚羊木雕》说课稿
筠门岭初中陈林辉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羚羊木雕》。

本单元编排的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关注友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珍视友情。

这是一篇小说,讲述一场家庭风波:“我把羚羊木雕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了,逼“我”去要回来, “我”被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开口,让万芳把羚羊还“我”,但因为对朋友的反悔、父母的不理解,自己分外伤心。

”本文比较浅显、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理解,文中大量的人物对话,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情分析
生活中,时有发生类似的“亲情”与“友情”相矛盾的事情。

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们,又正处于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的时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本文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能激发学生兴趣,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本文所写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但是,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形成期,需要教师的引导,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处理这些矛盾时某些必须坚持的原则,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状况,我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
(2)学习边读、边圈点勾画的读书方法。

(3)运用文中的语句,多角度、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4)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写自己在家庭生活中
遇到的类似的伤心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文中朋友之间真诚无私的友情、珍视这种友情。

(2)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理解亲情,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把握要点,体会人物各自的特点,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

教学难点是: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

五、教法和学法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实际,首先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然后结合文章语言、学生的生活,在讨论中感悟亲情与友情。

并在阅读中让学生体会和学习本文采用多种描写方式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

从而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每个环节都让他们采取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综合归纳能力。

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合理地运用“圈点勾画法、有感情朗读法以及自主讨论、探究”
六、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谈话交流,展示目标
1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环境和心理活动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理解亲情,正确处理家庭生活中的矛盾
第二环节:自由速读整体把握
1掌握生字词
2把握人物情节,感知事物(羚羊木雕)贵重
第三环节: 角色分读分析人物
1人物刻画的方法及作用----突出语言描写
2角色表演朗诵
3人物形象分析
A评价父母 a文中父母 b 自己的父母
B评价奶奶拓展口语训练----奶奶想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
C评价万芳 a该得到羚羊木雕 b不该得到羚羊木雕
小结插叙作用
拓展口语训练----你喜欢像万芳一样的朋友吗D评价“我”辩论活动----------这能全怪我吗
A怪我 b怪父母
(这一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文中来,使他们更深刻理解到父母和“我”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学会处理家庭生活中矛盾,让学生理解在这件事中父母和“我”都是有欠缺的,如果父母当初讲明白羚羊木雕的贵重,女儿事先征求一下父母的意见,就不至于发生这样不愉快的事情了。

通过辩论让学生理解家庭的和谐与温馨是需要我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共同构建的)
第四环节: 文本启发避祸妙招
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事发生
第五环节: 总结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场家庭矛盾,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时应多与人商量,考虑问题要更周全些。

第六环节: 作业
1、和父母一起欣赏这篇小说。

2、合理地续写故事情节。

板书:
羚羊木雕
妈妈爸爸奶奶我万芳妈妈万芳
逼问索要执意追回干涉未果无奈索要责令退回大度退还
固执严厉沉稳威严通情达理珍视友谊严厉苛刻仗义宽容重财轻义重情重义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之心,妥善处理孩子间的交际行为,尊重他们的友谊,千万不能重财轻义。

也告诉孩子做事应同父母商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