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我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回答问题:(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请依据以上资料分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答: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①政治上:鸦片战争后,随着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

②经济上: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进入半封建社会。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③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1939年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写道:“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请依据毛泽东的分析,谈谈你对近代封建与资本主义剥削的认识。

答:①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依旧保持着, 并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②封建剥削制度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相结合在一起,构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③封建主义的统治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内在原因。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而论,实为一个千载难得之实行瓜分时机。

…但余对于此事,却认为绝对不能实现。

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

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

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

至于美国方面,更早已决定,反对一切瓜分之举。

俄国方面若能听其独占满洲,毫不加以阻扰,则该国对于他国之实行瓜分中国,当可袖手旁观,盖彼固深信,各国对于此事,彼此之间必将发生无限纠葛故也。

因此之故,急欲促现瓜分一事,实系毫无益处之举。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无德行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之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在山东直隶两省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

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装不良之故。

…“世人动辄相语,谓取此州略彼地,视外人统治其亿万众庶之事,若础嗟可立办者,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之四分之一也。

……兹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回答问题:(1) 材料(1)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殖民列强侵略中国的何种情形?①中国向英国商人征收进出口货物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规定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

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

中法《黄埔条约》亦规定中国将来如改变海关税则,应与法国“会同议允后,方可酌改”。

1858年《天津条约》之《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不再纳厘金税。

③海关自主权的丧失,为外国侵略者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倾销商品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海关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

(2) 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没能实现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②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并非是瓜分中国的阴谋破产的根本原因。

(3) 简评约瑟夫的“列强矛盾阻止瓜分中国说”。

答:该说法不完全正确。

列强瓜分中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列强之间的矛盾导致的,其中还有一些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图谋。

②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也是列强不能瓜分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帝国主义列强在世界各地争夺殖民地时,都存在着利害冲突,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就一定程度制衡了各国的瓜分。

它们或者通过协商,或者直接采取战争的手段,还是把非洲、东南亚地区等瓜分了。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政变之总原因有二大端。

其一由西太后与皇上积不相能,久蓄废立之志。

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第三篇《政变前记》回答问题:(1)戊戌政变发生在何时?答:发生在1898年。

(2)简评梁启超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答: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具体原因,梁启超归之为二条:意识光绪皇帝无权;二是守旧官僚反对。

严格意义上来说,梁启超所列举的这些情况并不是造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改革必然引起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是正常现象。

上述这些改革举措基本上是必要的、及时的,可指责的地方并不多,则更不能列为变法夭折的动因。

只有改革政策出现大的失误,才可与最后的失败联系在一起。

梁启超在这里将因果关系弄颠倒了。

但是,透过梁启超的这些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守旧派太强,维新派太弱。

(3)简要综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的前沿观点。

答: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史学工作者用革命史观去认识和探讨变法的失败,产生了一些新观点。

有些著作共同将变法失败的原因归之为:①坚持改良主义,不赞成革命;②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③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

有些著作还加上第④不反对帝国主义。

这显然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史观的具体化。

50年代末和60年代乃至70年代,中国的社会政治发生了新的大的变化,在“文革”时期,具体到戊戌变法,基本是进行“大批判”了。

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将中国引入一个新时代。

史学界反观历史的价值取向和研究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戊戌变法也有了新的认识。

1982年,广东学术界曾召开过一次关于重新研究戊戌变法的座谈会,提出了许多新观点。

“戊戌变法的失败,并不一定等于“此路不通”,也不意味着维新运动在近代中国没有获得某种程度实现的可能性”。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九五四年六月十四日)(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何时?它的性质是什么?1912年3月8日由临时参议院(南京)通过,3月11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公布实施。

它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共和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制度、政权组织形式和人民享有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等内容。

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它宣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

从此,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而且也寓意含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民族分裂的作用。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何缺点?临时约法主要缺点是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它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局限性:1、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权利的保障;2、没有采取地方分权制,不利于民国的巩固;3、没有贯彻五权宪法的理论。

(3)简述孙中山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贡献。

孙中山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先驱,她发动和领导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终结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推开了中国跻身现代化国家的藩篱;他提出和倡行“三民主义”主张,关注民族、民权、民生问题,开凿了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中编综述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

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回答问题:(1)材料中毛泽东所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其内涵是什么?基本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简述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的几次历史尝试。

(1)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主义者,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结果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就宣告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