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现状3

论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现状3

论蒙台梭利教育的本土化现状及其对策钟臣菁(宁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浙江,宁波)摘要:当我们谈到幼儿教育发展史的时候,无不及述蒙台梭利的思想及其教育观。

自1994年起,蒙氏幼儿教育法以及以蒙氏教育思想为基础创立的幼儿园模式逐步地被引进中国,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式、人性化的环境规划和显著的教育成果,越来越受到中国幼教界、幼儿园和家长的青睐。

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蒙氏教育学在中国本土化还是存在着不足,为蒙台梭利教育法能更好地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提出相关思考。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一、蒙氏教育法的概念当我们谈到幼儿教育发展史的时候,无不及述蒙台梭利的思想及其教育观,它的创始人玛丽亚·蒙台梭利是西方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家。

感官教育在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成为她的教育实验的主要部分。

蒙台梭利的感觉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蒙氏的教育教具中都设有专门的错误控制系统,使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按照教具的暗示进行“自我教育”。

蒙氏教育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台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

蒙氏教育法认为儿童发展存在一定规律性:其一,儿童发展有一个胚胎期;其二,儿童发展有一个敏感期;其三,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其四、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

二、我国蒙氏教育现状(一)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类型1994年起,蒙氏幼儿教育法以及以蒙氏教育思想为基础创立的幼儿园模式逐步地被引进中国,其独特的教育理念、灵活的教学方式、人性化的环境规划和显著的教育成果,越来越受到中国幼教界、幼儿园和家长的青睐。

在我国,蒙氏的教学组织形式有许多类型,各种类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性,主要有以下3种:1.以个别指导为主的教学形式我国将蒙台梭利引入,并认为工作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能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培养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等,并且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儿童使用教育的活动称之为“工作”,儿童日常的玩耍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就是“游戏”。

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和追求,他们要求独立,排斥成人过多的帮助,喜欢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工作的时候非常的投入,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乐此不疲。

此时的教师不应多加干涉,让幼儿自主学习,若遇到个别幼儿“工作”进行有一定困难,教师再进行一定的指导,发挥个别指导的作用。

2.集体教学组织形式这是一种在国内蒙氏教育法中常见的组织形式。

由教师在集体幼儿面前“示范”(这里的“示范”是慢动作的演示),然后由幼儿进行操作。

这样的组织形式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一些日常的行为训练,帮助幼儿更好的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3.混龄编班的组织形式在编班形式上,蒙台梭利提倡混龄编班,以大带小,以强带弱。

但台湾地区幼稚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混龄与分龄并举的编班形式。

例如台北青年幼稚园的小混龄与分龄相结合,1.5~3岁班,3~5岁班,1.5~6岁班。

但在我国的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社会性发展受到某些制约的情况下,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同龄编班而对混龄编班没有概念,因此,实行混龄编班首先就遭到家长们的反对。

(二)存在问题1.蒙氏学校收费普遍较高蒙台梭利教育法从1994年在中国幼儿教育界开始流行至今,我们已经有约300多个蒙台梭利教室,并有增加的趋势。

但蒙氏学校收费普遍较高。

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许多幼儿园经费相当紧张,而购买一套蒙台梭利教育,需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许多幼儿园只能靠提高收费来运作。

再者,蒙氏教育在我国涉及度很狭隘,致使许多蒙氏学校以提高自己的收费来显示蒙氏的专业性,先进性与特殊性。

2.对蒙氏教学的错误理解,导致幼儿的个性发展存在弊端蒙台梭利一生从事儿童教育研究工作,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与方法。

她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人的遗传素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的作用是为儿童的自我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儿童进行观察、指导,帮助和鼓励、赞许;重视儿童自我活动,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创新性和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强调在作业中培养儿童的秩序感,在生活服务中养成互助、友爱、合作和守纪律的精神;主张把纪律建立在自由活动的基础上;批评传统教育不了解儿童的本性,只按成人的眼光和标准去要求儿童,要求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

蒙台梭利的这些思想与我国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21世纪对儿童所提出的要求非常吻合。

目前我国一些幼儿园已经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也引进了具有开创性的教育方法,但大多数的蒙氏教育工作者都是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与学习的,从而也误解了蒙氏教学的精华。

我国的,蒙氏教育法中过分地生搬硬套,过分强调儿童的天性,操作练习也过于机械化,过分地强调纪律,从而导致制约了儿童创新性、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发展,影响了儿童本有个性的发展。

3. 由蒙氏教学转化为传统化教学形式的幼小衔接问题蒙氏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与我国现行的教学形式有很大差异。

蒙氏教育法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可以为我们将这一理念转化为具体实施内容提供借鉴。

它是多层次、全方面、重操作的特点正符合我们所提出的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全面能力发展的要求。

而在当今的小学教育实践中,整个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个给幼儿布置各种内容的“作业”(这里的“作业”指学校的一切活动),而这些“作业”并不是儿童自愿的和喜欢做的,而是近与教师和外界压力不得不去完成。

这样的“作业”没有成为儿童喜欢的活动,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对儿童的发展不利;同时,这样的作业趋向于正规化,活动和游戏成分减少,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匹配。

从而使幼儿由蒙氏教学的幼儿园学习突然转化为传统化的小学教学形式的不适应,出现许多幼小衔接的问题。

(三)原因分析1.蒙氏学校在我国并不普及蒙台梭利运动在我国的正式启动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素质教育的广泛实施,我国不仅进行了不少关于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论研究,而且还开展了大量借鉴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90年代以来,教育界陆续发表了几十篇文章论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表明她的教育思想已被我国幼儿教育界人士所熟知。

自1994年我国最早的2间蒙台梭利教室并取得丰硕成果以来,蒙台梭利教育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界人士所认识,但开始运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幼儿园却很少。

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大部分人都不是很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教育投入昂贵,使许多幼儿园都望而却步。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推广。

2.蒙氏教育工作者专业性不强蒙台梭利教育法从1994年开始引入至今,我国已经约300多个蒙台梭利教室,并有增加的趋势。

虽然,北京师范大学亚洲教育研究所1998年4月全面启动了“中国蒙台梭利教师培训计划”,但每年暑假组织一次培训,名额只有30名,这在数量上远远无法满足全国各地对蒙台梭利教师的需求。

因此蒙台梭利教室或蒙台梭利幼儿园已开设,而教师还未经过专门的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教育质量。

即使经过专门的培训,但由于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她们在工作中存在着“不求其解”、“囫囵吞枣”的现象,有的则存在着“照抄照搬”,机械搬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形式,而未真正领会其教育思想,严重阻碍蒙氏教育的开展。

3.蒙氏的自由学习方式与我国传统教学存在的差异性蒙氏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与我国现行的教学形式有很大差异。

在当今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教学任务个给幼儿布置各种内容的“作业”(这里的“作业”指学校的一切活动),而这些“作业”并不是儿童自愿的和喜欢做的,而是近与教师和外界压力不得不去完成。

这样的“作业”没有成为儿童喜欢的活动,反而成为他们的负担,对儿童的发展不利;同时,这样的作业趋向于正规化,活动和游戏成分减少,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匹配。

从而使幼儿由蒙氏教学的幼儿园学习突然转化为传统化的小学教学形式的不适应。

三、对策和建议(一)加大宣传力度,把正确的蒙氏教育观念贯彻到我国的教育实践当中现在,中国多数家长都是习惯性地追求教给孩子知识,其实年轻的父母们与其煞费苦心地教孩子学这学那,还不如激发孩子的内心需要,给予他们独立学习和获取经验的机会。

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或家长不清楚什么是蒙台梭利式幼儿园,也不明白蒙氏幼儿园的指导性准则是什么,绝大多数教师没有真正掌握蒙氏教育的理念与方法,使得有些蒙氏幼儿园名不副实,因此,误导了社会对蒙氏教育的认识。

有些幼儿园的确在使用蒙氏教学法并引进了相关的教具,但是并没有深刻地领会并掌握蒙氏幼儿教学法的核心思想与精髓,没有深入地去探讨蒙氏幼儿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在使用与运用蒙氏幼儿教学法时,犯简单化与照搬硬套的错误。

更有甚者,打着蒙氏教育的牌子只是为了招生与经济利益。

造成这种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我国没有高水平的蒙氏教师培训机构,教师远达不到蒙氏教师资格的国际标准。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即便具备了其它一切蒙氏教育硬件条件,也很难实施真正的蒙氏教育。

因此,我们加大宣传力度,端正蒙氏教育观念,当务之急是培训合格的蒙氏教师队伍。

同时也要加强标准化蒙氏园推广。

现在真正的蒙氏学校并不多,许多的学校都是假借名目,应多多建立规范化的样板式蒙氏幼儿园,开展蒙氏幼儿园特许加盟或辅导机制,发挥专业机构的特长,合理利用蒙氏教育资源,搞好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研究试验基地建设,为教师培训提供实习的基地。

(二)增强蒙氏教育工作者的师资培训与认证教师的水平与素质是蒙氏教育能否成功实施与发展的关键。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师资培训基地,系统地培训蒙氏教师与双语教师,让教师掌握蒙氏教育知识,树立教师的教学信心,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与科研积极性,确保培养出合格的蒙氏教师。

要加强教师培养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师资、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优势与经验,采取先与国际蒙氏机构联合,再寻求独立发展的策略,最终实现教师培训的本土化。

严格按照国际蒙氏教师和双语教师的认证标准,研究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水平师资认证评估体系,制定师资格认证标准,建立教师持续发展机制,确保蒙氏教育师资的标准化、规范化与专业化。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我们要防止产生盲目崇拜的倾向。

蒙台梭利的那些既有趣又有效的教具,对于当时那些严重遭受文化剥夺的孩子来说,无疑是具有诱惑力的。

教师不要指望幼儿园只要有了蒙台梭利教具就会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还需要教师学会观察、帮助、鼓励和指导,更需要教师建设性的努力。

我们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法时应该把蒙台梭利教育法看成是一个起点,仿效她的发明精神,挖掘她丰富的设计思想源泉,使教具适用于我国当今的每个儿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