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6、1.4有理数的乘除法(2)有理数的乘法(2)

16、1.4有理数的乘除法(2)有理数的乘法(2)


数学 1、例题 3, (P31 页)
2012 年 9 月 24 日 请你思考,多个不是 0 的数相乘,先做哪一步,再做哪一步?
1、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确定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符号的确定 正确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小组讨论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有理数乘法法则: 二、自主探究 1、 观察:下列各式的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2×3×4×(-5) , 2×3×(-4)×(-5) , 2×(-3)× (-4)×(-5) , (-2) ×(-3) ×(-4) ×(-5); 思考: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积的符号与负因数的个数之间有什么 关系?分组讨论交流,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
你能看出下列式子的结果吗?如果能,理由 7.8×(-8.1)×O× (-19.6) 【课堂练习】 计算: (课本 P32 练习) (1) 、—5×8×(—7)×(—0.25) ;
(2) ( 、
5 12
)
8 15

1 2
(
2 3
)

学 习 过 程
(3) ( 1) ( )
4
5
编号:
16 时,积是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2)有理数的乘法(2)导学案设计
题 目 学 校 设计 来源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学习 方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2)有理数的乘法(2) 星火 一中 教者 自我设计 刘占国 年级 教学 时间 七年 课时 学科 1
教师小结: 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新知应用
8 15

3 2
(
2 3
) 0 ( 1)

【要点归纳】 : 1.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 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 时,积是负数。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 0,积等于 0;
时,积
编号: 一、选择 1.若干个不等于 0 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2.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3.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3)=6 B. ( 6 ) 3
1 1 2 1 1 1 1 3 4 1 1 5 1 1 6 1 1 7
1、
;
教 与 学 反 思
教学反思: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是教学中的重点。学生也能很快融会贯通,只是计算中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练习过程中我一一指正,并提出要求,针对学生加减运算中的薄 弱环节, 在乘法中加入加减运算的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总结经验, 牢记结论, 做到在简单的运算中不失分。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基本计算能力薄弱,导致 所学知识掌握不牢,每道题目都要进行详细的解答和板书,从而浪费了很多时间, 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学生解题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
2 1
16
你有什么收获? )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 D.(-7)-(-15)
A.()×(-6) B.(-6)+(-4) C.0×(-2)(-3) )
C.(-5)×(-2)×(-4)=-40 D.(-3)×(-2)×(-4)=-24 达 标 测 评 二、计算: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3 3 4 4

设计上,一节课很难练习多个题目,容量总是提高不起来,导致学生的视野狭窄, 由于学生的自觉性很差,不可能自己去找题目做,因而熟练程度很低,我感觉只有 加强课后练习和辅导,才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这 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类讨论的能力。 应该把推导的过程留给学生, 教 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作用,不要代替学生思维和推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