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课题: 有理数的乘法(第2课时) (学案)
一、课前热身【课前复习,回顾旧知】 1、计算:
(1)(-35)×(-1) (2)(-15)× 4 (3) ×() (4)(-4)× 0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
(1)53- (2)-2 (3)7
31- (4)
二、学习目标【为了目标,全力以赴】
1. 经历探索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

2. 会进行多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三、学法指导【合作交流,感悟新知】
自学内容:P 31-P 31
?
知识点:多个有理数的乘法
(1)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 ;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
积是 。

即“偶正奇负”。

(2)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因数为0,那么积等于 。

注意: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因数是小数的要化为分数,
是带分数的通常化为假分数,以便能约分。

(1)()()432-⨯⨯- (2)()()()756-⨯-⨯- (3)()825.1258-⨯⨯⎪⎭
⎫ ⎝⎛-

(4)()()110001.0-⨯-⨯ (5)⎪⎭⎫ ⎝⎛-⨯⎪⎭⎫ ⎝⎛-⨯⎪⎭⎫ ⎝⎛-
9421143 (6)()()⎪⎭
⎫ ⎝⎛-⨯⨯-⨯-1310567
'
四、基础训练【摩拳擦掌,初试牛刀】(必做题)
1、如果两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在原点的同侧,那么这两个有理数的积( )
A.一定为正
B.一定为负
C.为零
D. 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2、若干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 )
A.由因数的个数决定
B.由正因数的个数决定
C.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
D.由负因数和正因数个数的差为决定
3、下列运算结果为负值的是( )
A.(-7)×(-6)
B.(-6)+(-4) ×(-2)(-3) D.(-7)-(-15)

4、c b a ,,均为不等于0的有理数,其积必为正数的是( )
A. c b a ,,同号
B.c b a ,,0> 异号
C. c a b ,,0>异号
D. b a c ,,0>同号
5、五个数相乘,积为负数,则其中正因数的个数为( )个
A. 0
B. 2 或2或4
6、在 -2, 3, 4,-5这四个数中,任何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
A. 20
B. -20
C. 12
D. 10
7、如果,4,7==n m 那么=mn .
8、若,10,16,5-=-==c b a 则()()=⋅-⋅-c b a
~
9、计算:
(1)38(4)(2)4⎛⎫⨯-
⨯-⨯- ⎪⎝⎭
(2)()()⎪⎭⎫ ⎝⎛-⨯⨯+⨯-3131119
(3)()()25.175.02.1-⨯⨯- (4)()⎪⎭
⎫ ⎝⎛-
⨯-⨯⎪⎭⎫ ⎝⎛-⨯835.25416.1
-
(5) 5832
(1)()()0(1)41523-⨯-⨯⨯⨯-⨯⨯-.
五、能力提升【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做题)
10、已知0321=+++++c b a ,求()()()321-⋅-⋅-c b a 的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