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齿轮传动
♥ 四、常用测量项目
在齿轮加工与检验过程中,需要经常测量如下项目:
1.公法线长度Wk 1)所谓公法线长度,即指卡尺跨越过K个齿所量得的齿廓间 的法向距离。 Wk=(k-1)pb+sb 式中: WK---公法线长度(mm);
k---跨齿数 pb----齿轮的基圆齿距(mm)
sb ---齿轮的基圆齿厚(mm)
二、根切现象与最少齿数
1.根切现象 根切现象 如图所示,用展成法加工标准齿轮的过程中,如果被加工齿轮 的齿数过少,刀具会把齿轮根部已加工好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这种现 象称为根切。根切将削弱齿根的强度,甚至可能降低重合度,影响传动质量, 应尽量避免.
♥ 2.最少齿数
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时,齿轮的齿数越少,越易发生根切。当齿数 Z ≥2ha*/sin2α时,就能避免根切。由此可得出标准齿轮避免根切的最 少齿数为 正常齿制(ha*=1, α=20º )Zmin=17 短齿制 (ha*=0.8, α=20º )Zmin=14
三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
♥ 1.外齿轮
外啮合 齿轮的 几何尺 寸计算 公式见 表13-3
外齿轮
2.内齿轮
内啮合 齿轮的 几何尺 寸计算 公式见 表13-3
内齿轮
3. 齿条的特点 1)齿条齿廓是直线, 齿廓上各点的法线互 相平行。 2)齿条齿廓上的压力 角等于齿形角,大小 为标准压力角值。 3)任意一条与分度线 平行的直线上的齿距 均相等。分度线上 s=e
正变位齿轮 齿条刀中线远离齿轮中心,变位系数取正值(x>0),称为 正变位,所切出的齿轮称为正变位齿轮; 负变位齿轮 齿条刀中线靠近齿轮中心,变位系数取负值(x<0),称为 负变位,所切出的齿轮称为负变位齿轮 。
三、齿轮传动的精度简介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GB/T10095.1——2001)规定齿轮共有13个精度 等级,用数字0~12由高到低依次排列。其中0级精度最高,12级最低,常用6级~9 级。齿轮精度等级选择,应据传动用途、使用条件、圆周速度、传动功率及性能 指标等要求确定,如表13-7所示。 精度 等级 圆周速度m/s
α´= α=20° 3)当a´≠a时,称为非标准安装 a´= r1´ +r2 ´ 啮合角 α´≠ α≠20°
第四节
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和精度
一、轮齿的切削加工
齿轮轮齿的成形方法很多,如精密铸造、模锻、冷轧、热轧和切削加工等, 但生产中常用的是切削加工。
♥
切削加工方法可分为仿形法和展成法。
仿形法录象
2.渐开线的性质
1) 弧长 AN 等于线段 K N 的长度。 2)线段KN是渐开线上任一点K的法线,渐 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 3)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 4)渐开线的上各点的压力角不同。 渐开线上任一点K的压力角是指渐开线 上任一点的法线与该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 角,用αk cosαk =ON/OK=rb/rk 5)同一基圆形成的任意两条反向渐开线间的 公法线长度处处相等。 6)基圆内无渐开线。
第一节 概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类型和基本要求
1.齿轮传动的特点
述
齿轮传动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 力,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机械传动。 优点: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 长、结构紧凑且适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 缺点:制造成本高、安装精度要求高,不宜于 距离较大的两轴间传动。
实例1
实例2
实例3
2.齿轮传动的类型和应用
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平行轴齿轮传动 平行轴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人字齿轮传动
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
相交轴齿轮传动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曲齿圆锥齿轮传动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交错轴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
按齿轮的工作条件不同可分为: 开式传动、闭式传动 按齿轮的齿廓曲线不同齿轮传动可分为: 渐开线、摆线、圆弧线
(3)齿轮滚刀加工
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为连续切削加工,不但生产效率高,
而且加工精度也较高。 综上所述:
与仿形法相比,展成法具有只要刀具与被加工齿轮的模数
和压力角相同,便可用同一把刀具加工出各种齿数齿轮的优点, 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刀具的品种和规格。此外,展成法加工无须 在专用机床上方能加工。在大批量生产中多采用展成法。
中心距的可分性
第二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一、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轮齿两侧齿廓是形状相同、方向相反的渐开线。
♥二、基本参数
1.齿数:用Z表示; 2.模数:用m表示,即 m=p/π d=m×Z 模数 m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主要参数,当齿数不变时,模数越大 则轮齿的尺寸越大,轮齿所能承受的载荷也越大。已标准化,见表13-2 3.压力角: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用α表示,国标规定 α=20º 且有cos α=rb/r 4.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ha=ha*m hf=(c*+ha*) m 式中 ha——齿顶高 hf——齿根高 ha* ——齿顶高系数 c* ——顶隙系数 m ——模数(mm) 国标规定,正常齿制: ha * = 1 c * = 0.25 短齿制:ha * = 0.8 c * = 0.3
齿数Z、模数m、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 * 、顶隙系数c *为渐开线 直齿圆柱齿轮的五个基本参数。
压力角
♥
标准齿轮,是指模数m、 压力角α、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 、
均为标准,且分度圆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即s=e)的齿轮。
顶隙c=c*m,它是指一对
齿轮啮合时,一个齿轮的齿顶 与另一个齿轮的齿根之间的径 向间隙。
补充:3.变位齿轮的切制
变位齿轮: 当齿条刀中线不与齿轮坯分度圆相切,而是相距(相割或
相离)xm时,如图(a)、(c)所示的位置。刀具的移动速度v=rω时, 此时平行于刀具中线的一条直线(节线)与轮坯的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 动,这种改变刀具位置,使中线距离轮坯分度圆为xm时,加工出的齿轮 称为变位齿轮,x称为变位系数。距离xm为齿条中线由切制标准齿轮的 位置沿轮坯径向离开或靠近齿轮坯中心所移动的距离,称为径向变位量 (简称变位量),△=xm
♥三、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1.瞬时传动比恒定性 i=ω1/ω2=rb2/rb1=r2ˊ/r1ˊ=C 2.中心距的可分性 引入:节点和节圆的概念 3.齿廓间作用力方向不变性
基本概念:
1)啮合线:一对渐开线齿廓啮合传动时,两轮廓啮合点的轨迹。 2)啮合角:啮合线( N1N2 )与两节圆的公切线tt之间的夹角。 3)理论极限啮合点(N1、N2):为内公切线与两基圆的切点。 4)理论啮合线:N1N2 四线合一:啮合线、公法线、两基圆内公切线、正压力作用线四线 合一。
0
s和
h)
0
s m{h z[1 cos(
* a
z
)] / 2}
3.固定弦齿厚和弦齿高 当标准齿条齿廓与齿轮齿廓相切时,两切点A、B间的距
离即为固定弦齿厚,用
表示。固定弦到齿顶圆的垂直距
c
离称为固定弦齿高,用 h 表示。 当 ha*=1,α=20º 时
C
s 1.387m
C
C
h 0.7476m
终止啮合点。
3.作图法确定B1、B2 轮1、轮2的齿顶圆与理论啮合线 N1N2的交点即为B1、B2点。
4.实际啮合线( B1B2 ) 指啮合点实际走过的轨迹。
♥三、标准中心距
1)为避免冲击、振动、噪声等,
理论上齿轮传动应为无侧隙啮合。 要保证无侧隙啮合,就要求分度圆 与节圆重合。 将标准齿轮安装成无齿侧隙时的 中心距称为标准中心距。 a´=a=r1+r2=m(z1+z2)/2(外啮) 2)标准安装 一对标准渐开线齿轮安装时,其节 圆与分度圆重合的安装称为标准安装。 在标准安装情况下
第十二章 齿轮传动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第三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的啮合传动 第四节 渐开线齿轮轮齿的切削加工和精度 第五节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第六节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第七节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第八节 齿轮的结构 第九节 蜗杆传动 齿轮传动课堂练习 学习提要
表13-6
铣刀刀号 加工齿数的范围 1
铣刀刀号及加工齿数的范围
2 3 4 5 6 7 8 135以上
12~13 14~16 17~20 21~25 26~34 35~54 55~134
2.展成法 展成法是利用一对齿轮啮合原理切削工齿廓的。常用的插齿、滚齿、 剃齿等都属于展成法。
思考题
思考题
1.仿形法加工齿轮它的运动由几部分组成? 2.展成法加工齿轮常用的刀具有几种?它的运动由几部分组成? 3.用展成法加工齿轮出现根切的原因是什么? 4.用展成法切制齿轮的刀具与一般的齿轮或齿条的区别在哪里?
标准齿条刀齿形图
2)标准齿轮的切制 如图所示,齿条刀中线与齿轮坯分度圆相切并作纯滚动。因为刀具中线 上的齿厚等于齿槽宽,所以被切齿轮齿槽宽等于齿厚,即e=s。此外,由于 分度圆与中线相切,则齿根高等于齿条刀顶线至分度圆的距离(ha*+c*)m。 因为齿轮坯的齿顶圆是预先已按标准齿轮的齿顶圆直径加工好了的,故其齿
与基圆齿距pb的比值称为齿轮传动的 端面的重合度,用εa表示。 ♥ 4.渐开线齿轮连续传动的条件为:
a
BB 1 p
1 2 b
从理论上说,εa=1恰能保证齿轮连续转 动,但因齿轮的加工及安装的误差,实际 εa>1方能连续传动.在一般机械制造中 εa≥1.1~1.4。
1.理论啮合点N1 、 N2 作两齿轮基圆的内公切线的切点即 为理论啮合点。 2.实际啮合点B1、B2 指一对齿廓实际其始啮合点和
♥
3.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
1)传动平稳
传动平稳即要求瞬时传动比恒定不变,否则传动时会引起 冲击、振动和噪声。 2)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齿轮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传递较大的动力,并有较长 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