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赴越南农业机械化考察报告

赴越南农业机械化考察报告

.页眉. 页脚. 赴越南农业机械化考察报告 由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刘敏副司长任团长的农业机械化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0年5月11日至21日赴越南进行了为期11天的农业机械化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落实去年12月陈耀邦部长随朱总理访问越南期间,与越南阮公丹副总理就中越双边农业机械化合作交流达成的一致意见。代表团对越南农业机械管理、科研、鉴定、生产、流通、培训等情况及相关政策进行了了解。 考察期间,我们拜访了越南农业及农村发展部高德发副部长,同农业及农村发展部农村行业农林产加工局进行了两次座谈,考察了越南农业机械鉴定中心、农业机电研究院、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农村发展机电公司、农业机电零件设备公司、农业机电3公司、水利工程机械276公司以及越南农业机械和动力机集团公司、胡志明市农林大学工程技术系、胡志明市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并到河内市郊区加林县古悲乡和清池县大安乡访问了农机户。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越南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基本情况 越南是一个农业国,总耕地面积525万公顷,总人口7700万,其中农业人口6000万,占总人口的80%以上,种植业主要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他作物主要有玉米、薯类和豆类。1999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500万公顷,总产量3380万吨,其中水稻面积430万公顷,总产3100万吨,每年出口粮食450万吨;玉米种植面积70万公顷,总产150万吨。经济作物主要以水果、蔬菜为主,1999年蔬菜面积30万公顷,总产300万吨;水果30万公顷,总产300多万吨。近几年来,热带水果出口量不断增加,年贸易量为几百万美元。但是农民年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参观的农户人均年收入仅 200~300美元。 越南从1986年实行革新开放政策以来,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水平还较低。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农机总.页眉. 页脚. 动力808.5万千瓦,其中20-100马力的大中型拖拉机3.7万台,4-12马力的手扶拖拉机8.7万台,柴油机60万台,水泵76万台,脱粒机13万台,收获机400台(其中联合收获机仅40台),粮食干燥机3000台。大部分农业机械归农户所有。全国平均机耕、机整地水平34%,机械脱粒水平37%,运输机械水平78%。 农业及农村发展部的农村行业农林产加工局负责全国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该局是1995年机构改革时合并成立的,下设工程和设备安全处、农林产品加工处、乡村工业处、糖业加工处、盐业处、综合处等6个处,此外还有农业机械鉴定中心、安全技术中心、农业机电研究院、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等所属机构,并在胡志明市设有分局(派出机构)。各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负责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 二、 农业机械的科研、生产、贸易和使用情况 进行农业机械化科研工作的单位主要有农业部机电研究院、工业部农机研究设计院以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5个农林大学的机械系。农林大学的机械系还负责农业机械化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农业部有5所中专培训学校负责培养技术工人。农业部机电研究院主要负责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究开发,有200多名员工。近几年来重点研究成果涉及手扶拖拉机、整地机械、水稻栽植机械、收获机械、水泵及泵站设计、收获机械、养殖机械、种子加工机械、贮藏机械等方面。农业部 1999年对研究院的科研投入为50万美元。 农业机械鉴定中心负责对农业机械产品试验鉴定、质量评价、定价,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参与起草农业机械产品标准及鉴定技术规范等,是全国唯一的农业机械鉴定机构,工业部所属公司生产的农业机械也需要该中心鉴定。 农业部直属的农业水利机电总公司下设19个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负责农业机械生产、供应和维修服务等,其中有14个分公司是制造公司,主要产品有农产品加工机械、水泵、水利机械、小型运输车、农机零配件;其他公司负责经营和进出口业务以及咨询、.页眉. 页脚. 维修等工作。农业机械年进口量在1000~1200万美元左右。这些企业目前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工业部有13个公司负责制造农业机械,主要产品有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粉碎机、加工机械;各省也有一些制造农业机械的公司。总体而言,农业机械制造水平比较低,相当于我国七、八十年代的水平。代表团参观的工业部农业机械和动力机集团公司是国内唯一的拖拉机生产企业,建于1960年,有700名员工,销售收入200万美元,年产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2000台,主要是用从中国引进柴油机加装底盘进行生产;机加工车间所用机床基本上是六、七十年代从前苏联、中国等国引进的,设备比较落后;组装车间基本上以手工作业为主。 中国农业机械进入越南市场主要渠道是边贸。比较受欢迎的品牌有”东风”、”高峰”等柴油机,”桂花”牌手扶拖拉机。在河内代表团参观了农业机械销售一条街,各零售点所销售的农业机械大部分来自我国,品牌很多,仅柴油机就有”东风”、”高峰”、”飞鱼”、”五菱”、”峨嵋”、”全椒”等。通过柴油机市场,可以看出中国农业机械在越南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但是近几年来,我国国内一些企业生产假冒伪劣农机商品通过边贸出口到越南,严重损害了中国名优农机产品的信誉。目前部分越南农民宁可买日本、韩国的二手农业机械,也不愿买中国的农业机械。农机管理部门和企业表示愿意与中国农机管理部门合作,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引进中国高质量的农业机械。尤其对中国的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加工机械有合作愿望。 农业机械以农户所有为主。由于每户经营土地规模较小,基本上没有大型农业机械。农机户除了为自家服务外,还为周围农户服务,一般规模比较小,代表团参观的两家农机户分别仅拥有1台手扶拖拉机,配有旋耕机、犁等简单的农机具,其中一户还有一台稻谷脱粒机。 三、 有关农业机械化的政策法规 .页眉. 页脚. 越南政府在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过程中,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如农民贷款购买烘干机可以分期还贷等。但尚没有农机化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方面的法律和法规,也没有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政策。 在引进国外农业机械方面,越南农业部规定引进的农业机械需经鉴定中心试验、鉴定之后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但市场放开后这项政策没有严格执行。 政府鼓励外国企业在越南办独资、合资和合作企业,1992年出台的《外国投资法》作出了具体规定,如合资企业在前两年免交所得税,第3、4年减免50%的所得税等。对从国外引进农业机械的关税情况是:50马力以上拖拉机关税为零;小马力拖拉机为10%-20%;柴油机为20%-30%;零部件为10%左右。 一、印度医疗卫生及健康保险的基本情况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拥有近11亿人口。20**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1万亿卢比(约349亿美元),约占gdp的5.2%。其中,政府支付占20%,雇主支付占15%,商业保险支付占1%,其余64%是家庭直接支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印度的医疗卫生费用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增幅 15%左右。预计到2012年,印度医疗卫生总费用将达到3万亿卢比,约占gdp的8%。 印度政府建立了遍布城乡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全国医疗服务网络中有60%是公立医疗机构。其中,初级医疗保健机构有15万家,提供基础预防及普通门诊医疗服务;二级医疗机构有7500家,提供简单的住院医疗服务;三级医疗机构只有120家,主要为富裕群体提供专家级的住院医疗服务。此外,印度还有4.5万家私营医疗机构。2001年,在私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约为160亿美元,占全国医疗总费用的46%。 印度的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各种医疗保障制度只覆盖到13.8%的人口。其中,5%是非政府组织(如慈善机构)针对贫困人群提供的社区医疗保险;5%是国有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团体自保计划;3.4%是私营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由政府、雇主和个人三方共同筹.页眉. 页脚. 资;只有0.4%的人口拥有商业健康保险。 印度的商业健康保险起步较早,自1986年开始,印度国有财险公司就为团体客户提供费用报销型健康险产品,但业务规模较小。2001年,印度政府开放保险业,允许私营机构经营保险业务,并成立了保险监管部门(insurance regulatory development authority,简称irda)。根据irda的规定,由财险公司经营健康保险业务。近两年为促进健康险发展,irda开始允许部分寿险公司经营健康险业务,但主要是定额给付型健康险产品。2006年度,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约325亿卢比(约8亿美元),93%的市场份额为财险公司拥有,其中国有保险公司占56%,前三位的私营保险公司占30%。据瑞再预测,印度私营健康险将保持35%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10年,保费规模将有480亿卢比(约 12亿美元)。在经营效益方面,印度的商业健康险业务普遍亏损,行业平均赔付率高于100%,其中国有保险公司的赔付率在120%-160%之间。 二、印度第三方管理(tpa)的发展情况 第三方管理机构(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s,简称tpa)是为保险公司开展的医疗保险计划或企业团体自保计划提供医疗管理服务的保险中介机构,起源于商业健康保险高度发达的美国。2001年,印度irda出台了《健康保险第三方管理监管条例》,把tpa作为保险中介机构加以监管,有力地促进了tpa及健康保险的发展。 (一)tpa的服务领域 tpa建有自己的医疗服务网络,这个网络由医院、全科医生、诊断中心、药房等医疗机构组成。tpa拥有自己的医学专家、医院管理者、保险咨询师、法律专家、信息技术人员和管理咨询师。tpa凭借其医疗服务网络及专业管理力量,为保险公司提供医疗管理和理赔处理等系列服务。 保险公司与tpa签署协议,委托tpa为被保险人提供医疗费用理赔管理工作。当被保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