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3、2001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合作 组织”属于
A、区域经济集团 B、军事合作组织 C、区域政治集团 D、具有广泛合作领域的区域合作
组织
4.下列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中,哪一项 是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A、独立自主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对外开放
5、当前,我国政府继续积极发展对外关 系的只要战略意图是( )
新时期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外交环境的变化 外交思想的变化
外交政策的 变化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元 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 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 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 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问题:中国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他 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什么关系?为 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
2004年11月 APEC第12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在智 利首都圣地亚哥举 行。
2005年11月, 在韩国釜山举行 的第13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
2003年,APEC 第11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在泰 国曼谷举行。
2002 年 APEC 第10次领导人 非正式会议墨 西哥举行。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课堂讨论
《辛丑条约》签定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的看法。
2、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简称SCO )
——
区域合作、
成员国:6个中国、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塔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
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
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
中 誉国”美正。国在《四华邻盛间顿建邮立报起》全评新价的:声“陆人世面口界积:人的 口14的3.8/591;亿/4,,约占
4、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
5、 1971
年 中 国 重 返 联 合 国;
6、
1972 年尼 克松 访华 , 中美 关系 开始 走向 正常 化;
7、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 问题:20世纪80年代国内外形势
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国际:美苏争霸,美强硬;第三世界力
一、联合国的宗旨、基本原则与中国和平 共处外交政策相一致
二、有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负 责任大国的作用。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
常任理事国,一贯主持公道、伸张正义。
三、有助于稳定国际和地区形势,维护 联合国权威
影响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的国际环 境;
促进了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提高中 国国际地位、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内容
方面
内容
历届联大和安理会 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 问题公正、合理的解决努力
维和行动
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裁军问题
积极倡导和实行裁军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 作为发展中国家为积极建立国
新秩序
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中国积极维护联合国的权威,参 与联合国的活动是出于怎样的考 虑?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 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 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对国际形势的什么影响?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有 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 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量壮大。
国内外:交十一环届境三中的全变会以化后:,实国行际对外国开 内形势发放,生全新面建的设变经济化。。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主题。
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 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外问题交:思从想材料的可变以化看:出在邓对小当平时形对势战的争科学与判和断 平基础的上科,学邓小判平断提出,什提么出样的了重和要平论断与?发展是 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你 知 道 2001 年 ( APEC ) 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 议召开时的国际背景吗?
在美国动用军事
力量打击阿富汗恐怖 组织的关键时段,布 什仍如期来华参加第 九次峰会。
这次盛会在“9·11” 事件发生后不久召开的 ,世界正笼罩在恐怖主 义的阴影下,同时世界 经济整体下滑正面临严 峻挑战的紧要关头,世 界为之瞩目。
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 外交的新局面。
7 1972 中日《联合声明》 改善了中日关系
8 1978 中美《联合公报》
9 1979 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0 2001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11
2001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强调和谐,减少冲突”,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倡导的主 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协和万邦 ”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就提出了“和为贵” 的思想,曾出现过许多“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佳话。饱 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更能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深 知和平之弥足珍贵。
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和谐外交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趋势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道路,始终奉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争取了和 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交了更多的朋友与合作伙伴,更为 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新贡献!
4 1955 年
5 1971 年
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万隆会议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恢复在联合国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中
合法席位
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
序号 时间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6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
下列7张图片分别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到70年代哪些重要的外交活动 ?
1、1949年12 月,毛泽东 访问苏联。
2、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1954年 新中国 第一次 以大国 身份参 加日内 瓦国际 会议;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外交成就
历史意义
中苏建交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国 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国人 民的团结。
2 1953 年
提出和平共 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1954
二、活跃的多边外交
2005年胡锦涛出席联合 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 议.
20 联 00 合 年国 江千 泽年 民首 出脑 席会

问题: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中 国倡议召开什么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次 会议是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的一个重大事件?
材料一:在1998年初的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机中, 江泽民主席曾数次与一些国家领导人交换信息, 阐述中方的立场。中国同意安理会通过的对伊拉 克武器核查的决议,但在对安理会讨论美国提出 的动用武力解决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并 积极支持联合国的努力。
合国15项维和行动. 派出维和人员3000多人,是 安理会五大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
资料:1985年中国宣布单方面裁军100万, 1997年又裁减50万。2003年江泽民在国防科技大 学庆典活动时又宣告到2005年再裁减20万,至今 中国共裁军173万。
问题2:以上两则资料说明中国积极参与 联合国什么事务?就此说说你的看法?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课堂练习: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 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D、国内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 A、改革开放政策 B、不结盟政策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推行国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 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 合国力提高的标志;加强了 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还 取得哪些重要的外交成就?
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世界遗产大会; 2005年世界财富论坛; 举办2008年奥运会; 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
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目前中国在推进新兴区域合作 上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中国推进新兴区域合作的成就
一、将成主角: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二、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活动
——睦邻、安邻、富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 年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 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 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 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