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郑建伟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郑建伟

调整背景 国际:美苏 争夺激烈, 第三世界壮 大;和平与 发展是世界 两大主题。 国内:改革 开放需要 一个长期的 国际和平环 境和良好的 周边环境 。 外交政策 1、反对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 展; 2、奉行不结盟政策 3、实行对外开放政 策 4、坚持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5、坚持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三、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1、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活动 ——睦邻、安邻、富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APEC,1989 年成立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是亚太地区 重要的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其宗旨和 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 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间贸易壁垒。”
越南: 河内
问题1:中国 什么时候第一次 举办这一高级别 的国际会议?
2001年10月,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 中国上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 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问题2:你知道2001 年(APEC)第九次领导 人非正式会议召开时的 国际背景吗? 这次盛会在“9· 11” 事件发生后不久召开的 ,世界正笼罩在恐怖主 义的阴影下,同时世界 经济整体下滑正面临严 峻挑战的紧要关头,世 界为之瞩目。
2 1953 年 3 1954
4 1955 年 5 1971 年 6 1972 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促进中国 项原则 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成为解决 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参加日内瓦会议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参加万隆会议
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主要对手 美国
外交方针
三大政策(一 边倒) 美国、苏联 争取“两个中 间地带” “一条线”战 略“一大片” 苏联 霸权主义 “两个转变”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一)
序 时间 号 1 1949 年 外交成就 中苏建交 历史意义 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打破了美 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巩固了中苏两 国人民的团结。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3课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阶段小结: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如 今很难想象哪个国家是中国的敌人 ,而就在不久前,还很难想象这么 多国家都会成为它的朋友!”
新中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50年代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时期 70年代
(奠基时期 ) (突破时期)(调整时期)
问题2:什么叫不结盟政策?为什么要 不结盟?
邓小平说:“我们提出维护世界和平不 是在讲空话,是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当然 也符合世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第三世界人 民的需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 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 纲领。” 问题3:你能从材料中得出邓小平为我国 外交战略的调整和外交工作的开展指明了什 么样的基本目标?
6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1996年成立的“上海五国机制”:最初是一个讨论 和解决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与裁军的元首会晤机制。 2001年 “上海五国机制”发展为:区域性多边合作 组织——上海合作组织。
合作目标:加强安全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 义、极端主义“三股势力”。 推进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 开展人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合作精神:“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 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 合作关系: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好邻居、好朋
(建议:关注历史、联系时政,以史论今, 你将在历史学习中找到无穷乐趣!)
中国与地区性国际组织之间的 关系及参与其活动的影响
一、将成主角: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
二、区域合作:上海合作组织 三、与邻为善:中国和东盟 四、渐入佳境:中国和欧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示意图
成员国:21个; 人口: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 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总量的55%; 贸易额:为世界总额的47%。 每年一届部长级年会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重要论断:
和平与发展是当 代世界两大主题。
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 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 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问题1: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对当时形势,邓小 平提出什么样的重要论断?
1984年邓小平接见尼日尔 元首赛义尼时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 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 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 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博鳌亚洲论坛 2001年2月26日下午,亚洲论坛筹备委员会会议在 中国海南省博鳌召开,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博鳌亚洲 论坛宣言》。 宣言宣布:中国海南省的博鳌是论坛的永久会址所 在地;力争将博鳌亚洲论坛办成具有强烈亚洲色彩的高 水准的论坛,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 家发展目标的实现。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美国动用军事 力量打击阿富汗恐怖 组织的关键时段,布 什仍如期来华参加第 九次峰会。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立上海合作组织 (简称SCO )
——
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 :
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价 :“中国正在四邻间建立起全 新的声誉”。
成员国:6个中国、俄 罗斯、哈萨克斯坦、塔 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总面积:达3018.93万 平方公里,约占欧亚大 陆面积的3/5; 人口:14.89亿,约占 世界人口的1/4,
10
11
2001 年
2001 年 2002 年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 成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签订《中国—东盟 全面经济合作框架 协议》
有利于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 安全与稳定。
推动我国的改革开放,加强与 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 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加强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合 作与文化交流
12
学以致用
学完本课后,有的同学想当外交家.但古 人云:“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 作为高级中学的新生,初来乍到的你, 如何与来自各地,性格各异的同学相
处呢? 友情提示: 1、多交朋友,少树敌 2、求同存异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和平共处
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到 50年代 50年代后期到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以来
友、好伙伴的新型国家关系。 合作模式: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 利协作为特征的“互信求安全、互利求 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对国际形势的什么影响? 有利于维护世界和 平,促进共同发展,有 利于维护中亚地区安全 与稳定。 上海合作组织对我国有什么意义? 它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 命名的国际组织,是我国综 合国力提高的标志;加强了 我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合作、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关系。
《辛丑条约》签定
“强调和谐,减少冲突”,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倡导的主
题。“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协和万邦 ”是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早在春秋时代,中国的先人就提出了“和为贵” 的思想,曾出现过许多“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佳话。饱 受侵略和伤害的中国人民更能感受到这一思想的重要,深 知和平之弥足珍贵。
在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和谐外交高举“ 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发展趋势 ,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道路,始终奉行“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争取了和 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交了更多的朋友与合作伙伴,更为 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新贡献!
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个出发点,两项政策。 一个基本目标,两个坚持。 ” 一个出发点——“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问题” 奉行不结盟政策—— 新时期独立自主的
两项政策 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一个基本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是对外政策根本立足点 二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恢复在联合国合 美国等西方国家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法席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空前提高 中美《联合公报》改善了中美关系,打开了中国外交的 新局面。
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二)
序号 时间 7 8 9 1972 1978 1979 外交成就 中日《联合声明》 中美《建交公报》 中美建交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历史意义 改善了中日关系
全面参与联合国 主要机构的事务
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 热点问题公正、合理的解 决,发挥大国作用。
首倡安理会 五个常任理事 国首脑的首次 历史性会晤 中国在国际 事务中发挥 着独特的建 设性作用。
出席 联合国千年 首脑会议
开展以联合国 为中心的 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维和行动 和裁军工作,发挥 实质性作用。
课后作业:
必做题:
1、按照时期、历史背景、外交政策、外交 成就编制《新中国外交史图表》。 2、完成个人和小组的《发展性评价表》。
选做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一完成)
1、结合本单元内容撰写小论文,题目自拟 例如:“展望21世纪中美关系、(中俄 关系、中日关系)” 等。 2、以组为单位,以“新中国外交成就展” 为 主题进行墙报比赛(“科艺节”时展览)。
课堂练习:
1.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调整外交 政策的主要依据是 A、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B、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 C、促进第三世界国家团结
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 心的多边外交(维和、 裁军、参加千年首脑 会议、首倡五大常任 理事国首脑会议) ——推进世界 和平与发展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亚太经合组织、上 海合作组织) ——维护地区 稳定与安全
课堂讨论
从清政府的“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 到孙中山的“凡清政府与外 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再到今天中国奉行“和谐外交 ”的政策,多次向世界郑重宣告: “中国永远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不是世界的威 胁,而是世界的机遇。 通过以上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谈谈你对中国“和谐外交”政 策的认识和感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