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济南商埠区调研报告


LOGO
四、采取的解决措施
昔日济南的商埠区,是城市中一处浸透着浓郁的地 域文化色彩和外来文化风情的特殊地区,其发展历史记 载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就像北京的 天桥、上海的城隍庙那样,它在济南人的心目中留有不 能磨灭的印象,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城市现代化 的过程中,如何让商埠区重新焕发生机,再度繁荣,使其 所蕴藏的经济和文化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持它 当年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为济南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 步做出新的贡献,这无论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还是 从弘扬文化特色的角度,都是一个刻不容缓的命题。
Page 30
LOGO
Page 31
老建筑保护问题
近年来,济南的老建筑不少已 经彻底消失,像当年的八卦楼 等只能留存在老济南人的记 忆中,这也反映了城区开发和 古建筑保护的矛盾。而在老 商埠区的开发中,土地寸土寸 金,保存一座老建筑所花费的 精力和成本要远远高于重建, 这也造成了很多开发企业喜 欢将原有建筑一切推倒,重建 现代化的建筑。
Page 19
LOGO
Page 20
建筑风貌
中西合璧的建 筑风格
LOGO
Page 21
新闻出版图书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OGO
Page 22
文艺体育公园
LOGO
教会医院
Page 23
LOGO
Page 24
新式教育
LOGO
Page 25
LOGO
4、社会百态
随着济南近现代工商业 的发展,各种新式教育的创 办,图书馆、公园的创建。 济南居民的生活模式发生了 明显的富有特征的变化,社 会生活呈现出新与旧,中与 西的冲突和融合的现象。一 种职业的兴衰、一个习俗的 变化、一款服饰打扮的流行, 无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 所处时代的风情。
山东当局的官员
Page 7
LOGO
二、开埠后的发展情形
济南商埠区是国内第一个自开商埠,是国人开始
睁眼看世界的媒介,也是内忧外患,国人穷则思变的
产物。它的发展和生长牵动着每一个国人的眼光。济
南开埠以后,山东当局一方面筹措巨额资金,对商埠区的
公共交通和通讯设施进行建设,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
件,同时又迅速制定出一系列”通商惠工”政策,以鼓励
经济上引进新的有活力的项目
济南开埠历史已有百余年, 随着城市的发展,济南老商埠 区日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济 南百项建设项目计划进行片区 地块开发,启动老商埠的保护 与改造。
老商埠保护与改造项目位置 为经一路、大纬二路、经四路 、小纬六路、经二路、纬五路 围合区域,占地76公顷,计划 修复改造近代历史建筑,建设 高档文化、商业、休闲设施, 整治提升周边环境。
Page 9
LOGO
商业发展
瑞蚨祥绸布店
集中于西门大街的钱庄、银楼
Page 10
宏济堂药店
LOGO
Page 11
商业商标
LOGO
工业发展
面粉场的制粉楼
鲁丰纱厂
Page 12 山东机械局
济南电灯公司
LOGO
经济发展
股票
Page 13
济南恒丰 泰银号汇票
LOGO
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济南机车工人和“新中国号”机车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商埠区慢慢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作为这么重要的地段,我们更不应该对此置之不理。让商埠区从现魅 力,使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对历史演进应尽的义务。
Page 46
LOGO
谢谢观赏
Page 43
LOGO
五、商埠区的近期发展
Page 44
LOGO
Page 45
LOGO
小结
100多年前,济南自开商埠,创造了近代中国内陆城市对外开放的 先河,并极大促进当时济南的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成为清末城市 “自我发展”的一个典范,见证了济南百年沧桑沉浮。从自开商埠到 历史重塑,济南老商埠凝聚着太多商业、文化、老字号留下的历史记 号,见证了济南的城市发展和革新。
LOGO
被拆除的老建筑
Page 32
LOGO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 楼林立的济南有着更多新 的产品和街区,旧事的建 筑由于没有保护,失去了 他的光辉和魅力,人群的 减少,对老商铺产生了很 大的冲击,繁华的商业开 始出现退化的迹象。
繁华商业的退化
Page 33
LOGO
交通拥挤,设施不全
Page 34
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
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
Page 15
LOGO

开埠前的济南街巷全图,面 积2.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5 万。
Page 16
开埠后的济南街巷全图, 面积扩大到十公里,到 1911人口增至十几万.
LOGO
区域变化
Page 17
济南商埠区地域范围变迁图
Page 5
百年LO商GO 埠
袁世凯等人关于自开商 埠的奏章
Page 6
1904年5月25日外务部 关于济南三地自开商埠 的批复
济南开埠简图
百年LO商GO 埠
光绪三十一年正月(1905)山东 当局和济南商埠总局参照岳州等 地开埠章程反复斟酌制定了《济 南商埠开办章程》这是关于开埠 的总规划,之后山东当局又先后 制定了《济南商埠组建章程》 《济南商埠巡警章程》和《济南 商埠买地章程》共四个章程。
Page 35
LOGO
老洋行改造
位于纬六路2 7号的“老洋行”建造于1 9 1 9年左右,是原来山东 丰大银行的旧址,总建筑面积约6 0 0平方米,主体建筑两层,为南
欧巴洛克建筑风格。据悉,是济南唯一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
Page 36
LOGO
9月28日,85岁高龄的老洋行坐地平移。整个建筑内部进行了装修 ,大部分保持了原来的风貌,有一部分进行了重新修复。在一楼大厅的 地板处,还特意保留了昔日平移时的一段施工轨道,顾客可以通过玻璃 罩直接看到。
济南五里沟开埠以后,创 建于1909年的阜成信棉花行。 经二路363号院,始建于上世 纪二十年代,具有典型的济南 老商埠区建筑特色,它曾经是 著名的阜成信棉花行的旧址, 对于济南市城市发展历史具有 见证意义。
LOGO
Page 40
2008年底,槐荫区按照文 化产业园区的模式对该院落进 行改造。改造中,除对原有建 筑风格、语言进行保护之外, 对它的功能、空间进行了改善 ,同时增加了许多现代时尚元 素。2009年8月,经二路老棉 花行“阜成信”旧貌换新颜, 按照修旧如旧的手法,老建筑 斑驳的墙体不见了,上下通高 的一体式楼体一层被设计成了3 米多宽的“骑马廊”,房顶加 设了老虎窗,使这座老建筑更 具古朴风貌。
2008年5月6日,在位于经二 路的宏济堂整体平移现场,引 来上千群众围观。该建筑经过 加固和修缮,即将变身为宏济 堂中医药博物馆,成为山东省 首家集地道药材销售、传统中 医验方治疗、中医药知识普及 、中医药古籍文物展示为一体 的综合性博物馆。
Page 38
宏济堂改造
LOGO
Page 39
经二路阜成信
Page 4
LOGO
自开商埠
1904年,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山东巡抚 报请朝廷要求自开通商口岸。在近代历史 上,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不惜 通过战争的手段来强迫开放通商口岸。在 近代的条约中,几乎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 内容。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英南 京条约》,首批开放的有广州、上海等五 个通商口岸。以后,随着侵略的深入,开 放的城市又逐渐延伸到内地。这些开放的 城市被称为“约开商埠”,是被迫开放的 。济南则不同了,没有人强迫是“自开” 的。这反映了城市管理者的心胸和眼光, 门既然已经打开,何不再开的大一些,因 为这时已经不是“闭关锁国”的时代了。
国人投资工商业,与外商竞争,有力地促进了商业资本的
涌入。数不清的银行、洋行、老字号及商场式市场的
设立,使济南工商业在国内城市中的地位扶摇直上,经过
十多年的发展,济南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流通商贸
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济南居民的文化和生活也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
Page 8
LOGO
1、工商经济
济南近代化历程始自 1904年的自开商埠。商 埠的设立主要是用来作为 济南发展商业和工业的中 心,实际是设立推动济南 乃至整个山东经济发展的 经济开发区,使济南由原 来的政治中心城市逐步发 展成为近代化的商贸中心 城市。
LOGO
Page 18
交通发展
LOGO
3、多元文化
地理特征、风水意愿和地 域美饰倾向造就了典雅大方 的徽派建筑,清新明快的岭 南建筑。
对于商埠区而言,商埠区 的开埠文化,在发展历史中 展现出的开放与包容都是让 济南商埠区的建筑区别于其 他地域性建筑重要因素。随 着商埠的建设与发展、东西 文化的交融,济南商埠区呈 现出绚烂的多元文化。
Page 26
LOGO
Page 27
习俗变化
LOGO
Page 28
服饰变化
LOGO
Page 29
通讯变化
LOGO
三、商埠区的现状
同所有城市中心的发展轨迹一样,随着社会、经济、 文化、科技、体制等的发展,城市经济中心区不断地变 更。在城市结构的复合、性质的演替、功能的更新转变、 居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商埠地 区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甚至走入了困境。
LOGO
Page 41
铁路单身宿舍
商埠区遗留大量的近 代建筑,这些建筑在当 时是为满足某种商业需 求,而如今这些建筑不 再适合时代的需求,而 被纷纷改造。
图为铁路单身宿舍, 经改造后为济南铁路房 管所。
LOGO
Page 42
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创建商埠区文化博物馆,保留 和传承商埠区传统文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