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路程、时间与速度是小学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数量关系,也是一种基本的模型。
认识、了解并掌握它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一运算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的纵向作用是让学生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后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运算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它的横向作用是通过教材这种概括的、单列的数量关系向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数学模型(即数量关系式),这种数学模型将应用到以后文字应用题的学习中去。
教材在第一学段已经有了一定的渗透,后面在学习正反比例时,还要利用这个模型。
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教材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三者的数量关系,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建立三者的联系。
路程、时间与速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学生今后学习行程问题的基础。
2、不同教材版本对比
青岛版教材呈现了一个物流配送的情景图,通过送货这个具体行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掌握速度的意义,并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北师大版教材的情境图突显了对时间、路程与速度三者之间数量关系的探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左边是线段图,右边是计算过程,通过对比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人教版教材安排了一个情境:比一比两辆车谁跑得快一些?理解速度的意义,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个数量,进而归纳出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速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就特别需要感悟速度与路程、时间密切相关。
如果速度单位表示法掌握了,学生也就真正理解、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1)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难点:理解速度的含义,掌握速度单位的表示方法。
(3)突破重难点的关键:速度。
通过对“速度”这个概念的不断深入探索,体会每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系,将速度的算法与速度的单位紧密联系,从而强化“路程、
时间、速度”这三个概念的认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理解。
4、本节课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可安排新授课教学,第二课时可安排练习课教学,重点以掌握速度的意义和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间的转化为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