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与护理

漂浮导管临床应用与护理


漂浮导管在心脏患者中的使用指征
监测和治疗心梗、心衰和心血管手术


室间隔破裂(VSR) vs 急性二尖瓣返流 严重的左心室衰竭 右心室梗塞 不稳定性心绞痛 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 诊断瓣膜病、心内分流的评估 心脏填塞的评估
漂浮导管适应症
呼吸功能衰竭的评估
心源性 vs 非心源性肺水肿 原发性 vs 继发性肺动脉高压(PPH) 肺栓塞 (PE)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肺动脉导管置入的并发症
气胸/血胸

空气栓塞 心律失常 导管打结/导管扭曲 肺栓塞 血栓形成 感染
第 三 章
漂浮导管可测得的参数
心排血量(CO):
原理是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在一定的时间 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混合,使 温度下降,温度下降的血流到肺动脉处,通过该处热 敏电阻监测血温变化。其后低温血液被清除,血温逐 渐恢复。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所感应的温度变化,记 录温度稀释曲线。通过公式计算出CO。 成人通常在近端孔向右房上部快速注入0-5摄氏度的 5%GS或0.9%NS10ml,可每隔1分钟重复注射1次。连续3 次,取平均值。 正常值:6.0±2.0L/min
漂浮导管使用指征
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或心源性休克机械性并发征或右心室梗塞 充血性心衰 肺动脉高压 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围手术期
心脏手术,高危患者 周围血管手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 主动脉手术,低危或高危 神经手术 外伤
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氧超负荷
SIRS,高危手术
呼吸功能衰竭/ARDS,儿科患者
漂浮导管适应症
评估治疗的效果
血管活性药 重症病人的液体治疗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
漂浮导管适应症
判断休克的类型
低血容量休克 vs 心源性休克
多器官系统衰竭和/或严重的烧伤 心、肺、肝移植病人的监测
漂浮导管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
三尖瓣或肺动脉瓣修补术后
右房或右室内肿块
紫绀型心脏病 乳胶过敏者
肺切除术后
漂浮导管禁忌症
漂浮导管相对禁忌症
1.急性感染性疾病 2.细菌性心内膜炎或动脉内膜炎 3.束支传导阻滞,尤其是完全性左束支传导 阻滞 4.近期频发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 5.严重的肺动脉高压 6.活动性风湿病 7.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缺氧 8.严重出血倾向 9.心脏及大血管内有附壁血栓 10.疑有室壁瘤且不具备手术条件者
用所得信息来最优化氧供以满足组织代谢的需要
评价氧运输
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价疗效
漂浮导管用途

获得信息以助诊断 得到干预和治疗措施的反馈信息 持续监测患者生理状况 采血样 输液
漂浮导管用途
测量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提供右O2,心内起搏 评估左室容积 EF,CCO,CEDV监测
经肺热稀释法
注射
Temp
CO=2L/min
Time
曲线下面积与肺动脉的血流速度 成反比。 在无心内分流的情况下,该血液 流速等于(平均)心输出量(CO)
CO=15L/min
漂浮导管可测得的参数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的监测:

Svo2 是通过改良的 7.5 或 8F 热稀释肺动脉导管作连 续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 该导管的主要特点是含有光学纤维,能将光线传 至血流,也能将来自血流的光线传出。光源由三个二 极管组成,通过其中一根光纤可发射出三种不同波长 的红光可变光束,这种光被血流血红蛋白成分吸收、 折射,并从第二根光纤反射到光源探测器上,然后转 换成电信号,输送到资料处理机上。所计算出的血氧 饱和度是5秒内的平均值,每1~2秒测量一次
平均 6~ 12mmHg
漂浮导管置入阶段波形
漂浮导管置入阶段波形
肺毛细血 管楔压
冷 水 注 射
肺动脉压 右心室压
右心房压
热稀释
第 二 章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直接测量参数 1)心率 2)收缩压/舒张压 3)右房压 4)肺动脉压 5)心排量
6)波形分析:
对右心房压力的“a”和“v”波及PAW曲线进行分析
漂浮导管在心脏患者中的使用指征
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且有以下几点
左心室功能不全 LVEDP>18mmHg LVEF<40% 左心室壁反常运动 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6月以内)或发生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术前严重的心绞痛 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范围>75%
伴有以下高危因素的病人
心脏瓣膜病变 肺动脉高压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联合病变 年龄>65岁 合并其他多系统疾病
漂浮导管的结构
导管常用穿刺点
位 置
距上腔静脉/ 右房交界的距离
距肺动脉的距离
颈内静脉
锁骨下静脉
15-20
10-15
40-55
35-50
股静脉
右肘窝
30
40
60
70
左肘窝
50
80
漂浮导管的置入路径
正常置管全程波形
-1~7mmHg 平均4mmHg
收缩压 5~25mmHg 舒张压 0~8mmHg
收缩压 5~25mmHg 舒张压 0~8mmHg 平均压 10~20mmHg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心外监护室 臧玉洁 2015-05-29
第一章
漂浮导管的由来与结构

CONTENTS
第二章
漂浮导管的适应症、禁忌症与 并发症
第三章 漂浮导管常用测得参数 第四章
漂浮导管的护理

第 一 章
漂浮导管的由来 Swan-Ganz
Swan—Ganz catheter 肺动脉漂浮导管
Harold Jc Swan:1967年秋,一次
我带着孩子们去Santa Monica海滩。就在 前一天的晚上,我为一位性格开朗的老妇 人放置心脏导管,但没有成功。我的心情 沮丧急了。所有的船,都平静地呆在水面 上。忽然,我看到,在离岸边大约半英里 的地方,一艘悬挂着大三角帆的船正在飞 快地行驶。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 William Ganz:第一批导管很快就做 了出来。导管的顶端不是安装了帆,也不 是伞,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气囊。Ganz,首先 进行了动物实验,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以获得充盈压和疾病状态的有价值的信息
间接计算常数
从而获得重要的血流动力学的参数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
预防:早期鉴别高危病人
优化到组织细胞的氧运输
诊断:血流动力学参数用于诊断 管理:测定参数用于指导治疗
血流动力学的目标
危重病人的DO2和VO2关系颇受重视
临床上通过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
评估组织水平氧运输和氧需求间的平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