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导管
SWAN-GANZ导管监测的指标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数据
• 前负荷:容量监测 - REDV ; 压力监测 - CVP PAP PAWP;
• 心脏作功 - CO SV RVSW LVSW;
• 后负荷:体循环、肺循环阻力 • 氧代谢 - DO2 VO2 SvO2;
血流动力学监测
• RAP 右心前负荷及回心血量
右心功能及血容量
0-8mmHg • PAP 肺血管阻力、右心心肌纤维张力及血容量
20-30/8-15mmHg
• PAWP 左房压,反映左室前负荷及充盈压 6-12mmHg • CO(cardiac output) 热稀释法、连续监测 4-6L/min
漂浮导管的应用
• • • • • • 监测心腔压力 测定心输出量, 测定肺动脉血温度 采集混合静脉血标本 右心房输液、给药 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右 心室舒张末容量、右心室射血分数监测
心律失常
严重心律紊乱,如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时应立即拔除心导管,给予 药物治疗及急救处理
气囊破裂 感染(注意无菌操作) 肺栓塞(球囊充气时间不要大于15S)
肺动脉破裂(在漂浮导管插入过深时可能出现)
导管打结
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打结
◆
导管质软、易弯曲、置入血 管长度过长时发生
注意
•导管置入长度,从右心房进
心输出量测定原理
热稀释法
• 理论基础为通过漂浮导管在右心房上部于一定的 时间内注入一定量的冷水,该冷水与心内的血液 混合,使温度下降 • 温度下降的血液流到肺动脉处,其后低温血液被 清除,血温逐渐恢复 • 利用肺动脉处的热敏电阻感应出温度的变化,并 记录温度-时间曲线 • 通过改良Stewart-Hamilton公式,计算出CO
Pulmonary Artery Wedge Pressure
=
Left Atrial Pressure
=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Airway Disease
Mitral Valve
漂浮导管的临床应用
适应症 各种血流动力学 或氧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人 如: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血管手术; 肺栓塞、呼吸功能衰竭; 严重脓毒症; 各种类型休克;
禁忌症
• • • • 持续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 严重解剖畸形,导管无法正常通过 三尖瓣肺动脉瓣置换术后 心内起搏器
漂浮导管置入并发症
40cm
颈内静脉
股静脉
20cm
30cm
50~55cm
50cm
右前臂静脉
40cm
60cm
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力
波形成分 心动周期时间 机械活动 a波(atrial) v波(venous) 舒张期末 收缩后期 心房收缩 心室等容收缩,三尖瓣移向右心房 心房充盈
c波(contraction) 收缩早期
Left Ventricular Compliance
①反映肺部的循环状态。在通常的呼吸和循环下,肺动脉楔压基本 上与肺静脉压力一致,能正确反映肺循环的扩张或充盈压。 ②肺动脉楔压与左心房平均压密切相关,一般不高于后者1~2mmHg。 ③肺动脉楔压的正确和连续观测是判断肺淤血及其程度较有价值的 指标。
漂浮导管
SICU-2 唐朝霞
历史进程
1967年受到启发
1970年研制 1972年应用于临床
结构和原理
漂浮导管的结构
输注端口: VIP 远端 近端 (bolus)
Backform SvO2 球囊充气阀 热敏电阻 球囊 距离标志
热敏导丝 接头
热敏电阻接头
热敏导丝
肺动脉楔压(PAWP)
肺动脉楔压(PAWP)
入肺动脉一般不应超过15厘 米.发现扭曲应退出。 •置管后通过X光检查导管位 置 •如确已打结,可用导丝插入 导管内解除打结退出,如不 奏效,只好将结拉紧,缓缓 拔出。
置管流程
置管流程
• 血鞘的置入 • 漂浮的置入
导管体表标记的预估
插入距离
锁骨下静脉
右心房 (球囊充气)
15cm
肺动脉 (楔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