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 纯种分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法、稀释分离法。
‹#›
性能测定
❖ 这一步是采用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 于工业生产用菌种。
❖ 这种直接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菌株称为野生型菌株 ,以区别于用人工育种方法得到的变异菌株。
‹#›
工业生产常用菌种
❖ 细菌 (Bacteria) ❖ 放线菌(Actinomycetes) ❖ 单细胞真菌 ---- 酵母(Yeast) ❖ 多细胞真菌 ---- 霉菌(Molds)
第一章 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
决定发酵工业生产水平三要素:
生产菌种性能; 发酵过程的工艺及设备; 产物提取过程的工艺及设备
‹#›
从自然界分离:目前土壤中已分离的微生物约为自然 界总数的1-5%,微生物的多样性仍然是以后若干年的研 究重点; 诱变育种:诱变是工业发酵稳产高产的重要保证; 基因重组:基因定向改造技术大大加快了生物产品开 发的进程。
‹#›
从自然界中分离菌种的一般过程
分离思路 ❖ 新菌种的分离是要从混杂的各类微生物中依照
生产的要求、菌种的特性,采用各种筛选方法 ,快速、准确地把所需要的菌种挑选出来。
❖ 实验室或生产用菌种若不慎污染了杂菌,也必 须重新进行分离纯化。
‹#›
新种分离与筛选的步骤
❖ 定方案: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所需菌种的生 长培养特性。
‹#›
采样
1、采样对象 以采集土壤为主。一般园田土和耕作过的
沼泽土中,以细菌和放线菌为主;富含碳水 化合物的土壤(如一些野果生长区和果园内 )和沼泽地中,酵母和霉菌较多;采样的对 象也可以是植物或动植物残体,腐败物品, 霉菌较多;某些水域厌氧菌含量较多。
‹#›
❖ 2、采样季节:以温度适中,雨量不多的秋初为好 。
❖ 采样:有针对性地采集样品。 ❖ 增殖: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养条件,使所
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 分离: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 发酵性能测定:进行生产性能测定。这些特性
包括形态、培养特征、营养要求、生理生化特 性、发酵周期、产品品种和产量、耐受最高温 度、生长和发酵最适温度、最适pH值、提取工 艺等。
‹#›
2 放线菌(Actinomycetes)
❖ 形状和大小:细胞呈长丝状,菌落呈放线状, 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菌丝直径0.2~1.2微米 ,与杆菌接近;
❖ 生长和繁殖: 低等的(如诺卡氏菌)通过菌丝断 裂繁殖; 高等的(如链霉菌)在孢子丝成熟后分 化成许多孢子,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吸收水分 ,膨胀、萌发,成为新的放线菌。
❖ 形状和大小:分支状,菌丝体盘结交错,形成浓密菌落,使 发酵液粘稠。比放线菌大,直径3~10μm
❖ 生长与繁殖:

片段菌丝可以生长成新的菌丝体;

有性和无性方式,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无性繁殖是主要方式,生长中,菌丝伸长和分支,从菌
丝体顶端形成新的孢子,继而形成细胞。 新细胞具有菌龄,
典型的倍增时间为4~8小时;
❖ 3、采土方式:在选好适当地点后,用小铲子除去 表土,取离地面5-15cm处的土约10g,盛入清洁 的牛皮纸袋或塑料袋中,扎好,标记,记录采样 时间、地点、环境条件等,以备查考。采好的样 应及时处理,暂不能处理的也应贮存于4℃下,但 贮存时间不宜过长。
‹#›
增殖培养
❖ 就是给混合菌群提供一些有利于所需菌株生 长或不利于其他菌型生长的条件,以促使目标菌 株大量繁殖,从而有利于分离它们。
❖ 例如碳源利用的控制,可选定糖,淀粉、纤 维素,或者石油等,以其中的一种为唯一碳源, 那么只有利用这一碳源的微生物才能大量正常生 长,而其它微生物就可能死亡或淘汰。这样对下 阶段的纯种分离就会顺利得多。
‹#›
纯种分离
❖ 尽管通过增殖培养效果显著,但还是处于微生物的 混杂生长状态。因此还必须分离,纯化。
❖ 形状和大小:单细胞,卵圆形,圆形或圆柱形;比细菌大, 直径约1~5微米,长约5~30微米。
❖ 生长与繁殖:酵母分有性和无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无 性繁殖分为芽殖和裂殖,以芽殖为主。
❖ 工业上重要的酵母菌

啤酒酵母(酒精、啤酒等)

假丝酵母(单细胞蛋白、柠檬酸、脂肪酸、石油脱蜡)

‹#›
4 多细胞真菌 ---- 霉菌(Molds)
包括:酿造业,酶制剂等 食品用的微生物需经过严格的毒理试验,目前已同意 使用的仅仅少数微生物能用于生产食品用酶。 α—淀粉酶:黑曲霉、米曲霉、米根酶、枯草芽孢杆菌
和地衣芽孢杆菌
‹#›
诱变育种
❖ 以微生物的自然变异作为基础的生产选种的机率并 不很高,一个基因的自然突变频率仅10-6~10-10左右 。
‹#›
4 多细胞真菌 ---- 霉菌(Molds)
❖ 工业上重要的霉菌
❖ 曲霉属: 黑曲霉—淀粉酶、蛋白酶、柠檬酸

和葡萄糖酸

米曲霉—酱油
❖ 青霉属: 产黄青 — 制曲、乳酸
‹#›
抗生素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放线菌(链霉素四 环素;红霉素等)
真菌(青霉素、头孢等)
一些产芽孢的细菌 植物或动物来源
‹#›
氨基酸生产有关的微生物
氨基酸生产菌的要求:代谢途径比较清楚, 代谢途径比较简单
谷氨酸发酵的菌种: 棒杆菌属,短杆菌属、节杆菌属或小 杆菌属的棒型细菌
其它氨基酸生产菌: 常规菌种一般也是以谷氨酸生产菌 选育而成;工程菌,大肠杆菌,枯 草芽孢杆菌
‹#›
食品工业微生物
‹#›
2 放线菌(Actinomycetes)
❖ 工业上重要的放线菌 ❖ 龟裂链霉菌(土霉素) ❖ 金黄色链霉菌(金霉素) ❖ 灰色链霉素(链霉素) ❖ 红链霉菌(红霉素) ❖ 红小单胞菌(庆大霉素) ❖ 委内瑞拉链霉菌(氯霉素) ❖ 卡那链霉菌(卡那霉素)
‹#›
3 单细胞真菌 ---- 酵母(Yeast)
‹#›
1 细菌 (Bacteria)
❖ 形状和大小:单细胞微生物; 有球型、杆型和螺旋型;典 型直径0.5~1微米,长度~10微米;
❖ 繁殖方式:裂殖,倍增时间25~ 45分钟。 ❖ 工业上重要的细菌: G+:枯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北京
棒杆菌等。G-: 醋酸杆菌、大肠杆菌。 ❖ 产品:淀粉酶制剂,乳酸,乙酸,氨基酸等
❖ 诱变育种: 利用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试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 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获得所需 要的高产优质菌种的育种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