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不定项选择题1.抗战结束后,中共中央为争取和平建国明确提出了( )的口号。
A.和平B.进步C.民主D.团结2.中共参加重庆谈判的领导人有( )。
.A.刘少奇B.毛泽东C.周恩来D.王若飞3.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的协定是( )。
A.《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国共谈判协定C.《重庆谈判纪要》D.国共重庆谈判协定4.抗战胜利后,当时各民主党派中最有影响的政党是( )。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C.中国民主建国会D.中国民主促进会5.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有( )。
A.中国国民党B.中国共产党C.中国民主同盟D.中国青年党6.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等协议。
A.《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B.《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C.《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D.《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7.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 )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A.东北解放区B.苏皖解放区C.中原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8.1947年3月,国民党限期令中共驻( )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关闭和平谈判之门。
A.南京B.上海C.重庆D.广州9.为了打退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指出,在政治上( )。
A.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B.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C.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原则10.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人民军队处于( )阶段。
A.战略进攻B.战略相持C.战略决战D.战略防御11.1947年3月至6月,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全面进攻,改为对( )的重点进攻。
A.陕北解放区B.中原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D.山东解放区12.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 )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
A.刘伯承B.邓小平C.陈毅D.粟裕13.1 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包括( )等。
A.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B.谭震林、许世友率领的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C.聂荣臻率领的晋察冀野战军D.徐向前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太岳兵团14.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 )的口号。
A.前方打老蒋B.打倒蒋介石C.解放全中国D.后方挖蒋根15.在国民党统治区,以( )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A.工人运动B.学生运动C.农民运动D.市民运动16.( ),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这个运动扩展到了许多城市。
A.1945年底B. 1946年底C.1947年底D. 1948年底17.1947年5月1日,( )自治区宣告成立。
A.内蒙古自治区B.宁夏回族自治区C.广西壮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8.下列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主党派有( )。
A.中国民主同盟B.中国民主建国会C.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D.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在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 )等重大战役。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 ),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B.九月会议决议C.《论人民民主专政》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二、名词解释1.二·二八起义2.三军挺进、两翼牵制3.《中国土地法大纲》4.“五一”口号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三、简答题1.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什么要邀请毛泽东去重庆谈判?2.重庆谈判达成的协定的内容是哪些?3.简要说明第二条战线的含义及其作用。
4.“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是怎样提出来的?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政策是如何发展变化的?6.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是怎样合作的?四、论述题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努力的?2.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3.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1)1946年政协会议召开时,中国民主同盟等主张“以民主的方式争取民主,以合法的行动争取合法的地位”,并表不要走中间路线。
——参见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251页。
(2)针对1947年1 0月27 13,蒋介石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并对该盟人员实行进一步的迫害,新华社在同年11月6日发表的时评《蒋介石解散民盟》中写道:“民盟方面现在应该得到教训:任何对美国侵略者及蒋介石集团或其中某些派别的幻想,都是无益于自己与人民的,应当清除这种幻想,而坚决地站到真正的人民民主方面来,中间道路是没有的。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799页。
根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民主同盟提出的主张反映了哪个阶级的要求?“中间路线"的实质是什么?中国民主同盟对国民党政府的斗争方式是什么?这和中国共产党有何不同?根据材料(2)及所学知识请回答:中国民主同盟曾经主张的中间道路为什么走不通?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续表┏━━━━━━┳━━━━━━━━━━━━━━━━━━━━┳━━━━━━┓┃项别┃数目┃百分比┃┣━━━━━━╋━━━━━━━━┳━━━━━━━━━━━╋━━━━━━┫┃┃共产党方面┃464座(中小城市) ┃23%┃┃城市┃┃┃┃┃┣━━━━━━━━╋━━━━━━━━━━━╋━━━━━━┫┃┃国民党方面┃1545座(大中城市) ┃77%┃┣━━━━━━╋━━━━━━━━╋━━━━━━━━━━━╋━━━━━━┫┃┃共产党方面┃13606.7万人┃28.6%┃┃人口┃┃┃┃┃┣━━━━━━━━╋━━━━━━━━━━━╋━━━━━━┫┃┃国民党方面┃33893.3万人┃71.4%┃┗━━━━━━┻━━━━━━━━┻━━━━━━━━━━━┻━━━━━━┛——参见《中国现代史统计资料选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96页。
(2)“1947年7月至9月问,人民解放军即已转人了全国规模的进攻。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3—1244页。
(3)“从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战争的一天起,我们就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5页。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
材料(3)中的“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的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及解析]一、不定项选择题1.ACD。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表明争取和平建国的立场。
2.BCD。
1 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谈判。
3.A。
1945年10月10 13,国共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A。
1 44年9月,原由三党(第三党、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和三派(救国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组成的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改名为中国民主同盟。
因其基础深厚,影响较大。
5.ABCD。
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有: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同盟。
此外还有无党派人士。
6.ABCD。
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和《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五项协议。
7.C。
1 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30万人以宣化店为目标,分4路向中原军区部队阵地大举进攻,悍然挑起全面内战。
8.ABC。
1947年国民党当局限令中共在南京、上海、重庆的人员于3月5日前全部撤退,并查封了重庆的《新华日报》。
7日,中共驻三地机关全部工作人员撤回延安。
至此,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9.ABC。
题中所列前三项为正确选项。
D项为打退国民党进攻的军事方针。
10.D。
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阶段是人民军队的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
11.AD。
1947年3月1 3日,国民党军25万人向陕甘宁边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其首要目标是攻占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
下旬,国民党军45万人向山东解放区进攻,目标是占领整个山东解放区。
12.AB。
1947年6月底,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实施中央突破,千里跃进大别山。
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陈赓、谢富治事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挺进豫西。
13.ABCD。
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仍在内线作战的人民解放军主力包括题中所列各选项。
14.BC。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提出的,“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是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中流传的口号。
15.B。
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是第一条战线。
在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导的人民民主运动包括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市民斗争以及民主人士的爱国民主运动等,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
16.A。
1945年底,昆明学生发动了一二·一运动。
17.A。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
18.BCD。
题中所列中国民主党派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民主同盟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
19.ABCD。
题中所列各选项,都是战略决战阶段人民解放军经历的重大战役。
20。
AC。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
因此,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和《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二、名词解释1.1947年发生在台湾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一场爱国民主运动,是当时全国范围内兴起的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民党对起义群众提出的进行政治改革、反对专制腐败、实行民主自治等正确主张难以容忍,不惜调集大批军警进行血腥镇压,给刚刚从日本殖民统治下挣脱出来的台湾人民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直到1995年2月,台湾当局才给“二.二八起义”平反,并正式向起义中死难者家属道歉。
2.1947年6月30日,人民解放军在战略上处于弱势的形势下,毅然决定转入战略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