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_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为什么要答应并亲自到重庆谈判?
A、可以响应全国人民呼吁和平民主的呼声,尽 力争取和平,制止内战。
B、可以表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诚意,政治 上取得主动权。
C、可以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团结和教育当时对国民党尚报有希望的人民。
重庆谈判(1945年8月)
左起:张治中、毛泽东、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
美国援助国民党的军事装备 美国帮国民党运兵
(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蒋介石
“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 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 ,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 上的讲话。引自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 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58页
“与中共之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 务,在于团结本党,建立与中共斗争 之体系” 。
(2)美国帝国主义的援助,也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3)蒋介石战争的反人民性质,人心的向背;而在这方
面,人民解放军则占着优势。 (4)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革命的正义的性
质,必然要获得人民的拥护。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全面内战前,我们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
(三)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西藏和平解放
新疆各族民众庆 祝和平解放
海南岛全岛解放
从1946年7月内战爆发到1949年12月战争结束, 人民解放战争历时三年半,共歼灭国民党军队 807万人,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重庆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 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 与国民党当局谈判。
王若飞 周恩来
毛泽东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未寒电悉。朱德总司令本日曾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 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毛泽东未铣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6月底,国民党以进攻中原解放 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向中原急速推进的国民党军队
(一)全面内战的爆发
蒋介石对发动这场大规模内战充满信心。
“我们的长处是什么呢? 因为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 有重武器和特种兵,而是他们匪 军绝对没有的”,“我们就一定 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歼灭”。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国共北平和平谈判及其破裂
1949年4月13日,国 共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 4月15日达成了《国内和 平协定(最后修正案)》 。
4月20日,国民党中 常委会发表声明,拒绝接 受《国共和平协定》。和 平谈判宣告破裂。
周恩来在北平和平 谈判会上发言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4月21 日,毛泽东、朱德 发布《向全国进军 的命令》
刘伯承、邓小平在部署渡江战役
集结在长江北岸的人民解放军
4月23日,人民解放 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 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 反动统治的覆灭。随后 ,解放军分别以战斗方 式或和平方式,解放广 大国土。国民党蒋介石 集团被人民赶出中国大
陆,逃往中国台湾省。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重庆蒋委员长勋鉴: 从中央社二十日新闻电中得读先生复电,兹为团结大计, 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晋谒,到后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未养延安
特急,重庆 蒋介石先生勋鉴: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 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晤教有期,特此奉复。
毛泽东敬
(1)敷衍国内外舆论,掩盖其正在进 行的内战准备
(2)诱使中共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 政权,以期不战而控制全中国
(3)如果谈判不成即放手发动内战, 并把战争责任转嫁给中共
(二)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1945年8月25日中共发表《中共 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阐明了 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 。
毛 泽 东 题 词
林彪、 罗荣桓
47万
淮海战役 1948 年 11 月 中 原 解 放 军 刘伯承、陈 55万 -1949年1月 华东解放军 毅、邓小平、 粟裕
平津战役 1948 年 11 月 东 北 解 放 军 林彪、罗荣 52万 -1949年1月 华北解放军 桓、聂荣臻
东北全境
长江以北中 下游地区
华北全境
辽沈战役,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
确定和平建国方针 承认各党各派的合法平等地位 承认解放区政权及抗日部队 结束国民党的党治 拥护蒋介石的领导地位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 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并公开发表。国共双方 还于1946年1月10日达成了停战协议。
《双十协定》文本
(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2.战后国内形势要求中国和平
40年代中期南方大饥荒, 1945年,张家口青年学生和 坐在路边乞讨的儿童 人民群众参加反内战示威活
2.战后国内形势要求中国和平
4月7日,福建古雷石化爆 6月1日21时30分
燃事故现场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
战后国共两党的行动
★中国共产党提出通过民 主联合政府的途径,建立 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主 张。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集团准备发动反共内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 对华政策,为其发动内战 提供了便利条件。
武昌
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
一是国民党重兵深陷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中原地 区兵力空虚;
二是大别山是个老根据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易 于立足;
三是中原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西扼武汉,东 下南京。三路大军挺进中原,便于战略进攻的展开
(二)夺取全国胜利的口号和行动纲领的制定
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口号
们民族的前途就将被断送。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
我们的任务》,《毛泽东选集》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1245页
毛泽东这 样说的依
据是什么?
我军必须战胜蒋
军进攻,争取和平 前途。—《毛泽东选集》
第4卷,第1186页
1946年的毛泽东
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
(1)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只是暂时的现象,只是临 时起作用的因素;
1947年3月19日,毛 泽东主动撤离延安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战争形势的重大变化
430万
127万
373万 195万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46年
1947年
2、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牵 制
延安
三西
军 配

陈谢 豫陕鄂

孟良崮
大 别
陈粟 豫皖苏 南京

两种命运,两个前途
中国往何处去?
(一)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
但国民党却又表示愿意同中共进行和平谈判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 电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图为毛泽东的回电手稿。
思考:既然蒋介石
集团将武力消灭共产党 及其人民军队作为主要 方针,它为什么还要和 平谈判呢?它谈判的目 的是什么呢?
“假和平、真内战”?
毛泽东起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1947年10月10 日,中国人民解放 军总部发表《中国 人民解放军宣言》, 提出“打倒蒋介石, 解放全中国”的口 号。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战役时间 作战部队
指挥员 歼敌人数 解放地区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东北解放军 11月
签署《关于停止国内冲 突的命令和声明》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重庆谈判的意义: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 有利于打破蒋介石的独裁统治。
这张照片使多少中国公民在抗 战胜利后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飞返延 安
(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会议达成五项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 政及其奉行的内战政策,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 方针。
政协协议的内容
政府组织问题 和平建国纲领问题 国民大会问题 宪法草案问题 军事问题
周恩来在政协会议上发言
(四)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1945年9月17日,蒋介石向国民 党将领印发的所谓《剿匪手本》
10月13日(双十协定公布第一天), 蒋介石发出杀气腾腾的”剿匪密令 ”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二)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
1949年1月14日,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真正和平,减 少人民痛苦,毛泽东以中共中央主席的名义提出在八项条 件基础上可以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①惩办战争罪犯; ②废除伪宪法; ③废除伪法院; ④依据民主原则改编一切反动军队; ⑤没收官僚资本; ⑥改革土地制度; ⑦废除卖国条约; ⑧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政协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 府,接收国民党政府及其所属各级政府的一切权利。
淮海战役,民兵积极支前 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
(二)推翻南京国民党政权
1949年元旦, 蒋介石发出“求 和”声明,4月2 日双方在北平举 行最后和谈
蒋介石要求“和谈” 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是虚假的求和,就像1946那次重庆 谈判一样,是为了自己争取时间,让 国军稍作休整,并且还幻想美国会直 接干预
——《蒋总统集》,台湾“国防研 究院”印行,第1558页。转引自金冲及 主编:《毛泽东传》,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6年版,第775—776页
1946年的蒋介石
(二)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