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靠性与相关性原则的思考运用

可靠性与相关性原则的思考运用

摘要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两大质量特征,二者的权衡得到的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最有用的信息。

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某些层面上是统一的,而在另一些方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对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相关者的增加,准则制定机构不得不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取舍,以决定企业应该选择哪些信息以何种方式对外披露。

而要有利做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保证。

因此,在决策有用论下,相关性与可靠性均为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是基础、是前提,是会计信息的第一质量特征,着力提出了若干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政策性意见。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相关性的概念及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相关性的概念及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相关性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相关性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如何理解会计的相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可靠性的概念及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可靠性的概念及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可靠性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可靠性的内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如何理解会计的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辩证统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内在联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两者相互依存,并为前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相关性和可靠性与其他质量特征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公允性、充分披露与可靠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重要性与相关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关于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权衡的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导致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具体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5.2信息使用者所处环境的不同和变化导致对可靠性和相关性的权衡更加具体和多变..............................................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形成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司如何有效地转移到有用的信息,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规范会计信息质量也提上日程。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排列顺序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重要凸现可见一斑。

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中,在国际上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关键质量特征已经达成共识,我国最新会计准则也呈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即使如此,可靠性和相关性却并不总是一致的,即在某种情形下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会降低信息可靠性,反之亦然。

因此当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运用到我国所形成的影响是研究该问题的难点。

同时,这两个因素在会计事务中的影响是深远的,会计信息的来源必须是真实有效的,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公司的决策。

相关性与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两个质量特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共同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服务,必须兼顾。

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根据之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保证使用者做出准确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

从研究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联系我国的会计现状,就我国目前的会计现状来看,可靠性问题更加突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理解和概念,更迫切需要解决,但绝不能因此忽视了相关性的重要。

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谁更重要的判断,会直接影响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等。

所以,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具有导向性的问题。

1.相关性的概念及内涵1.1相关性的概念及内涵1.1.1相关性的概念相关性由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特征构成。

相关性中的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可以增强决策者对未来事项的预测能力; 反馈价值是指通过反馈的历史信息和期望值的比较, 以其差别证实或改变期望值; 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提供、披露及时, 它在信息失去对决策有用之前, 应被决策者所拥有, 相关的信息若提供不及时, 便会对决策毫无用处。

当然,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还会受到其性质和重要性的影响。

1.1.2相关性的内涵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具体来说, 会计信息必须符合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符合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需要, 满足企业内部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1.2如何理解会计的相关性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

会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具有价值。

关键是看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是否相关。

是否有助于决策或者提高决策水平。

相关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有助于使用者评价企业过去的决策,证实或者修正过去的有关预测,因而具有反馈价值。

相关的会计信息还应当具有预测价值有助于使用者根据财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例如,区分收入和利得、费用和损失,区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以及适度引入公允价值等,都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进而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2.可靠性的概念及内涵2.1可靠性的概念及内涵2.1.1可靠性的概念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的识别,测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计量和确认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这我们可以理解为,只有当会计信息真实地反映了其所要反映的内容,正确地表述了实际经济活动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说明是可靠的。

2.1.2可靠性的内涵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也不仅仅是会计数据本身的真实、可靠, 还包含了经由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分析综合、加工汇总后在会计报表上呈现的数据的可靠性。

同时, 现行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给予会计人员做出一定的估计、判断并对不同的会计政策进行选择的权力。

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只能是相对的, 并不是绝对的可靠。

2.2如何理解会计的可靠性会计信息要有用,必须以可靠为基础。

如果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可靠,就会给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甚至带来损失。

可靠性具有两项基本要素:一是可验证性,即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实际发生经济业务为基础。

以取得合法业务凭证为依据,不得根据虚构的、没有发生的或者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二是充分披露,即在符合重要性和成本效益总原则的前提下,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使与使用者决策相关的有用信息都应当充分披露。

3.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辩证统一3.1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内在联系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有很多共同点。

首先,会计信息的主要质量特征由它们共同构成。

作为有用会计信息的基本质量特征, 可靠性和相关性共同作用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单方面强调其中任何一方, 都会损害其信息的有用性。

信息若不与决策相关, 即使相当可靠也毫无意义; 然而非常相关的信息如果不可靠, 没有可靠性保证, 亦会降低其相关性, 误导甚至有害决策。

其次, 可靠性与相关性都是从信息使用者角度提出的。

可靠性是信息使用者能对会计信息充分信任而放心使用,而相关性回答信息使用者需要什么信息。

再次,可靠性与相关性都要受成本效益原则、重要性原则的制约。

总而言之,会计信息在可靠性前提下尽量做到相关性,为满足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也就是说,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需要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需要。

但是,相关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二者之间并不矛盾,不应将二者对立起来。

3.2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相关性与可靠性并不是总在一个方向上有影响作用,有的信息相关性很强但是根据现有条件无法确认其有关因素,有的信息可靠性很强但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利害关系很弱。

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过程中;可靠性受到相关性的影响,从原始凭证到账簿,会计人员会根据自身对于相关性的主观判断而对原始凭证给予不同程度的重视,同时影响对折旧、减值准备等折旧的预测和估计。

对相关性判断标准不同,对相同会计信息处理的结果就会有差别,因此而呈现的经济活动和面貌与其真实情况之间就会产生距离。

另一方面过分追求相关性对可靠性造成损害;及时性是相关性的灵魂,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中,及时的获取信息,迅速的做出反应成为经济活动中致胜的重要条件,再相关的信息如果失去时效性,对于决策者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为了及时捕获信息,企业积易在未获取客观、可验证的数据之前就进行会计处理,其中预测、估计的成分必然会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损害。

3.3两者相互依存,并为前提相关性和可靠性并非总在同一方向上影响有用性,但又必须尽可能同一于决策有用性的目标之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