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宜兴市场调查环境篇

宜兴市场调查环境篇

环境篇一、宜兴大环境综述宜兴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江三角洲,江苏省南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沪宁杭三角中心,是太湖风景区的重点旅游城市。

宜兴东濒太湖,西邻溧阳,南交浙江长兴,北接武进,西北、西南分别与金坛和安徽广德毗连。

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有14个镇、4个街道(园、—区)和5个市属场圃,下设259个行政村、9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06.05万人。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

1、行政区划全市总面积2039平方公里,共有106.05万人。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1月撤县建市。

14个镇:张渚镇: 面积175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

常住人口7.5万西渚镇: 面积6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8万。

太华镇: 面积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5万。

徐舍镇: 面积7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568万。

官林镇: 面积104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2万亩,常住人口7.2万.杨巷镇: 面积86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4万亩,常住人口4.9万。

新建镇: 面积44.3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1.55万亩。

常住人口2.6万。

和桥镇: 面积96.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3.2万亩,常住人口6.921万。

高塍镇: 区域面积109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58064人。

万石镇: 面积4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8万亩,常住人口2.6万。

周铁镇: 面积7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5万亩,常住人口5.8万。

芳桥镇:面积47.81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0.9万亩,常住人口3万。

丁蜀镇:区域面积205平方千米,辖28个行政村、18个社区,户籍人口149650人。

大浦镇:面积45.5平方千米,水面面积0.6万亩,常住人口3.4万。

4个街道:新街街道:区域面积69平方千米,辖11个社区、7个行政村,人口2.9万人。

新庄街道:区域面积42.83平方千米,辖7个行政村、3个社区,户籍人口33626人。

屺亭街道: 区域面积71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4个社区,人口6.07万人。

宜城街道: 辖区面积 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6万。

2、气候环境宜兴市位于北纬31°07’--31°37’-,东经119°31--120°03’。

东濒太湖,东南邻浙江长兴,西南界安徽广德,西接溧阳,西北毗连金坛,北面与武进相傍,滆湖镶嵌其间。

年末耕地99.14万亩。

地势南高北低。

南部为丘陵山区,北部为平原区;东部为太湖渎区,西部为低洼圩区。

宜兴市全年温暖湿润。

热量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5.7oC夏季最热月平均气温28.3oC。

年平均无霜期240多天,生长期可达250天左右,积温5418oC,日照较足,7-8月日照时数最多。

农作物一年可2-3熟。

降水丰沛,全年有雨,年平均雨日136.6天,年平均降水量1177毫米,春夏雨水集中。

地面水、地下水丰富。

3、交通概况宜兴地处沪、宁、杭三大城市等距离中心:东邻上海180公里,西接南京158公里,南望杭州170公里。

随着新长铁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芜申运河的建成,宜兴成为华东地区水陆交通重镇。

宜兴有着便捷的交通和先进的通讯设施。

境内公路纵横,水网密布。

宁杭国道穿境而过,锡宜、常宜、宜金等公路设施齐全,路面宽敞,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207公里。

荆溪、宜漕等河横穿东西,武宜运河、蠡河等纵贯南北,全市航道里程592公里。

宜兴于1990年8月在江苏省县(市)级中首家开通程控电话和农话光缆。

全市年末固定电话33.93万部,小灵通(含大灵通)用户21.74万户,移动电话总数73.5万部。

4、综合经济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 680.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14亿元,增长5.8%,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2.39亿元,增长11.0%,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66.15亿元,增长13.5%,比上年上升2.3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比重为4.7:56.2:39.1,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627元,比上年增长12.8%,按年末汇率折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00美元,达9318美元。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762元,比上年增长11.8%,按年末汇率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7874美元。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比上年上升一位,跃居全国第6位。

市场物价低位运行。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99.0,涨幅比上年回落5.1个百分点。

全年CPI走势呈现较为平坦的“V”形态势,年内1-7月份同比价格指数逐步下行探底,此后同比逐月回升且增速逐月加快。

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二升六降”格局: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分别累计上涨0.4%和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烟酒及用品、衣着、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类分别累计下降0.3%、0.8%、4%、1.9%、0.3%和2.7%。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7.56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0.31亿元,增长83.4%;第二产业投资178.08亿元,增长18.4%;第三产业投资109.17亿元,增长38.3%。

民营经济完成投资167.50亿元,增长13.0%,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8.2%;其中私营个体完成投资108.77亿元,增长9.2%。

消费市场持续走旺。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9%,总量在全省县(市)中继续保持第三。

城乡市场协同发展。

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3.52亿元,增长19.9%;农村消费品零售额126.36亿元,增长18%。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零售额209.18亿元,增长19.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36.69亿元,增长19.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61.4%,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9.8%,金银珠宝类增长10.8%,家俱类增长11.5%。

市场贸易繁荣活跃。

2009年,全市共有贸易市场74家,贸易市场成交额22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亿元以上贸易市场由10家增至14家,成交额181.71亿元,增长39.3%。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

全市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5.02亿元,增长18.1%。

全年财政总支出70.58亿元,增长44.8%;一般预算支出48.7亿元,增长39.1%。

其中全年民生支出5.38亿,比上年增长39.4%。

存贷款规模快速扩大。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903.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92亿元,增长41.7%;其中储蓄存款440.97亿元,增长22.3%。

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666.9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8.58亿元,增长48.7%;其中短期贷款384.64亿元,中长期贷款213.03亿元,分别增长38.9%和76.5%。

人口总量小幅增长。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07.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49万人,乡村人口50.69万人。

总户数37.96万户,平均每户家庭人口2.8人。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9万人,城市化率为55.88%。

全年出生人口6952人,出生率为6.50‰;死亡人口7991人,死亡率为7.4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7‰。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01元,比上年增长11.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230元,比上年增长10.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02元,比上年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8519元,比上年增长15.3%。

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34613元,比上年增长20.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4.9平方米。

5、产业概况建筑业保持快速发展。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3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2009年建设工程项目中,参建国家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银奖5项;获国家钢结构工程金奖13项、建国六十周年百项经典精品工程8项;获江苏省扬子杯奖15项、无锡市太湖杯奖10项。

6.宜兴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期限近期:2008—2013年;远期:2014—2020年;远景:展望50年。

区域功能定位:苏、浙、皖交界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华东地区的生态旅游城市、商品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陶瓷产业区、环保产业生产和服务基地。

城市发展方向:宜城:东进、北扩、西优、南控丁蜀:内部整合,集聚发展城镇空间组织:市域形成一片一轴的发展格局。

其中,“一片”为东部中心片区;“一轴”为西部官林—徐舍—张渚—太华城镇发展轴。

市区形成“一核三组团”的空间结构形态。

其中,“一核”为以龙背山、东氿公园为绿核;“三组”团为宜城、丁蜀、滨湖新城。

城市功能分区:宜城宜城区:包括宜城旧城区和城东新区,全市商业、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宜城的主要生活用地。

东山区:行政办公区。

环科园:国家级环保科技工业园,集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以精细化工、高科技产业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化工业区。

专业市场区:以建筑材料、装潢材料、金属材料市场、汽车交易市场、化工交易市场为主要特色的专业市场区丁蜀陶瓷产业园:以绿色陶瓷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园区。

丁蜀区:丁蜀城区主要生活性用地。

站前区:以对外交通、陶瓷交易和以新型材料、轻工等二类工业为特色的城市新发展区。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高速公路:规划3条规划3条高速公路: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和常宜高速公路(暂定名)。

快速轨道交通:平行宁杭高速公路建设宁杭城际铁路,在宜兴城区段采用全线高架形式。

市场篇房产市场概述在国家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宜兴房地产市场呈现较为平淡的运行态势。

市场篇内容:1、房产市场综述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在建量增多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4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77.9%,无论是从绝对数值还是相对比例上看,增长的量都是相当大的,是近年来开发投资量最大的半年,而其中属于二季度完成的投资量就有12.67亿元。

这一比较说明,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加的量主要集中在二季度,反映出近四年来,宜兴房地产开发投资一直维持的平稳状态,从上半年起有所改变,表现出一种增加的趋势。

这种趋势,对改善宜兴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供售状况,将是有益的。

另外,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看,上半年为160.33亿元,与近年来同期相比,有较明显的增长,反映出全市经济向好的发展态势,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也顺应了这一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