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价分析
• 各有关职能科室负责提供有害 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 划的资料,参与评价和风险控 制。
•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 并将结果总报安监科。
• 各车间、班组严格落实辨识出 来的风险控制防范措施,努力 做到一切事故皆预防。
• 工作程序
• 资料准备 • 技术设备科负责按照安全
违反法律、法规 >50 和标准
死亡
部分装置(>2套) 省内重要影响 或整个公司停工
停产
4
潜在违反法规和 >25 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
两套装置停工或 设备停工
行业内及市区范 围内影响
3
不符合上级公司 >10 或行业安全方针
截肢、骨折、听 力丧失、慢性病
一套装置停工或 设备停工
公司及周边区域
制度规定
2
不符合公司安全 <10 操作规程规定
7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 、企业周围环境; 9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 职责
• 公司生产厂长负责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组 织领导工作。
• 安监科负责组织公司相关部门 进行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 险控制的策划;负责对公司所 有的危害进行确认、汇总、校 订,并确认风险等级。
• 范围
• 本制度适应用于公司所有生产 经营环境、产品、服务的全过 程。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
1、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 行等阶段;
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
程;
6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 安全防护用品;
轻微受伤,间歇 不舒服
受影响不大,几 乎停工
公司范围内
1
完全符合
无损失
无伤亡
没有停工
形象没有受损
•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度 20-25 15-16 9-12 4-8 <4
等级 巨大风险 重大风险 中等 可接受 轻微或可忽略的风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实施期限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 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 行评估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 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 或在异常情况下发生过类似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检测,或在现场有防 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危险事故或事件。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健康、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 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企业风险评价
• 目的 • 范围 • 职责 • 工作程序 • 奖罚制度
• 目的
• 为辨识与评价公司生产过程、 活动和服务中能控制和施加影 响的危害,评价确定出重大风 险,实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 险控制措施,实施管理关口前 移,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 控制风险,遏制事故,避免人 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 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事故的发 生,特制定本制度。
立即整改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 立即或近期整改 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 测量及评估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 规程、作业规程、加强培训 及沟通
2年内治理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
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须保 存记录
• 确定重大风险及可能控制措施
• 安监科依据评价方法组织各单位人员对风险 经行评价,确定重大风险,编制重大风险清 单。
• 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调查表包括下列内容:作业活动、风险和可能导致的事 故、涉及的相关方、评价的方法、风险级别、控制措施。
• 危害辨识要充分正常状态、非正常状态、紧急状态三种。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时态及六种危害因素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行为性 及其他等,着重考虑以下方面。
• 存在可能发生释放的能量(或能量载体)和危害物质。 • 存在导致能量和危险物质保护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导致物的故
标准化运行体系要求提供 工艺流程图、“三同时” 资料,监测数据等有关资 料和供水、电、气(汽) 网络图。 • 安监科负责提供危险化学 品清单、适应的法律法规 及其他要求清单。 • 供、销部门负责提供承包 商、供应商、合同方的有 关资料 。 • 安监科负责统一收集汇总。
• 危害辨识
• 辨识方法 • 危害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工作危
• 风险等级划分采取工作危害分 3 析法经行评价
• 企业制定的评价准则包括事件 2 发生的可能性L和后果的严重性 S及风险度R。事故的发生可能 1 性可参照表
标准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检测、保护、控制,或危害的发生不 能被发现(没有检测监控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 此类事故或事件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做过任 何检测,或在现场没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 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害分析法主要内容是: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 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 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
•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分析人员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 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 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 成顺序编织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主要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 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障、人的失误和环境条件的变化。 • 曾经发生的伤害、事故及职业病、财产损失、其他等
• 风险评价
• 风险评价要考虑以下内容:发 等级 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 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次程度; 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 5 果;与法律法规及其他的符合 情况;相关合理抱怨和要求, 4 曾经发生事故而采取的有效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控制措施;直接观察可导 致事故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 可能性L又与事故发生的频率和现有的预防、检测、控制措施有关。现有控制措施到
位,并处于良好状态,则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等级数字越大,事件发生大的可 能性越大事件发生后,结果的严重性可参照表来制定。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
法律、法规其他 要求
财产损失(万元) 人员伤亡情况
停工情况
公司形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