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单元就是以热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深入浅出的科学说明文,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篇篇课文都引人入胜,就连“语文园地”也让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阅读科学动脑的短文、展示查阅的科学资料。
这样的意图,就是要在识字、读书的同时,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引发孩子们研究、探索的欲望,既动口又动手,走出教室,走出校门,扩展自己的视野。
教学目标:1、认识56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启发的句子。
3、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蕴含的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4、学习主人公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
教学重点:培养识字兴趣,认识50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善于思考,勤于动手。
养成爱科学、发现科学的情趣。
教学课时:《数星星的孩子》 2课时《爱迪生救妈妈》 2课时《恐龙的灭绝》 2课时《阿德的梦》 2课时语文园地八 4课时29、《数星星的孩子》教材分析《数星星的孩子》是一篇记叙文,讲的是我国汉朝的天文学家张衡小时候爱好天文,细心观察天文现象的故事。
课文先讲有个孩子坐在院子里数星星;接着写这个孩子发现了星星的一些运行规律;然后具体写了爷爷告诉他关于北斗七星的知识,他为了验证爷爷的话,一夜未睡;最后讲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它告诉我们成年的成就与童年的爱好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1、会认读本课生字14个,认识一个多音字“重”,并会用生字口头组词。
能力目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回答文后问题。
3、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1、会读本课1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课1、同学们,你们数过星星吗?你们都认识什么星?请大家说说自己都认识哪些星星。
2、板书课题:数星星的孩子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教师巡视)2、同桌读课文,解决生字。
3、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4、小组读课文,互评。
5、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6、检查生字(1)师出示田字格中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并指名读文中带生字的句子。
(2)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扩词。
(3)游戏“猜字”。
三、巩固练习1、读课文(指名读,齐读)2、同桌互相指读生字(教师巡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目标:1、能规范书写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感悟星空的神奇、美丽。
情感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天文的感情,激发探索星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正确书写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学习的内容1、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并口头组词,齐读。
2、指名读课文(中差生)集体评议。
二、学写生字用小黑板出示田字格中生字1、同桌互相指认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字。
4、集体交流自己是怎样写的。
5、选最难写的字,集体交流写法。
6、师重点指导:“坐、直、先”三个字。
7、学生书写生字(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8、小组展示学生作品并互评,评选《小小书法家》。
9、听写生字。
教学反思:30、《恐龙的灭绝》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
全文以科学家们关于“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
本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逼真,内容层次清晰,集中反映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
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等词语。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重难点:能在正确、流利的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课件或挂图出示恐龙)。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2、观察感知:教师准备恐龙的动物模型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这里有许多动物的模型图片,我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谁能快速答出这是什么动物的模型?在学生抢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对恐龙的了解。
二、初读:1、自由读文。
边读边画,自主识字。
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识字。
2、师生交流,理解字词。
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及时正音并点拨“庞大、躲避、枯萎、哺乳动物”的意思,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3、互读课文。
重点交流朗读中的重点,师生共同练读评议。
4、交流在读书中了解到的信息。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三、朗读1、指导默读课文,边读边标画。
想想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哪些内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默读方法:不出声,不指读。
)2、学生边默读边动笔圈画,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读书。
3、读书汇报。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
及时评价学生读书情况。
四、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亡、肉、耐、类”。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记忆方法。
3、学生认为难的字,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互相点评,展示佳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1、出示生字卡片,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字词。
指读、扩词、听写相结合。
2、指读课文,共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二、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谜、传染、严寒”。
2、指导书写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三、研读1、自由读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在写恐龙灭绝的说法?2、在课文2、3、4自然段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自由结组学习。
思考: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段落?如果让你根据自己所学的内容,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你怎样才能表达清楚?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
教师应鼓励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汇报读书情况。
如:有感情地朗读、复述、转换身份的介绍或演讲、组内扮演采访等方式。
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针对同学的汇报,互动评价或质疑。
4、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有感情地读文。
四、拓展1、恐龙灭绝的说法只有书上这五种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除了这些原因以外,结合你收集的资料,想像一下还可能有哪些原因呢?2、你还想了解其他关于恐龙方面的知识吗?大家互相交流收集的资料。
课后办一次“恐龙世界”的展览。
3、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的感受?教学反思:31、爱迪生救妈妈教材简析《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在切除阑尾炎手术时,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聪明的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救了妈妈的命。
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读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
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请一生读)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
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6.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屏幕出示注音的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2)检查词语(加点的是生字)(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表扬鼓励发言好的学生,同时及时指正语言不规范,表达不顺畅的毛病)2.课文里也有一句是医生夸爱迪生的话,老师把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放到了屏幕上。
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①学生读句②给“多亏”换个意思相近的词(幸亏)③小结:孩子们刚才我们读了课文,初步知道了爱迪生靠聪明救了妈妈(板书:聪明)谁能用夸奖的语气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过渡: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是在写爱迪生救妈妈的?请先在这个自然段前面用“☆”表示,然后捧起书读一读。
1.出示文本,请一生读。
2.大家再静静地认真地读一读这个自然段,用“”划出写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学生交流,教师指点,屏幕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1)指名读再男生、女生分别朗读句子。
(2)(出示课文插图)看图说话。
(指导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用上学过的词语“一溜烟似的、捧着、明晃晃、亮堂”等词)(3)指导读好这几句话。
3.师生合作读课文。
师引读:在爱迪生七岁那一年,他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在家里做手术。
可是,家里的光线太暗了。
正当大家急得团团转时,爱迪生他怎么做——4.学习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
(屏幕出示句子)爸爸见了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
不信您瞧!”(1)师引导:谁能抓住“斥责、委屈”这两个词语来当当爸爸和爱迪生读好这个对话呢?(2)通过说话来理解“恍然大悟”一词。
爸爸恍然大悟,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对爱迪生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时用上文本中词语,如“斥责、委屈”等词)5.师小结:是的,正因为这样做,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所以医生对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再次出示句子,指导读好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