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优质教案(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优质教案(4页)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外交部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主张》||,通过这一事件||,表明了当今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

那么||,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呢?由此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内容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的建交原则: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新中国都愿意与他们建立外交关系||。

这是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最明确表示||。

在同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毛泽东的声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为新中国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讲授新课】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新中国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展示《二战后世界形势图》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学生看书后回答||。

1)国际背景:“二战”使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表现主要是:(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重伤;(2)社会主义形成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成社会主义阵营;(3)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4)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

这一时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最主要的成就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二战后||,因为整个世界日益形成“两大阵营”的格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

最主要的成就是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建立了新中国||。

【过渡】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该制定什么样的外交政策||,书写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呢?2)国内形势:历史:新中国是在半殖民地的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而且在华有特权和不正当势力;现实: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

新中国外交的目的:巩固政权、保卫和平;捍卫主权、打破封锁||。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内容问题: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具体实施中采取了哪些政策?学生看书后归纳出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基本方针、含义及意义||。

课件展示完成表格“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提问:从建国初期外交方针来看它着重解决了外交上面临的哪些问题?反映了新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着重解决了如何建立自己的外交关系问题、如何对待旧中国外交和美国及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问题、如何对待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反映了新中国在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合作探究】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3)从目的看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出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

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

【过渡】在这一外交方针的指导下||,建国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在建国的第一年里||,人民政府在正确外交方针指引下同苏联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先是苏联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中国派王稼祥为首任驻苏大使.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

尤其是和苏联的建交||,是新中国初期外交工作的重要成就||。

1950年初||,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毛泽东和斯大林两位伟人为中苏邦交做出了重大贡献||。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和封锁的政策||。

新中国正是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课件展示: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过渡】新中国在一边倒的同时||,为了与新兴的民族国家建立外交关系||,需要一种超越意识形态、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关系的原则||。

这就是下一个问题: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发展与印度、缅甸等近邻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提问: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怎样提出的?其内容是什么?各项原则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作补充||。

周总理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深化问题:作为新时代的公民||,你认为国与国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强调:建立在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

举例:比如日本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违背了这一原则的那一条?(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问: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为什么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学生思考后||,教师概括指出:这是因为||,唯有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国家关系最可靠||,最有生命力||,最能促进国际局势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能和睦相处||,违背这些原则||,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会发生尖锐对抗||。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过渡】新中国步入50年代取得的最主要的外交成就是什么?(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就是课本上的第三个问题:步入世界外交舞台3.日内瓦会议(1954年)课件展示《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1)背景(2)目的(3)内容(4)意义(5)特点自二战以来||,虽然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地提高||,可是||,在国际社会中很多重要外交活动机会都被台湾所占据||。

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我国在50年代中期外交方面取得的新成就之一||,在这次会议上||,新中国不仅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施展了杰出的外交才能||,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终于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战||,结束了法国在这地区多年的殖民战争||,日内瓦会议是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里程碑||。

日内瓦会议阻止了美国企图直接干涉印度支那的计划||,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布署||。

中国代表团对协议的达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显示了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过渡】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加强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也努力发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下面我们来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上得第四个成就:参加万隆会议4.万隆会议(1955年)(1)背景(2)内容(3)特点(4)求同存异方针【课件展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补充发言什么作用?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国际会议||。

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万隆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许多亚非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会后这种团结一致、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本课小结】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方针: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成就: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在会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

【课后研讨】课件展示:《周恩来传》上的一段话||,旧中国的外交(课本前言部分)1、新中国和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概括总结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认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社会制度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