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简答与论述1、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什么作用?(1)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到科学与人(2)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提供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4)有助于高校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2、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有什么影响?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②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③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3、简述教师角色的构成(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中心角色);(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4、简述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
民主型领导方式最为理想。
(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具有学生中心教学风格的老师,强调学生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强调让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评议学习效果,自己则是一个不直接出面的领导者。
具有教师中心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出面指导学生。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它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容易取得教师所期望的效果。
反之,学生会以一种消沉的态度来对待教师,不理会或拒绝教师的要求。
这种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成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
5、简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构成(1)计划性与准备性(2)课堂教学的组织性(3)教材呈现的水平与意识(4)沟通性(5)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6)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7)职业发展性6、试述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1)角色改变技术。
目的是让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其参加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地实现角色的改变(2)教学反馈技术。
目的是使教师对自己教学各环节有一个准确而客观的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是教师形成教学监控能力的基础。
(3)现场指导技术。
帮助教师针对不同教学情景,选用最佳的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终能使教师达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有效调节和校正。
1、简述气质典型的类型及其特点(1)胆汁质: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意志坚强;脾气躁,不稳重,好挑衅;勇敢,乐于助人;思维敏捷,但准确性差。
他们的心理活动的明显特点是兴奋性搞,不均衡,带有迅速而突发的色彩。
(2)多血质:这种人的行为有很高的反应性,他们容易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具有高度可塑性。
他们给人以活泼热情,充满朝气,善于合作的印象。
但他们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很难适应要求耐心细致的平凡而持久的工作。
这种人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3)粘液质:缄默而陈静,由于神经过程平静而灵活性底,反应比较缓慢。
这种人常常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注意稳定且难转移,不足之处是有些固执冷淡,不够灵活,因而显得因循守旧,不易合作。
(4)抑郁质:这种人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
他们反应缓慢,动作迟钝,缺乏生气,不爱交际。
他们的主动性差,在困难面前常常优柔寡断,面对危险常常恐惧畏缩。
这种人很少在外表上表现自己的情感,而内息体验则相当强烈。
具有这种气质类型的人往往富于想象,善于体察他人情绪,对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完成任务的坚韧精神。
2、大学生的气质教育(1)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2)根据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3、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气质的特点进行教育。
(1)偏于多血质的学生,要防止其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移的弱点。
要求他们学习中认真细致,刻苦努力,在激起他们多种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中心兴趣;再具体活动中,要求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满腔热情,善于思维等个性品质。
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强度,但又要耐心细致,尤其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
(2)偏于粘液质的学生,往往在集体中“默默无闻”而被忽视。
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生活活泼、机敏地完成活动任务。
具有这一气质类型的学生,比较安静勤勉,且不妨碍他人,但要注意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可能发生的淡漠和萎靡不振。
(3)偏于胆汁质的学生,要防止和克服粗鲁、任性、高傲等个性特点,着重发展其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和主动的个性品质。
要求他们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镇静而从容不迫。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达到自制的待人态度。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不可急躁粗暴,而应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努力抑制他们的激动状态。
(4)偏于抑制质的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倾向。
但在集体的有爱和教师的关怀下,又能充分表现出细致、委婉、坚定、富于同情心等优良品质。
教师对他们赢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
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优良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嘉许、奖励等,批评时“点到为止”;要创造条件安排他们从事有一定困难,需要与他人交往和配合工作,以鼓励、锻炼他们的勇气。
4、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性格的特点进行教育?(附:大学生性格的培养与教育)(1)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因人施教。
例如,对于独立性强,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就不宜让他们经常参加讨论,而应给他们独立作业的机会;对于情绪激动、易冲动的学生,给他们讲解时应细致,并注意培养他们镇静、谨慎的品质。
为了适应学生的人格差异,可以采取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特征相近的学生结合在一起。
这种分组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小组成员。
这样便于教师指导,也有利于学生共同学习、讨论。
(2)注重独生子女的特殊性,健全他们的品格。
(3)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性格。
(4)通过榜样的作用培养性格。
5、大学生应具备哪些能力?(1)自学能力(2)表达能力,包括口头、文字、图标以及数理计算等方面的表情达意能力(3)操作能力(4)适应能力,包括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5)创造能力6、试述如何根据大学生能力的差异进行教育培养(1)针对大学生的能力类型差异,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
教师对大学生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可归纳为:a、教授掌握知识嗯哼技能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对能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b、实践对能力特别对特殊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c、勤奋是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是大学生能力发展的内因。
(2)针对大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在教学方法上要因人施教。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意中等程度的学生。
心理学家设计了许多新的适应学生智力差异的教学方式,掌握学习、个别指示教学和个人化教学系统、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其中的教学方式。
7、简述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1)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环境中某些要素的偏爱。
(2)学习风格的社会要素,体现在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形式上(如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竞争与合作等)(3)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
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方面8、简述适应学习风格差异的教学含义。
(1)适应学习风格的教学首先必须全面分析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这是进行适应学生学习风格教学的前提。
(2)然后,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异,对学习风格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3)最后,教师要根据学习风格的类型和要素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a、扬长策略b、补短策略1、简述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1)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自学是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尤其到了高年级,自学就成了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此外,大学生还要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实践活动,协助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听取专家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到图书馆查阅文献等等。
(2)学习过程的阶段性。
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大体可分为: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可阶段、专业课阶段、毕业设计或毕业(实习)阶段。
每个阶段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自身健康、全面发展所必需的。
(3)学习内容的特殊性。
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泛性、专业性、争议性和高层次性。
(4)学习组织的主体性。
大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相对的选择性。
2、简述学习的类型。
(1)我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潘菽从学校教育的实际出发,按照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分为4类:知识的学习;技能和熟练的学习;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学习;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冯忠良教授把学习分为三种类型: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2)加涅根据学习的情景、学习的水平,由简单到复杂把学习分为8种类型:信号的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或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加涅在早期八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是五种学习类型,分别是:a.智力技能,表现为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学校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的语言技能到高级的专业技能。
b.认知策略,表现为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c.言语信息,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
d.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e.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3)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3、简述加涅学习过程的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
在教育和教学情境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
为了使学生形成理想的期望,在学生实际获得某种知识技能之前,应先作出安排使学生达到某种目标,以便向学生表明他们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2)领会阶段。
学习的领会阶段包括学习者对刺激的注意和知觉。
(3)获得阶段。
指学习者对信息加工处理过程,即编码并存储在大脑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这个阶段。
(4)保持阶段。
把编码的信息保存起来,这个阶段强调对经过编码存储的知识进行巩固、增强和保持。
(5)回忆阶段。
把学习的东西恢复出来,用信息加工理论来说,就是检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