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管理环境

第3章 管理环境

一、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是组织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各种影响因 素的总和。它是不以组织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组织 的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影响因素。组织的外部环 境主要包括一般外部环境和任务环境。 (一)一般外部环境
1.政治环境
2.经济环境 3.社会文化环境 4.科技环境 5.自然环境
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
政治形势 恐怖活 动发生
机会
扭转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
劣势 防御型战略 多种战略经营
优势
威胁
图2 SWOT 分析图Fra bibliotek第四节 互联网环境与管理变革
一、 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
(一)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网(Internet)又称因特网,即广域网、城域 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 算机网络,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 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 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 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
(二)所有者 所有者对公司的资产享有法定权利。公司的所有者可以 是个人,也可以是股东的联合。 (三)董事会 公司通常会有董事会,或从公司股东中选出一些代表全体 股东利益的个人。董事会有监督公司整体管理情况的责任,然 而它并不参与公司的运行。 (四)雇员 雇员是内部环境中的另一力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 以把一般外部环境中社会文化力量的两个维度(即人口因素 和价值观)作为分析雇员的关键因素的一种方式。 内部环境力量与外部环境力量并不必然是矛盾的,他们可能会相辅 相成。
(二)管理模式的变革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为基 础的知识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它的发展直接带来了企业经 营与管理环境的巨大变化,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环境的变化将 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推动着企业管理的不断创新。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企业管理已经从物品生产的管理逐 步转移到以知识为基础的管理模式上来。 (三)管理方式的变革 在互联网应用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经营的内外部 环境的前景充满着不确定因素。企业管理的重点已从内部控 制性管理转向了外部适应性管理,要素效率不再成为企业追 求的惟一目标。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手 段来重新设计企业内部组织和企业之间的界面关系,充分关 注企业的顾客资本以及客户关系管理,这些课题都对企业管 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政治关 键因素
我国与其他国 家的关系 外交状况
反托拉斯法
利率
汇率
货币政策 经济关键因素
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
失业率
储蓄率
税率
社会文化环境
居民教育程度
居民宗教信仰
包括
居民风俗习惯
居民价值观念
文化传统 对工作 价值观
人口数量 及结构
消费习惯
社会文化 关键因素 生活方式
受教育 程度
宗教信仰
技术环境
革命性的发明
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科技应用 新技术 新工艺 新材料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能力 基础工业技术
二、五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 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 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 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 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优势(S)具体包括:有利的竞争态势、充足的财政来 源、良好的企业形象、技术力量、规模经济、产品质量、 市场份额、成本优势、广告攻势等; 弱势(W)具体包括:设备老化、管理混乱、缺少关 键技术、研究开发落后、资金短缺、经营不善、产品积压、 竞争力差等; 机会(O)具体包括:新产品、新市场、新需求、市场 壁垒解除、竞争对手失误等; 威胁(T)具体包括:新的竞争对手;替代产品增多; 市场紧缩;行业政策变化;经济衰退;客户偏好改变;突 发事件等。 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企 业竞争地位描述,构造SWOT分析图。
6.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有哪些新的变革?请举例说明。
包括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技术变 化速度 技术总 体水平 信息与自动化 技术发展可能 带来生产
产品寿 命周期 新技术与新产 品开发及向市 场转化情况
技术关 键因素
知识产权与 专利保护情况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所处 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条件和资源状况 等自然因素。
(二)任务环境
任务环境是组织生存、兴盛的最直接的外部环 境,它由竞争者、顾客、供应商、战略伙伴、劳动 者以及监管者构成,因此,它对组织影响最大。
各种力量要素:
1.顾客 2.战略伙伴
3.竞争对手
4.替代品 5.监管者 6.劳动者
二、内部环境 组织的内部环境,又称为内部条件或状况,指存在 于组织内部的,对其管理及绩效有直接影响的因素。 (一)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 culture 1.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并且被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 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 维方式的总和。
第三节 组织环境综合分析工具
一、PEST分析
PEST分析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 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所 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 (Economic)、社会(Society)和技术 (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 因素进行分析。
第一节 管理环境概述
一、管理环境的概念
管理环境是存在于一个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组织业绩 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综和。 管理环境是组织生存发 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它存在于组织界限之外,并可能 对管理者的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二、管理环境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不确定性 (三)风险性
第二节 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
2.组织文化的特征
组织文化的特征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如表1所示。
表1 组织文化的特征 特征 客观性 社会性 详细解释 组织文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 是一个组织,在组织中就必然会形成组织文化。
企业作为进行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社会细胞,它需要直 接或间接地依赖其它企业和单位的协作配合。
(二)互联网的特点
1.入网方式的多样性
2.信息技术的集成性
3.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4.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的管理变革 面对互联网与网络经济,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 规则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根本变化,甚 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 必须重新认识管理所面临的环境,研究管理所面临的 机遇和挑战,并对管理加以变革。 (一)管理理念的变革 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互联网阶段以后,新 技术革命对变幻多端的经济环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用,这无形中就加速了新理论的诞生;另一方面,网 络技术的发展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武 器”。网络经济正在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管理变革, 这种变革,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内部组织模式 以及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表3-2 PEST分析图表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税法 国际法 反垄断法律 知识产权法律 取消管制的趋势 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 宏观经济环境(Economic) 国内生产总值 通货膨胀率 财政赤字或盈余 利率 个人储蓄率 贸易赤字或顺差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民族特征 文化传统 价值观念 宗教信仰 教育水平 风俗习惯环境 敏感度就业结构
过去优良文化与现代新文化的融合,本国与国外新文化 的发展融合。 组织文化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但一旦形成后, 就具有稳定性。
融合性 稳定性
3.组织文化的层次
组织文化主要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组织理念,它是组织文化最核心的层面,组织理念是指 组织发展的定位和未来的愿景; 第二,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它是指组织明确的做事原则,也就 是组织要求员工对待客户/对待工作的准则,以及组织对待员工 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态度等内容; 第三,组织的形象与标识,主要包括组织对外的形象、员工工 作时着装、用语等一系列行为形象的规范。
每个组织由于其使命不同,所拥有的资源和所处的环境 不同,相应的组织文化也不同,即任何组织的组织文化 都有其鲜明的个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任何组织都是存在 于某一区域内的,它们必然要受到所在地的民族文化的 影响。
个异性
民族性
继承性
通过文化的继承性,把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结起 来,把组织精神灌输给一代又一代,并且在继承过程中, 要加以选择。
思考题:
1.环境与组织的关系如何?为什么环境研究对于管理十分重要? 2.对一个组织来说,外部一般环境与内部环境哪个更为重要?为什么? 3.组织文化有哪些基本功能?它是如何影响管理实践的? 4.为什么说全球化是一种挡不住的趋势?面对全球化,管理者应如何应对?
5.互联网的应用现状如何?有什么样的应用前景?
第三章 管理环境
环境变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沿用昨是今非的逻辑。 ——彼得德鲁克
• 事物发展的两种原因:内因+外因 • 组织的发展亦然… • 组织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是在内外环 境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不 断成长的。 • 作为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分析组织的内 外因素,把握其变动发展规律,做出正确 决策。
图1 五力模型图
三、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 件,将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 优势(strengths)、劣 势(weaknesses)、 机会(opportunities)、风险 (threat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以寻找制定适合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