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别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

区别消极安乐死和积极安乐死


四、論證C
(四)一般人很難接受殺人和讓人死亡在道德上 沒有差異,理由是混淆兩個問題:
(1)殺人本身是否比讓人死亡還差。 (2)實際殺人的例子是否比實際讓人死亡
的情況更該譴責。
即使(2)是真的,也不意味著(1)是真的, 殺人和讓人死亡的差異在於其它因素。
五、反對者的可能論證Fra bibliotek消極安樂死中,醫生並沒有做任何事,以致 於造成病人的死亡,而積極安樂死則是醫生主 動做了某事。所以前者是病人的病使他致命, 而後者則是醫生殺了病人。
(3)人: a)人對自己的生命觀點會影響生命對他是否 是好的。 b)對人而言,不是活著就是好的,必須達到 一個正常標準,即擁有最小量的基本物。
三、安樂死可否在道德上證成?
(一)兩種反對安樂死的德行:正義和慈善
(1)正義和權利相關,慈善則和他人的善相關。 (2)自由權和請求權(claim-right)的區別。 (3)生存權:有時指的是自由權,最重要的是一
三、論證B
(二)如果唐氏症兒的生命是值得保留,只是多 一個簡單的手術,為何不做?如果這種生 命不值得保留,有沒有腸道阻塞有何差別?
(三)決定嬰兒生死的理由不是腸道是否阻塞, 而是唐氏症。
www.hzdi www.sys /dx/150611/463815 7.ht ml /dx/150630/464760 8.ht ml /dx/150630/464762 2.ht ml /dx/150701/464826 2.ht ml /dx/150701/464828 5.ht ml /dx/150702/464916 3.ht ml /dx/150702/464917 5.ht ml /dx/150703/465003 5.ht ml /dx/151231/475276 6.ht ml /dx/151231/475277 3.ht ml /dx/160101/475308 1.ht ml /dx/160101/475308 2.ht ml /dx/160103/475324 9.ht ml /dx/160103/475325 0.ht ml /dx/160104/475345 3.ht ml /dx/160104/475345 9.ht ml /dx/160107/475560 0.ht ml /dx/160108/475601 0.ht ml /dx/160109/475628 1.ht ml /dx/160109/475628 3.ht ml /dx/160112/475776 8.ht ml

/dx http://www.tuloutours.c om/
四、論證C
論證C:殺人和讓人死亡的道德差異,可否支 持積極和消極安樂死的區分?
(一)一般認為殺人比讓人死亡在道德上較為嚴 重,所以消極安樂死可以被允許,但是為了個 人利益,Smith和Jones唯一的差別是,前者殺 了其表弟,而後者見其表弟溺水而不救,這兩 者的道德評價有差別嗎?
(一)生命通常是好的,但實際情形是:生命和 善的聯結是偶然的
(二)生命和善如何聯結:
(1)三種錯誤的理由: a)善惡均衡決定生命是否對某人是好的; b)經驗本身就是善的; c)人有生存欲望,所以生命就是好的
二、死亡如何可能是為一個人著想?
(2)先考慮植物和動物:對植物而言,維生就是 有利;對動物則比較複雜,涉及健康和維持 生命,但痛苦不是動物的正常生活,所以如 果動物的生命是受折磨的,拯救它的生命, 並不是為它好。
組請求權,主要是免於威脅生命之干擾的權 利。生存權包括不干涉和服務的權利。
三、安樂死可否在道德上證成?
(二)生存權利安樂死的關係:
(1)生存權可能排除安樂死,因為一個人擁有權 利和為他好之間,並沒有直接關聯,所以個 人的意願才算數。
(2)生存權所產生的不干涉義務優先於對他的照 顧和服務,這個區別和消極和積極安樂死的 區別相關,任何人可能都有責任不去干涉某 人,但可能沒有人有責任維持其生存。
二、論證A
論證A:讓人死亡的過程可能相當緩慢且痛苦, 而致命的注射既快且無痛苦。
(一)如果停止治療的理由是縮短病人的折磨, 積極安樂死更為適合。
(二)讓罹患腸道阻塞的唐氏症小孩,掙扎數天 而死亡,為何不主動結束其生命?
三、論證B
論證B:導致生死決 定的傳統主張,是建 立在不相關的基礎上
(一)移除腸阻塞並不 困難,為何可以讓這 樣的唐氏症嬰兒死亡?
六、作者的回應
(一)消極安樂死中,醫生沒有做任何事的說 法是不正確的。
(二)在法律觀點,死因是什麼很重要,因為 這會決定醫生是否被起訴,但這個概念 不能用來證明消極和積極安樂死的道德 差異。
(三)積極安樂死是法律禁止的,所以醫生關 心其行為的法律結果。但醫生也應該關 心法律所要求的,是一個可能站不住腳 的道德主張。
“Euthanasia”
by Philippa Foot
一、安樂死的定義
(一)常用字典的定義:
(1)一個安寧和舒適的死亡; (2)產生這種死亡的方法; (3)造成一個安寧和舒適死亡的行為
(二)作者的定義:死亡這個事件對死者而言是 一個好或快樂的事件,也就是說造成或選擇 死亡是為死者著想。
二、死亡如何可能是為一個人著想?
四、論證C
(二)醫生的處境雖然不同於Smith和Jones,但如 果讓病人死亡是基於人道理由,基於人道 理由給病人打致命的一針,其道德地位是 一樣的。不論判斷是否正確,使用什麼方 法並不重要。
(三)美國醫療協會認定:意圖終止他人生命是 重大議題,因此禁止仁慈的殺人行為(mercy killing),但卻認為停止治療不是意圖終止 他人生命。作者認為,停止治療就是意圖 終止他人生命。
三、安樂死可否在道德上證成?
(四)慈善和自願、非自願的安樂死:
(1)慈善和非自願安樂死 (2)慈善和自願安樂死
(五)結論:
(1)非自願積極安樂死永遠無法證成 (2)其它組合和正義及慈善可能同時相容
四、目前的實作
(一)安樂死已經在施行 (二)腸道阻塞的唐氏症不加以開刀,並不是安
樂死 (三)積極安樂死最可能被濫用
James Rachels, “Active and Passive Euthanasia” & Philippa Foot, “Euthanasia”
“Active and Passive Euthanasia”
by James Rachels
一、前言
(一)區別消極安樂死和 積極安樂死
(二)本文目的:論證此 一區別無意義
三、安樂死可否在道德上證成?
(三)積極和消極安樂死的界線:
(1)干涉生命是積極安樂死,干涉治療過程則 是消極安樂死。
(2)對Rachels反對此種區別的批判。 (3)如果病人不願意死,沒有人有權利執行積
極安樂死,也就是說即使為了某人的好處, 也不能違反其意願而殺他。 (4)服務權並不表示有權可以要求任何維生所 必要的服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