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补充气源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欧洲B.俄罗斯C.新加坡D.日本4. 读“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回答: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资源B.气候C.土壤D.植被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读图完成5~6题。
1 / 125.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A.销售B.加工制造C.品牌D.研发6.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
A.设备、零件B.制造加工、销售C.传播、销售D.研发、品牌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A.a、b段B.b、c段C.a段D.c段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经历了四次产业转移。
下图为全球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生物遗传工程B.电脑软件C.普通加工制造D.石油化工10.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目的地之一,主要原因为()①能源充足,机场密集②土地租金较低③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1-13题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11.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为()A.煤炭、天然气、水电B.石油、天然气、煤炭C.天然气、石油、水电D.煤炭、石油、天然气12.“西电东送”的设想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行能力13.“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其中送往京津唐地区的电力来自()A.金沙江干支流水电B.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C.贵州、云南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D.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火电图为“20世纪下半叶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产业部门最有可能是()A.软件业B.服装工业C.汽车工业D.采掘业15.导致该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技术C.能源D.劳动力16.、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
如图所示,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国界②省界③热量带④干湿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读“倒U形区域发展规律图”,完成下列问题。
3 / 1217.关于图示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以工业化为主体的发展阶段B.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C.③是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D.①—②—③体现了不平衡—平衡—不平衡18.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仍处于图中哪一阶段()A.①B.②C.③D.①②③19. 读下图,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下图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读图,完成20~21题。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20.④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B.31.6∶30.5∶37.9C.15.5∶24.5∶60.0D.37.6∶24.5∶37.921.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表是中国20世纪下半叶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22.导致强沙尘暴次数和土地沙化速度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围湖造田B.深居内陆,降水稀少C.植树种草D.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生产活动23.对防治该环境问题可行的措施有()①抽取地下水②生态移民③建设防护林体系④开采矿产资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4. 下列选项中符合“人为原因导致河西走廊绿洲区土地荒漠化的因果关系图”的是:()A.①盐碱化②风沙③地下水位④植被B.①植被②风沙③地下水位④盐碱化C.①植被②地下水位③风沙④盐碱化D.①植被②风沙③盐碱化④地下水位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
据此完成25~26题。
25.下列资源的利用方式,利于煤炭资源增值,提高经济效益,减轻环境污染的是()A.煤炭—火力发电B.煤炭—化学工业C.煤矸石—建筑材料D.焦炭—有色冶金26.在图示省区建设“坑口”电站的意义是()5 / 12①减轻铁路运输压力②减少环境污染③改善能源工业结构④增加经济产值⑤节约煤炭资源A.①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乌裕尔河下游地区,区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肥美,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
读下图完成27~28题。
27.下列关于扎龙湿地形成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有冻土分布,地表水不易下渗④气候寒冷,地下水位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8.对扎龙湿地进行重点保护的主要目的是()A.涵养水源B.调蓄洪水C.美化环境D.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图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
完成29--30题。
29.图中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被破坏后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30.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工业过度发展,环境污染加剧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鸟类的乐园”,保护湿地十分必要。
据此回答31一35题。
31. 下列属于湿地的是()①青海湖②三峡水库③东海滩涂④日本海⑤尼罗河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32. 湿地的功能和用途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33. 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A.气温升高,湿度降低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C.气温降低,湿度降低D.气温年较差变大,日较差变小,气候变干34. 湖泊周围居民生产,生活应注意防止湖水()A.富营养化B.毒素增加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35. 下列关于湿地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洞庭湖具有调节长江水量的功能B.湿地防风固沙作用显著C.红树林可以保护海岸,有减少海水侵蚀的能力D.沼泽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局地气候,分解有害物质等功能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6. 读“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 _________,干旱程度 _____________.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区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
(2)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 ___________的长期丧失,其实质是 ____________的退化。
(3)简述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4)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7 / 1241.读美国农业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农业带名称:A 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________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_____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A农业带发展的区位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3)F农业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农业带B1和B2的农作物的区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湘教版地理必修三答案答案和解析【答案】1.B2.A3.B4.B5.B6.D7.C8.D9.C 10.D 11.A 12.C 13.D 14.B 15 .D 16.C 17.C 18.B 19.B 20.D 21.C 22.D 23.B 24.B 25.C 26.B 27.A 2 8.D 29.B 30.B 31.C 32.B 33.B 34.A 35.B40. (1)干旱递减增强(2)土地生产力土地(3)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⑤工矿交通建设不注意环保。
(4)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②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⑤控制人口增长。
41. (1)A乳畜带C玉米带D棉花带 G亚热带作物带E畜牧和灌溉农业带F水果和灌溉农业带H混合农业带(2)①纬度较高气候湿冷,适宜多汁牧草生长②人口众多,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3)地中海气候(4)B1种植春小麦,B2种植冬小麦纬度因素【解析】1 ~ 3.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西气东输的路线和天然气的分布。
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管道线路增长,会加大建设成本,A错误。
与东部生态环境无关,D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陕西北部和山西也是我国的天然气区,所以为了保证气源的充足,绕道此地,B 正确,C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