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英文 ----—也谈英语阅读教学
对于青少年来说,精神的启蒙往往是由阅读开始的,阅读行为常常伴随着人的自然的心理和生理的成长。
阅读是一个过程,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是对书面材料的理解。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
”(引自百度词条)
阅读之于人有最深层的意义。
无论语文教学还是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阅读都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作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都应该思考:阅读活动是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呢?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学习其实是人的天赋本能。
阅读是学习方式中重要的一个方式。
阅读是一种个人体验和感悟。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其实是引导,分享和陪伴。
好的阅读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喜欢阅读,享受阅读的乐趣。
各年龄段的英语教学课堂却会常常被分为新授、语法、阅读等课型。
其中阅读教学无疑在英语教学中占着重头戏的地位。
问题回答,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教授阅读技巧等等。
学生在课堂上被教师的教鞭一会东,一会西地牵引着东奔西跑,一会回答问题一会听信息,一会讨论,完成了信息题,再完成概括题,然后再是拓展思考题,等等等等,唯独没有学生读书感悟的时间,也没有学生自主阅读的欲望显现。
一堂课下来,学生眼里只有教师的满版问题,耳
里是教师的滔滔不绝,留下的感悟是学生间激烈竞争的胜负喜悦,而不是对文本本身的喜爱和感悟或者分享交流。
所有这些活动几乎和阅读无关。
也有些阅读课,整堂课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大声朗读,个人,分组及全班集体的朗读。
事实上朗读不是阅读,阅读的本质应该是学生个体阅读并获取信息及感悟作者意图及体验文本意境。
信息、知识,包括阅读技巧,诸如跳读,略读,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因为文本本身有意境、情趣、智慧、格调、滋味、微妙等等。
文章有她人文的属性,一旦问世,就越久弥新,永不过时。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和作者的共鸣,同时伴随着人的心智情感的成长和思考和愉悦。
知识应该是阅读教学一个内容,技巧应该是个策略,但课堂教学及课堂之外的教育除了知识,还要妙趣、情调等审美元素,阅读的过程对读者来说应该是一种愉悦和共鸣过程,而不仅仅是支离破碎的各种题目。
读不是为了完成各种题目,而是为了在阅读过程交流体验和共鸣或者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进而形成自己的阅读技能和写作能力。
最自然流畅的方式切入,体验、感知,模仿记忆,灵活使用,努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从而在面对不是课堂预设的情况
下,能够读懂写作者的文字和文本本身蕴含的思想和观点和信息,也能够运用语言表情状物。
学习是人的自然生长过程中的一种天赋本能,课堂教学及活动要服从自然的促进身心自然发展,更关注学生生命主体的回归,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在自然基础上的教育超越。
教学过程是师生获取成功、提醒生命价值的过程,是师生自然发展、自然完善的过程。
阅读教学也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阅读课堂教学的思路,教师应该重点放在让学生乐于读,享受阅读的乐趣,即所谓“悦读”,并懂得沿着作者的思路轨迹,体悟作者的目的和写作技巧,从而学会模仿,内化,并注重思维方式和深入、独立的思考的自然形成,使阅读的过程和思考的模式融合在一起,感性和理性共存。
阅读过程包含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阅读开启人得心灵和感官,让人的心安静而自由,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投入身心的有情感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阅读教学不仅有章可循,而且过程也应该生动形象、历久弥新。
英语教学中有关单词及语法知识点,确实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在教学的环节上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给学生的阅读铺垫合适的台阶,扫清障碍。
这个过程中也包含各种教学技巧,适度引导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跳跃障碍等等。
有些有经验的教师会有目的的给学生设置障碍,磨砺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并自己解决问题。
总之,有了好的文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围绕着文本本身的美好,在时间,方式上精巧的设计,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和教具,创设很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动力和引力,让文本阅读伴随着愉悦在学生生命过程中留下深刻印象,情感的和思维的。
让阅读真正带上愉悦,哪怕是那些没有母语亲切感的一个个蝌蚪文们的排列,也会让学生们兴趣十足,欣喜若狂,先睹为快地阅读、感悟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