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英语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13-01-23T10:26:39.717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12月总第105期供稿作者:阮小剑[导读]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曾经有很深的挫败感。
我认为我工作是勤奋的、积极的,但我的工作却是无效的。
阮小剑江西省余干县海尔希望学校335100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曾经有很深的挫败感。
我认为我工作是勤奋的、积极的,但我的工作却是无效的。
昨天才上的课,今天复习,学生就忘记了大半;上星期学的课文,到这周就已经不太熟了;上学期的知识,这学期几乎记不清了(似乎我们老师同时自带了刻录与擦除的功能);家长“孩子不会读啊,在家从来不读英语”的抱怨声不绝于耳。
似乎一切的辛劳和努力,都只是抵消昨天的付出。
是否有什么方式可以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呢?偶然的机缘,我发现了阅读。
一、偶遇阅读,别有洞天
偶遇英语阅读是源于小儿乐乐读绘本。
在他未满周岁时,我得到一篇名为《Good Night,Moon》的幼儿英语绘本,便拿来读给他听,小家伙居然听得非常安静投入(事实上,他从此就开始了充满愉悦的绘本之旅)。
每次读“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时,他就伸出两根食指,一勾一勾地做出蠕动的样子,嘴里边发出“嗯嗯”的声音。
他虽然嘴里说不出caterpillar这个词,但我一看就意会了,并给他热烈的表扬。
还有一篇“Goblin Story”,讲的是一个小木偶路过山洞时,内心突然莫名生怕,被自己的脚步声吓得一路狂奔的搞笑情景。
每次我念到“What did he saw?”时,小儿便接过话头:His own shoes.刚开始我感到很吃惊,次数多了,也就不以为怪。
我之所以这样认为是有道理的。
我们经常看到或听到:许多小孩子喜欢读书,他们学习非常轻松;而越是不爱读书的孩子,成绩越差。
如果有人问个中原因,那就是:书读得多,自然懂了嘛。
不过他们只说对了一方面,还有一个就是阅读和积累的后发优势:如果一个孩子阅读越多,那么他学习越轻松,写作越顺手,同时,更热爱阅读。
天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孩子之所以学习困难,那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流利地阅读……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不要靠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
如果希望孩子轻松高效地学习英语,那么就让他尽早开始阅读,越早阅读,他们的兴趣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小小孩子的身上,英语阅读都产生了魔力,那么在小学生身上,会有奇迹产生吗?
二、移花接木,小试牛刀
平常的英语课,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记得牢一点、忘得慢一些,我在课堂上通常会多讲、多读、多问。
“三多法”用得久了,英语课不免味同嚼蜡。
好在PEP版教材每单元都有一个图文并茂的Story Time,由于概括了整个单元的知识要点,因而篇幅较长。
但每次学这样的课文,学生都很兴奋。
为了延长和放大这种兴奋的感觉,我总要让学生猜测本文情节。
丰富的猜想,使得他们更加急切。
接下来的情形是:学生们一路激情高涨,将课文进行到底,直到谜底揭开,用他们的话叫:见证奇迹。
经验表明,在他们乘兴追寻那个秘密时,有些事老师们不要做: 1.不要过多干涉。
如果学生正徘徊在真理门口,老师们千万不要去指点,他们的表情会阻止你:不要说,请不要打断我们的感觉。
2.不要提问和测验。
课文已经学完了,如果你想提问进行检测,学生的表情会告诉你:谜底都出来了,还提什么问,真烦人。
那我们老师应该做什么呢?认真听他们的胜利感言,并献上准备好的表扬词就够了。
所以,当他们阅读时,请记得要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做,要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
阅读既然是可行的、有效的,那推广阅读有难度吗?确实有。
三、突破制约,任重道远
1.观念的制约。
家长和教师都同样负责,希望孩子们每天温习课本,要说到放下英语课本,去看英语课外书,恐怕并非易事。
2.资源的制约。
要读英语课外书,首选还是原版读物。
一是他们本国人写的文章,原汁原味,营养基本没有流失;二是欧美儿童读物,发展历史由来已久,所写读物都文质兼美,堪称经典,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原版读物来源有限,且价格较贵,我们不容易获得。
但如果各个学校的英语教师通力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经典的英语读物还是可以搜得到的。
3.英语师资不足。
英语教师通常是多班教学,若想空出时间指导课外阅读,恐怕分身乏术。
再说,阅读原版英语作品,对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
但如果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目前低效的感觉,再展望一下孩子们坦荡的学习前景,我认为,那个光明的前景,是值得老师们为之付出努力的。
再让我们来重温天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不要靠补课,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