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好历史名词解释题

如何做好历史名词解释题

如何做好历史名词解释题一、历史名词解释的范围考史实的最好题型就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名词解释,而不是论述题。

与简答题不同的是,名词解释的范围是“次重点”。

那么,何谓“次重点”?1、历史上较为重要的史实;2、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或对重大史实产生过一定影响;3、具有相对性,即“次重点”是相对重点而言。

如《九十五条论纲》,相对于宗教改革就是次重点; 圣德太子改革,相对于大化改新也是次重点。

正是由于名词解释的次重点特性,才使得我们明确了名词解释的范围:重大的历史事件不是名词解释的范围,像前文所举的大化改新,宗教改革不可能直接作为名词解释;同样,过细的知识点也不在次范围之内。

尽管如此,次重点的依然是较为重要的史实,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

二、三段论:可行的高分模式在介绍了名词解释的范围之后,进入本文的最重要部分:如何解答名词解释。

长孙总结的三段论认为名词解释的答案应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

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有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的答案。

如官督商办:“①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

②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

③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其中①为概括句,②为分述部分,③为影响与作用句。

整体上看,三段论的答案呈现“总-分-总”的形式,这种形式与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三段模式很相似。

应当给与重点关注的三段论的概括句。

在答题时,考生最易忽视此句,而直接进入展开叙述,这是考生不能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为什么必须要概括句呢?其原因在于概括句能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者,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假如有一本专门论述少年中国学会的著作,而此前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少年中国学会,当你深入此书后,慢慢地你会知道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社团。

若干时间后,你可能忘记了书中关于该社团成立时间、主张、活动的具体叙述,但你依然记得: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社团。

是的,这句活就是该名词的概括句。

更通俗的例子是,当别人问你什么是火龙果时,你会告诉他火龙果是热带的一种水果,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告诉他火龙果的成分构成和生长环境。

至此,我想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概括句就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

概括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撰写概括句?长孙以为,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名词都要写出以上七项,二是根据名词的具体特点而有选择的使用。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要指出朝代,世界史的名词要指出国别(包括已经消亡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词则要灵活的多,即可根据晚清、民国、中共来划分时间,亦可根据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来划分所属时间。

三段论的第二段是分述,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

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该部分是对每个点深入的写还是尽量简洁地多些要点?我倾向于后者。

这是主要是按点给分的缘故。

就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两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第一段亦可放到第二段,如战争的原因。

第三段是影响与作用,这部分较为简单。

应予注意的是与第二段的分述不同,第三段应指出名词对历史的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上。

三、字数、时间的限制答题时间控制在5分钟/个以内,字数在100左右。

从三段论来看,最难答全要点的是第二段。

由于名词的要点很多,而参考答案只给出部分重点,而考生在考场上则是尽量求全,这就使得考生的答案字数比参考答案字数要出很多。

为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仅以官督商办为例:分述句为“①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除此两个要点之外,其它要点如官督商办出现时间、何时消亡、采取此形式的著名企业等要点也是我们易于想到的。

而三段论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在字数上一般差别不大。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美西战争、日俄战争、列宁主义、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伊朗立宪革命、青年土耳其党、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国二月革命、列宁的《四月提纲》、德国十一月革命、共产国际、魏玛共和国、《九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四国条约》、《洛加诺公约》、《非战公约》、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不列颠之战、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食盐长征、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柴鲁尔、华夫脱党、苏联大清洗运动、波茨坦会议、欧洲第二战场、纳粹党、1923年啤酒馆暴动、希特勒、《我的奋斗》、“巴巴罗萨”计划、“白色方案”、墨索里尼、意大利法西斯党、北一辉、皇道派和统制派、卡德纳斯改革、《大西洋宪章》、珍珠港事件美西战争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的战争。

19世纪末,美国基本上完成西部开发,开始向太平洋地区扩张。

1898年4月25日,借口美舰“缅因”号在西班牙殖民地古巴哈瓦那被炸沉,向西班牙宣战,不到3个月,即兵占马尼拉、圣地亚哥和西属波多黎各。

西班牙被迫求和。

12月签订《巴黎和约》。

西班牙将所属殖民地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割让给美国。

古巴宣布独立。

美国于1901年强迫古巴接受实际上将古沦为其保护国的《普拉特修正案》,作为附录载入宪法。

日俄战争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

主要战场在中国东北。

1904年2月8日,日舰突袭旅顺口俄国舰只,战争爆发。

日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1905年1月攻陷旅顺口,3月占领奉天 (今沈阳),5月在对马海峡击溃前来增援的俄波罗的海舰队。

在美国调停下,日俄于9月5日签订《朴茨茅斯和约》。

计15条,主要内容为:俄国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将南满铁路、旅顺和大连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割让库页岛南部给日本。

此后,日本取代俄国获得了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

列宁主义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

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在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国内外机会主义的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后阶段——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不平衡的发展规律,提出一国革命胜利论; 提出民主集中制的建党学说、工农联盟学说、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统一过程的两阶段说,把社会主义革命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联成一体,为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提供了一系列新的原理。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联共产党前身。

1898年3月,在明斯克宣告成立,不久,党中央机关遭破坏。

列宁为建立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而斗争。

1903.7第二次党代表大会选出了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领导机构,会上,党内出现了两个政治观点对立的派别,即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

1912年1月,在布拉格召开的第六次当代表会议结束了不同盟在党内形式上的统一,孟被驱除出党,布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称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1918年改称俄国共产党(布),简称俄共(布)。

1925年12月改称联共(布),1952年称苏联共产党即苏共。

《四国条约》即<<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1921年12月13日在华盛顿会议上由美英法日四国签订有效期为10年。

条约规定,四国“彼此尊重他们在太平洋地区的所有岛屿和属地的权利”;一旦发生争议,则应举行缔约国的“联合会议”来解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任何其他国家的侵略行动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完全坦白互相交换意见”以“共同或个别地采取最有效措施”;本条约一旦生效,“英日两国于1911年7月13日在伦敦缔之协定立即废止”。

它的签订是美的胜利,美拆散了英日同盟并拉拢法国参加远东的争夺,使四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暂时取得了均势,但并未消除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重重矛盾。

北一辉日本新潟县人。

1905年在早稻田大学旁听,次年出版《国体论及纯正社会主义》。

后加入中国同盟会。

1919年写成《日本改造法案大纲》,鼓吹以天皇为中心的法西斯主义,主张对外侵略扩张,从此成为日本最有影响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家。

他还参加日本最早的法西斯团体老壮会、犹存社,积极影响少壮军人,推动了日本的法西斯主义运动和对外侵略扩张。

1931年参与了右翼恐怖活动“三月事件”和“十月事件”。

1936年“二二六事件”发生后,北一辉被认定为幕后策划者和支持者,于次年被处死刑。

中国现代史名词解释互助论互助论即互助的进化观.它在清末传入我国.《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在1902 年发表的一部著作。

克鲁泡特金以伪科学的方法来宣扬无权威、无政府、无国家的社会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宣扬这种社会比其他社会主义思想家提出的理想社会还要“完善”。

由于互助论的科学性及其对达尔文进化论的修正与反思,使新世纪派和天义派接受了这种观点,并在国内大力宣传.但互助论能在中国产生较大的社会道德效应则应归功于新世纪派的传播.醒狮派又称国家主义派,国民党左派和当时与国民党合作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国家主义是欧战以后,“无产阶级革命潮流高涨所激起的一种极反动的思想”,国家主义派是“帝国主义的走狗”,“民族运动的死敌”,“干反革命事业的大集合”,“是最反动势力的结晶”。

国家主义派的主要代表是五四运动时期创建的少年中国学会的一部分成员在法国成立的中国青年党,以及该党党魁曾琦、李璜回国后与左舜生等一起创办的《醒狮》周报,故而国家主义派又称醒狮派。

人权派人权派民主政治的实质就是仿效英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人权派根本反对独裁制度,主张民主政治;人权派的民主政治具体表现为三权分立、多党制和议会政治;但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是历史的必然.西山会议派中国国民党内的一个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派别。

代表人物有谢持、邹鲁、林森、张继、居正等。

1925年11月23日,谢持、邹鲁等在北京西山碧云寺非法召开“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而得名。

会后在上海成立“国民党中央党部”,与广州国民党中央相对抗,并在北京等地设立地方分部。

西山会议派的分裂活动遭到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级地方党部的强烈反对。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通令取消打倒西山会议派等口号,恢复了谢持、邹鲁的党籍,西山会议派从而与蒋介石集团合流。

两广事变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1936年6月,两广地方实力派打出"抗日救国"的旗号,发动了两广事变,进行反蒋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