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

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

金融创新和经济增长
摘要:关于宏观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最著名的是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其中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随着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甚至有些学者认为金融业开始成为整个经济的中枢。

本文的研究背景是正在实施的以温州金融改革为试点的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本文以金融创新为主线,以互换合约为例,分析金融创新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

关键词:金融创新;互换合约;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高效的金融系统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壮大之间有很重要的联系,将近半个世纪之前,robert slow (罗伯特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理论表明,技术进步和合理的人口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

然而,近年来很多研究工作表明:金融机构合理的设计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跨国交换理论,公司层面的研究,时间序列研究和使用面板分析的经济计量调查可以印证上面这样
的观点。

一些经济历史学家包括douglas north 和ross levine 统计表明:对于那些具有发达的相对比较复杂且运转良好的金融系统的地区(城市、省、国家),一般也会成为经济上的领导者。

以上这样观点的综合可以说明如果缺乏一个可以扩大技术创新
影响面的金融系统,那么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发展壮大的影响将不那
么明显,也不能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本质因子。

因此,中国要想从根本上重组金融系统,需要找到一种不同于传统强调使用相对短期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影响国家财富的方法,去认识如何改革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效能这将会促使中国明白它对于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作用。

面对如何改革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这个课题时,很多国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模仿设计出一种已经在其他国家获得成功的金融系统,比如存在于美国的一些金融形式,然而,采用此种办法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特定金融形式的形成背景是曾经相对局限的经济和实体技术。

如果中国使用最先进的金融技术来对金融系统改革,那么或许可以更有效率地跨越目前的金融系统困境。

设计者需要用长期的思维来关注金融政策在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而不是只注重金融政策现期会带来什么。

那么现代金融技术是如何被用来解决现实中经济问题,举个例子,在金融系统内部发生的重要技术革新,无外乎可以高效率地衡量和管理大部分经济中暴露的风险。

对于技术革新我们可以采用一种相对简单的地区间互换合约方式,极大地分散和化解地区风险。

地区间互换合约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假设有两个国家,a国具有尖端的电子工业,但是没有汽车产业,同时b国有规模巨大的汽车产业集聚,但是缺乏高科技的电子工业。

假设a国坚持原来不变的经济政策,而不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政策方针,那么面对这样的经
济形势a国会在建立汽车工业的过程中,耗费巨额的投资以及引起巨大的社会成本包括培养数量众多的从业者。

这是因为对于建立汽车工业,a国在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并不存在相对优势情况下,不可避免的需要政策保护或者其他的补贴。

然而如今,在可以利用合法的金融工具的背景下,a国可以进入互换市场,在这里a国可以支付世界电子企业投资组合指数的总回报,同时获得世界汽车企业投资组合指数的总回报。

如果互换合约的作价是100亿美元,那么a国就降低了电子行业暴露出的100亿美元的风险,同时将这100亿美元的风险分散化到汽车行业中去。

b国是这项合约的自然对应方,这是因为相对于a国支付电子企业的投资回报,获得汽车企业的投资回报,b国可以支付汽车企业的投资回报,获得电子企业的投资回报,这样同时可以分散集中于汽车行业的100亿美元的风险。

因此,尽管这两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多样性和预测风险的能力,却没有追求符合他们各自比较优势的经济活动。

通过使用互换,国家可以追求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战略并消除集中依赖几个行业的风险。

他们可以不用实施工业政策、不干扰人们的生活、不用以分散风险的名义浪费大量的资源去开发非竞争性行业而管理国家资产
负债表的风险特性。

通过使用合同协议而不是物理投资去管理风险可以使国家能够灵活快速、轻松的逆转曾经做出的决定,又不会破坏其他补偿合同的进入。

这些金融工具有望缓解但不能彻底消除比较优势理论(要求一个国家参与相对较少的相关经济活动)和风险分散理论(要求国家参
与大量的相对无关的经济活动)这两个理论间的传统权衡。

曾经以互换契约来分散国家风险的方法未被使用,但是在今天是完全可行的。

过去的二十年中在地缘政治界学习掉期契约经验的结果是标准化合同是可靠和可强制执行的。

金融机构、企业、主权国家,包括中央银行通常使用这些契约风险。

据估计有170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合约脱颖而出。

虽然它肯定不是唯一管理国家风险的方法,但它在设计金融系统的宽领域是可行的。

总之,使用被广泛接受的金融技术,国家可以管理和分散国家风险、不改变原本规律的基础上最优化利用相对优势。

随着中国改革其金融体系,它应该把应用金融科学和现代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整体的设计的重点,它应该把焦点放在应用金融科学和现代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整体设计上。

注:作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c. merton),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文章来源于《harvard china review》spring 2004,原始题目为《on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