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懒惰的智慧

懒惰的智慧

1
三、
分析论据,学会论证
1.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选取了哪些例子?找出并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出来。 明确: (1)因为不懒惰,家庭主妇总是一副忙碌的倦容; (2)因为不懒惰,有些人疲惫不堪; (3)因为懒惰,饭店服务员是最令人满意的、最优秀的; (4)因为不懒惰,伙计让咖啡都变凉了; (5)因为懒惰,远祖发明了水桶、水泵和水车; (6)因为懒惰,祖先发明了第一条船; (7)懒惰,波特发现了回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8)因为懒惰,人们发明了现代农业机械上的座位; (9)因为懒惰,工人成为最优秀的; (10)因为懒惰,领导成为最称职的; (11)因为懒惰,确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12)因为懒惰,建立了“2+2=4”的规则。 2.这些事例涉及到哪些方面? 明确: (1)—(4)从日常生活方面证明了“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 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 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 (5)—(10)从生产技术方面证明了“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 (11)—(12)从思想理论方面证明了“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 进了人类的进步。 ” 文章列举了大量的典型事例, 从日常生活到技术发明再到思想 理论,层层深入,充分论证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的作用。 举例论证法以事实为依据,最有说服力。 3.本文作者在运用事例论证论点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 提示: 既有正面的事例, 也有反面的事例, 这叫做对比论证。 ) 4.思考:本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论证? 明确: 日常生活中或工作中懒惰者与勤快者的不同表现和结果的对 比;懒惰者发明创造前后对文明程度的不同影响的对比。 5.对比论证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懒惰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 用, 懒惰的智慧的可贵, 智慧的懒惰的可行, 就显而易见了,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2
四、
理解“懒惰”的含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再一次读课文,请你说说“懒惰”一词的含义。 归纳:懒惰可以是—— ① 厌吃苦受累,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 ②不满足于悉心操作技能,而潜心于心智技能提高。 ③勤于动脑想主意,懒于动手出力气。 ④不满足现状,不因循守旧;不懈进取,不断创新。 ⑤不断进发省时省力的愿望,寻求聪明 的“懒”办法,追求 科技进步与创新。 ⑥是“智博” ,而非“拼搏” 。 ⑦有问题意识。 „„ 2. 请你归结一下,作者笔下的懒汉是什么样的人? 明确: 懒于付出无效劳动、重复劳动,不愿因循守旧,而积极开 动脑筋,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不断创新,不断进取, 善于用心智技能的人。他们懒得聪明,懒中充满了智慧。 而不是指那种在行动上、思想上都懒惰,懒于做任何事的 人。 五、 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新动力》 《名校一号》相关练习。 2.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个,变换角度提炼出言之成理的观点,把它 写成一篇议论文。 (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三)开卷有益
3
提示: (1)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要有相关的事例。 (2)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证明,使你的观点更加突出,论证 更全面。 (3)还可以引用一些名言俗语等加以证明。
教学反思:
4
作者在文中举了大量的事例来证明“正是懒惰激励了发 明”,我们能不能也生活中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呢?(试用 “人们正是懒于 ,才发明了 。”这样的句式说说。 ) 六、 课堂小结
学完这篇文章后,我们知道题目中的“懒惰”并不是真正 意义上的懒惰,而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省 时间的一种表现。并将这种表现转化为发明、创造,其发明创 造就是智慧的结晶。我们提倡勤奋学习,但不能死读书。要多 动脑筋,寻求最佳学习方法,寻找提高学习效率的捷径,不满 足现状,不因循守旧,才能不断提高学业成绩。 七、 作业设计
懒惰的智慧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关键句子来理清思路,提炼观点。 2.学习用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来证明中心论点的论证方法。 3.准确理解文中“懒惰”的含义,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懒惰”的含义,激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造。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改进补充
板书课题——懒惰的智慧 哪些同学来说说你们看到这个题目时的心理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谈感受) 过渡:自古以来,人们都赞美勤劳,反对甚至是鄙视懒惰,但是美 国作家凯利却一反传统和世俗的眼光, 对懒惰和懒惰者有着自己的 诠释。 二、 感知课文,归纳论点
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圈点出作者对“懒惰”与“懒汉”评价性 的文字。 明确: (1)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 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 (2)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 用心。 (3)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 (4)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5)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 2. 请大家把这些评价性的文字进行归纳、综合,看得出一个什么 样的中心观点? 明确:懒惰激励了发明,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板书) 它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可见作者的立意与众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