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拖延症

拖延症

从我知道的,还有经历过的,私以为造成拖延症的原因,有以下的四个。

1.目标过于模糊。

今天都已经10底了,2016年只剩下短短的两个月,敢问大家年初许下的诺言,如今兑现了几个?换工作了吗?减肥了吗?英语口语顺溜了吗?有六块腹肌了吗?很多人,每次都要到年底的时候,才拍一拍自己的腿:握草,当时许下的诺言,竟然像放屁一样,风一吹,就没了。

其实,这不能怪你自己,只能说,你当时定下的目标,太过于模糊了。

很多人在定目标的时候,总是用模糊的字眼,不能量化的词汇,比如说:我要好好学习。

我要努力变得更好。

我要更加优秀。

我要…………每次都给自己描绘一个模糊不定的未来,并且没有一个deadline,这些目标,都是可望不可即的。

下一次,当你要定目标的时候,考虑立下清晰、量化、可执行的誓言。

每天背多少个单词。

一星期跑几公里步。

每天刷几集美剧。

2.过程过于完美。

记得有人说过:要把注意力,留给最重要的事情。

事实上,我们都没有做到。

为了追求完美,我们把太多的注意力,消耗在一些无所谓的事情之上。

试想,如果你计划着从下星期开始,每天都去跑步,但为了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你不断地去琢磨有关于跑步的正确打开方式。

「跑步鞋应该如何挑选?」「跑步时,整个脚底着地好吗?」「跑步能不能塑型?」「坚持跑步的动力是什么?」「如何挑选整个的跑步bra?」为了确保过程的完美,你必须保证每一个环节,都面面俱到,于是你挑啊挑,选啊选,看啊看。

嗖的一声,一个月过去了,你还是没有去跑一公里。

如果你想跑,直接穿上跑步鞋,就去操场上跑。

只要改变一发生,就会不断地改变。

3.结果没有任何反馈。

当你完成一个任务,你首先要给自己一个奖励。

这个奖励,不论大小。

但很多时候,我们在辛辛苦苦把一件事情给完成之后,立刻就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个目标了。

走的过于匆忙,有时候,竟然忘记自己为了什么,而出发。

缺乏反馈的目标,是没劲的,就像你辛辛苦苦地爬上一座山峰,你的朋友立刻把你拽住: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峰,咱们快走吧。

根本没有时间,去领略什么叫做「一览众山小」,想想都觉得泄气。

当你试过几次之后,你都不想再去攀登任何一座山峰了。

4.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当你每次都想为自己的拖延症找尽借口时,其实我已经知道原因了。

根本的原因,就是:懒。

大写的懶!!!拖拉、焦虑、负罪,这三条凑齐,这才叫拖延症。

你是不是有家里买了但是到现在封皮都没拆的一本书搁在书橱里?如果有,这就是拖延症的症状。

什么是拖延症?就是你明知道这件事该干,但是你就是拖着不干,而拖着不干的同时,心中还有强烈的焦虑感和负罪感。

所以很多人说拖延症不是懒,对,确实不是懒,如果是懒,仅仅是拖,没有负罪感,没有内疚感,那就叫没心没肺,那就叫没皮没脸,那就是懒汉一条,那我们不跟你谈什么拖延症。

拖延症是明知要干,但是就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开始干。

有一个人,说今天晚上我终于要开始做我的创意方案了,所以我回到家,打开电脑,但是还要做一些准备,我得心态要调试好,这个工作这么重要。

所以我先吃了一碟瓜子,又啃了一只鸡爪,又吃了三个巧克力派,然后身体调整得不错,但是心情还没调适啊,于是又洗了一个澡,这个澡洗完之后檫了一遍爽肤水,有檫了三遍爽肤露,然后觉得这个范围还不太对,给自己泡上一壶香香的菊花茶,终于这个时候心如止水了,然后我看着那个打开的word文档,终于睡着了。

所有关于拖延症的书基本上结构都是这样的:首先吓唬你,告诉你拖延症有多大的危害,然后告诉你拖延症分几种,然后告诉你拖延症的原因是什么,一通云山雾罩,最后一旦落实到怎么治疗拖延症,哎你看,乐子就来了,就是一堆不靠谱。

告诉你,拖延症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嘛,你注意力集中嘛,你把QQ关掉,把音乐关掉,把电脑关掉,别去玩游戏了,你不就治好了嘛。

你不就是拖延症不会管理时间吗,你得会管理时间啊,你把自己的时间表掐好,对吧,你把大任务解析成小任务,你就按照自己的时间表一点一点弄。

最奇葩的有一本书叫《番茄工作法》,说一个番茄时间是25分钟,你给自己设一个闹钟,在这一段时间里,绝对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你,就25分钟,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一个番茄做完了,然后再做另一个番茄时间的事。

卧槽,如果我能做到这些,我还叫拖延症吗?你说的那些方法恰恰是我明知其有,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才叫拖延症啊,拖延症的特点就是,我明知道那个该干,而且我心里焦虑得要死,但是我特么做不到啊。

拖延症问题,就是沙漠植物,表面上看起来就是人的一个小毛病,可是它在人的心理底层扎的那个深度是非常之深的。

所有这些病的治法都是不靠谱的。

甚至它让我联想起一个东西,就是我所谓的叫妈妈式的唠叨。

你看,很多妈妈都是这样的,跟孩子,她扳孩子的毛病都是这样,你不认真学习,那你要认真学习啊;你上课不听讲,你得认真听讲啊;你考试粗心,你得细心哪;你做事鲁莽,你别那么鲁莽。

你看这就是妈妈式的唠叨。

它为什么没用?所以很多妈妈说孩子不听我的,废话,没有嘛,哦你以为这个车往那边奔,你觉得错了,你就拼命往回拽,要知道,所有人的行为他都是一个心理现象的表层的呈现而已,你不解决他内在的,深层的心理结构和他的一个认知格局,你想就原路把他往回掰,那是掰得回来的?有一本书还是靠谱的,叫《拖拉一点也无妨》。

作者研究出了一套对付拖延症的方法,名字叫:结构性拖延法,这个研究成果曾经被美国的大学授予‘搞笑诺贝尔’,这个奖呢教授专门发给那些正式发表了论文,但是特别无厘头,甚至完全没有价值的那些科研成果,这个成果就得了那个奖,说明在当时美国的学界主流心理这个说法特别搞笑。

确实也很搞笑,因为他解决问题的整个思路,跟一般的拖延症治疗方法都不一样。

一般的说法都是,你得把这个问题解决,你变成一个勤快的,不拖延的人,对吧?可是佩里教授这套方法,他说啊,这拖延症没办法,人类嘛本来就不是你自己所构想的那种光荣、伟大、正确的那个物种。

从古希腊开始,我们都认为人是理性的,但是我们越活得久,人类文明越往深处走,我们越发现人类有大量的非理性地带,人哪是个理性的动物呢?所以罗素曾经讲过一句话,说我一生都在寻找人是理性的物种这个结论的证据,一生我都没有找到,确实。

那好,那既然我拖延了,怎么办呢?那就想办法把拖延变成一件有价值的事。

作者说,你看,你不是拖延这个事吗,对,你就同时找好几件你觉得有价值的事,你就搁在这。

比方说我现在要写一份年终总结,我就是不愿意写,我就是想拖着,好,你一旦意识到你想拖这件事,那你今天就找几件事,比如说把家里的账单清理一下,比如说把自己电脑桌面上的文件给整理一下,比方说你再写几个你曾经拖延下来的计划任务,比方说你找来一本你一直拖着没看的一本书,然后今天为了拖那个事,好,我把以前拖的这个有价值的事情把它给干了。

拖延症本身并不是真正的危害,真正的危害是我们的一个心理机制,就是我们觉得我们又拖延症,所以我不能承担太多的任务,我今天就这一件事,我想办法把它克服掉,我来不拖延。

你既然是拖延症,你就是克服不了嘛,那你把那件事搁在这,那你为了拖延这件事你只能怎么办?你就找出大量无意义的事情去做,比如说各种娱乐,聊个QQ啊,打个游戏啊,然后东搞西搞,最后实在不行,你会躺在沙发里,当沙发土豆看电视,你都不会把那件事干了,而你这一天将会过得毫无价值。

他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你找来一堆有价值的事情,让它互相之间拖延,哎,你就算是东路不通,你西路也通了嘛,你毕竟做了一点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结构性拖延法。

所以这种方法的本质其实就是跟自己玩心理游戏。

对呀,人生就是这样,你就得不断地把自己当敌人,跟自己玩心理游戏呀。

宿舍有烟瘾特大的同学,然后经常自己就没钱买烟,学生那个时候都穷嘛,所以他有一个习惯,他每买一包烟,二十根一包烟啊,他会从中拿出四根烟,然后藏在这个屋里的很多地方,故意要让自己把这个藏烟的地方忘掉,每买一包烟都这样藏四根。

问他你干吗要这么干呢,他说,当我没钱抽烟的时候,我心里是有数的,这屋里一定有,我一定能找得到烟,所以他说这个时候,那就是救命的烟。

这不就是跟自己玩心眼吗,没办法,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旅途,就是这样的一个征程,你不跟自己玩心眼,你有的时候就真的会被自己搞败的呦。

有一招,可以试试,就是把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去完成,但还是不一定克服这毛病哟!以上不是我原创,我只是在练习打字。

步骤/方法1. 将一件事情分割成几个小部分这点看起来容易,但是需要经验,因为分割后的每个小部分之间并不一定是完全独立的,可能需要你在做这个部分工作的同时,也要想到其他部分可能发生的情况。

在每个小部分完成后,还需要花点时间把它们合起来。

2. 限定完成期限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什么时间观念的人,可以试试给自己强行制定出一段时间需要完成的任务。

例如,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我要看完10页书。

3. 分时段工作,不要连续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尝试用一到两个小时努力工作,搞出成果,然后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息。

不要持续拼命地工作,这样做未必有最高的工作效率。

4. 让别人一同参与和你的家人,朋友或是同事打个赌,让他们证明你会在特定的时间完成了你的工作。

或者用别的方式让自己克服懒惰,对应该完成的工作负起责任。

5. 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如果一项任务既庞大又复杂,让你觉得无从下手。

那么你可以试试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循序渐进。

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不会让自己有借口拖延。

例如,如果你要写一篇学术性的论文,发现导论很难写,那么你可以先写论文的正文部分,或许写完正文,你的导论也就轻车熟路了。

6. 尽可能排除干扰如果你觉得做事情时总会受到干扰,试着找出原因,尽量排除干扰。

或者搬到一个你可以专心做事的地方。

如果你需要很专心的环境,关掉电视,电话,收音机和任何会让你从工作中分心的东西。

战胜拖延的确可以用自制力和毅力强逼,但是凡是只要用上自制力就会很痛苦,而且效果还不怎么样。

因为人都有好逸恶劳的天性,用痛苦逼自己去做一件痛苦的事,无异于以毒攻毒。

“那有没有做起来很幸福很开心的战拖方法呢?”还真有。

八年痛苦的战拖生涯终于让我自行领悟了“三分钟上瘾法”。

“但是我不想练习几年后才成功做到啊。

”不需要几年,只需要三分钟。

“但是我不想看几万字的长答啊。

”放心,这个回答只需要看三分钟。

在领悟到这个方法以前,即使我每天都焦虑抑郁,依然每天学不到1个小时,因为我拖延症和分心倾向真的非常严重,即使在高三,每天拼命逼迫自己,也只能学习不到三个小时……然而一旦领悟了这个方法,第二天学习时间马上飙升到10.5个小时,后来可以长期保持每天平均8小时高效学习,而且是背GRE单词这种这么枯燥的事……用1个月查了GRE的6000多个单词的词根和词源(每个单词都需要两分钟来查找),然后全书背了四遍……各位看到楼上的那些长答,大概都是默默收藏想着日后会看的吧?然而就没有然后了……不过现在你可以花三分钟看完这个回答,然后看生活有没有被彻底改变……下面就是彻底治好我的严重拖延症的“三分钟上瘾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