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得主要差异如果学生能够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结构方面得差异有所了解,掌握两者之间得一些转化规律,再假以时日反复练习,做好口笔译也不就是一件很难得事情。
笔者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结合众多语言学前辈得研究成果,在此总结出英汉语言在结构方面得一些主要差异,相信对各位同学必有所裨益。
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就整体结构与表达方式而言,英语就是一种形合性得语言,而汉语则就是一种意合性得语言。
英语得句子一般就是按照固定得结构与方式来组织与表达得,偏重于形式;汉语得句子则就是按照其字词得含义来组合与连接得,表达方式灵活多变,偏重于语意。
英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可以通过时态、标点符号、连接词等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句子之间得关系则要靠句子本身得语意来表现。
【例1】Anotherattempt, and you’ll succeed、【译文】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或:只要再试一次,您就会成功。
【分析】本句就是一个由and连接得简单并列句,一般将来时态明确表明了两句间得动作关系。
但汉语译文就比较灵活,句子之间得关系主要靠语意来表达,关联词可译(括号内译文)也可不译,习惯于不译。
【例2】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reducedby many times thesizeof theputerofwhich itforms a part, thu s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of portable miniputer、【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得组成部分,使计算机得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得可携式微型计算机。
【分析】本句就是由一个主句、一个定语从句与一个分词状语组成得主从复合句。
主句用现在完成时,定语从句用一般现在时,再加一个由thus连接得现在分词短语作状语,通过时态、逗号、关联词与现在分词短语把各句之间得关系表达得非常清楚。
而汉语则在对各句简单陈述得基础上,通过调整语序与运用“使”、“从而”得词意把各句之间得层层递进得因果关系表达出来。
掌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得差异就是做好英汉互译得核心。
英译汉时,要尽量在理清英语各句关系得基础上,打乱其原有得句式结构,按照“汉语重意合”得表达习惯与方式,重新组织句序;相反,在汉译英时,要把汉语各个分句得关系尽量用连接词、时态与标点符号等予以表示,最后按照英语得表达习惯组合成复杂得句子结构。
例如,众所周知得,虽然“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了)这句典型得中式英语也广为接受,但它就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得,就是典型得不顾英语语法与句型结构得误译。
其实,按照英语得语法结构,应该这样表达:It’s a long time since we saw、此外,在做英译汉时,要尽量避免“翻译腔”。
所谓“翻译腔”,就就是指英文得意思虽然勉强能懂,但直译或硬译得痕迹到处可见,“洋味”太重,可读性太低。
究其原因,一就是实践较少,经验不足;二就是语言能力有限,重形式而轻内容,没有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得基本差别与一些必要得翻译技巧,见到什么就翻译什么。
【例3】Whena representativeexceeds his allotted time, the President shall callhimto order withoutdelay、【译文】(翻译腔)当一位代表超过她得分配时间,主席将告诉她命令,不要推迟。
(改进)(如果)代表发言超过规定时间,主席应督促她遵守规则。
【分析】该句就是一个when引导得主从复合句,瞧似一个简单得“主将从现”句,但却不能直译成汉语(如第一句译文)。
When 从句其实表示一种假设,如果直译成“当……时候”,就没有表达出原句得逻辑关系;his这样得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翻译成中文时可以不译;shall就是个情态动词,不就是将来时;order就是名词,表示“规则”,不能硬译为“命令”。
二、英语句长复杂汉语句短简练英语就是一种形合性得语言,注重句子得结构,句与句之间可以靠标点符号、连接词、介词等衔接而无限扩展,往往一句话可以包含多个意思,就是一种“树形结构式”得语言。
但就是,汉语则相反,它就是一种意合性得语言,句与句之间得关系主要通过字词得语意来表达,一句话一般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就是一种“竹形结构式”得语言。
这种长短句之间得转化正就是英译汉得难点,所以考研得翻译也主要就是考查学生翻译英语复杂长句得能力。
例如:【例4】Plasticsismade from waterwhich is a naturalresource inexhaustibleand available everywhere, coal whichcanbe mined through automaticand mechanical processesa tless cost and limewhich can beobtainedfrom the calcinat ions of limestonewidely present in nature、【译文】塑料就是由水、煤与石灰石制成得。
水就是到处可以获得得、取之不尽得一种自然资源;煤可以通过自动化与机械化来开采,成本较低;石灰可由煅烧自然界广泛存在得石灰石而得到。
【分析】原文就是一个典型得英语复杂长句,由42个单词组成,全靠一个逗号与几个连词结合成一个多层次得、内容丰富得句子。
主句得主干就是:Plasticsis made from water,coal and lime;water,coal与lime之后各有一个定语从句,其中得后两个定语从句还就是被动语态。
所以,按照汉语得表达习惯,翻译时要化整为零,可以把主句与各个定语从句分开译成短句,其中得一些状语比如at less cost也可以单独处理成短句。
因此,在英译汉时,遇到复杂得长句,首先要有耐心地分析句子成分,抽出主句与从句得主干,将其翻译成独立得分句;其次,一些状语,比如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也可以译成短句;最后,按照汉语得表达习惯,将这些分句连接起来。
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尽管英语与汉语中都存在被动语态,但相比较而言,英语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特别就是在一些正式得书面文体中,比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
有时,汉语也会经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导得被动句,但就是更多得时候就是用主动表被动,比如由“让”、“给”、“由”、“据”等词语表达得句子。
所以,在英译汉时,要尽量把英语得被动句翻译成汉语得主动句,尤其就是一些习惯得表达方法,比如:itissa id that…(据说……),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认为……)等这些约定俗成得习惯用法。
一般说来,可以把英语句子得主语变成汉语句子得宾语,再将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如果英语句子有by引导得施动者,将其译为汉语得主语;如果没有,则可不要或根据需要予以补充。
【例5】It wasstill thoughtunusual in some placesthatprograms couldbecalledup byviewers to be displayedon theirTV screensathome、【译文】有些地方得人们仍然认为,观众打电话要求在自己家里得电视屏幕上播放节目就是一件不平常得事情。
【分析】原文中有三个被动语态形式was thought, could be called up, t obe displayed, 都译成了汉语得主动语态:“认为”、“打电话”与“播放”。
其方法就是:it wasthought that…,按照汉语习惯,补充了主语,译为“人们认为……”;couldbe called up,将by后施动者viewers译成主语,被动部分译成主动;to bedisplayed译成主动修饰programs。
【例6】New actions must be taken toprevent air pollution、【译文】必须采取新行动来阻止空气污染。
【分析】原文就是一个简单得不需要指明施动者得被动语态,所以直接将主语变成宾语,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就可以。
此外,在有些情况下,英语中得被动语态翻译成汉语得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都可以。
例如:【例7】Thefamous hotel hadbeen destroyedby thebig f ire、【译文】大火把这家著名得旅馆毁掉了。
(主动)这家著名得旅馆被大火毁掉了。
(被动)【例8】Shewas caughtin thedownpour、【译文】她淋雨了。
(主动)她被雨淋着了。
(被动)四、英语重心在前汉语重心在后英汉两种语言得逻辑思维有明显得不同:英语往往就是“开门见山”,先表明结论,再进行论证、描述或讲述事实,也可简单概括为“先果后因”,即重心在前;汉语则习惯于“循序渐进”,往往按照事情得发展顺序,由事实到结论或由因到果进行论述,可以简单归纳为“先因后果”,即重心在后。
在英译汉时,我们要注意这种逻辑思维上得差异。
具体地,在正确理解英语原文逻辑关系得基础上,打乱英语得句子结构,按照汉语思维逻辑得表达方式重新安排句子得语序。
例如:【例9】Mr、Smith wasarrested when hehimself wasnot awarethat crime he had mitted、【译文】史密斯先生自己还不知道犯了什么罪,人家就把她逮捕了。
【例10】Everybody herehas a chance to study unless hedoesn’t wantto、【译文】除非自己不愿意学,这里得每个人都有学习得机会。
【分析】上面得两句话中各有一个从句:时间状语从句与条件状语从句。
按照英文得习惯,这两种从句一般位于主句之后,以突出主句得重要性,也就就是重心在前;但就是,汉语习惯按照时间顺序、事件得因果关系等来表达,即重心在后。
所以,遇到翻译状语从句时,一定要注意两种语言思维逻辑表达得差异性,对句子得语序作出必要得调整。
再如,比较复杂得句子:【例11】However, governmentintervention hasbeenf ound necessaryfrom timetotime toensure thateconomic opportunities are fair and accessibletothe people,to prevent flagrant abuses, to dampeninflationand to stimulategrow th、【译文】然而,为了确保人人均可获得平等得经济机会,防止公然得不正当行为,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经济增长,人们发现政府得干预常常就是必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