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精选文档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PPT精选文档
12
㈢社会调查研究
• 1、含义:
•
社会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研究目
的,通过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经验研究手段,
有步骤地实地考察有关的社会现象,收集大量
的、具体的社会事实,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索社会现象发生、发
展、变化的规律,达到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
目的。
社会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 是形成和产生有关社会世界的系统知识,
资料分析 方法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统计分析 定性分析
研究的 性质
定量
定量
定性 定量/ 定性
25
三、社会调查研究的过程
选择研究问题
研究设计
实验法 调查法 文献法 实地法
定量分析宗教归属
偏见
理
教育
投票行为
论
社会阶级
资
抽样
料
搜
集
计划
Y=a+x1+x2+x3+x4+e
观察
资料处理
24
2、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简介
研究方式 子类型
调查研究
普遍调查 抽样调查
资料收集 方法
统计报表 自填式问卷 结构式访问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实地实验 实验室实验
参与观察 个案研究
自填式问卷 结构式访问 结构式观察 量表测量
无结构观察 自由式访问
文献研究
统计资料分析 二次分析 内容分析 历史比较分析
官方统计资料 他人原始数据 文字声像文献 历史文献
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理奠定了思
想基础。不久小平南巡的旋风席卷全中国,掀起了又
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潮。
16
《中国农民调查》
作 者 陈 桂 棣 、 春 桃作 者 陈 桂 棣 、 春 桃
17
城 市 社 会 调 查
18
2、社会调查研究的对象及类型
• ⑴研究对象:
•
社会主体人、人的社会行为,以及由
人的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
⑵类型:
①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分:描述性研究、解释性 研究、探索性研究。
②根据调查研究的时序分: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③根据调查研究的性质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
19
3、社会调查研究的特征 • ①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 • ②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辩的; • ③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8
22、、社会构构成成要要素素
社会由那些要
素构成?
人 地域 文化
9
㈡社会调查 1、含义:
指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 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调查 调查调查
研究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10
方法
感性认识方法 理性认识方法
文献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 访问法 集体访谈法 问卷法 实验调查等
22
二、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方法论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具体方法技术
哲学基础 逻辑 范式 价值 客观性
调查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实验研究 问卷法 访谈法 观察法 量表法 抽样方法 测量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 23 计算机应用技术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论所探讨的问题 • ⑴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原理 • ⑵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 ⑶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 ⑷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 ⑸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 ⑹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
14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毛泽东
15
1992年1月17日,88
邓小平南巡
岁高龄、但精神矍铄, 身体健康的邓小平坐
在南行列车上,纵观
世界形势,思考中国
未来,运筹着大针方
略……,开始了他的
南方之行。视察武昌、
深圳、珠海之后,邓
小平发表了南巡重要
讲话,提出“要抓紧有
利时机,加快改革开
放步伐,力争国民经济更好地上一个新台阶”的要求,为
20
4、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任务 • 第一、收集调查对象的真实材料; • 第二、准确地描述调查对象; • 第三、正确地解释调查对象; • 第四、对调查对象进行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研究。
21
5、社会调查研究存在的困难 • ①人的特殊性; • ②研究的干扰性; • ③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 ④研究受特定的制约; • ⑤更难保持客观性。
增加人类对自身以及其所生存的世界的理解。
13
恩格斯
恩格斯
1842年11月至1844年9月,恩格斯 用了21个月的时间,深入到英国工 人群中.1845年,恩格斯根据他在 英国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材料,写 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 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 个受苦的阶级,它所处的政治经济 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 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 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 量。
x
34% 78% 66% 22%
资 料 分 析
27
四、社会调查研究中的理论 ㈠西方学者研究方法论的主要观点 孔德(实证主义): 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 卡尔.马克思: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
统计分析法 矛盾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等
11
• 理解: • 第一:自觉的认识活动;与日常生活中对社会
现象的观察、了解是有原则区别的。 • 第二:对象是社会本身。人、社会结构、调控
社会整体的功能。 • 第三:感性认识方法和理性认识方法。 • 第四:目的:了解社会,探求规律,寻求改造
社会的道路和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主讲:李秋莲
1
教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郝大海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 1、《社会学研究方法》 凤笑天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社会研究方法》 范伟达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3、《社会研究方法》 [美]巴比 主编
华夏出版社 4、《实用社会调查方法》 李莉 主编
暨南大学出版社 5、《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 徐经泽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社会调查教程》 水延凯 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绪论
3
•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 方法体系、研究的主要阶段、理论层次 与建构等知识。
• 教学重点: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体系与主 要研究阶段
• 教学难点: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构建 • 教学方法:讲授法 • 教学课时:两课时 • 教学内容与步骤:
4
一、社会调查研究概述
• ㈠社会与社会构成要素 • 1、社会
什么是
社会?
5
6
7
• 社会:一般是指由自我繁殖的个体构建而成的
群体,占据一定的空间,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和风 俗习惯。
• 狭义的社会:也叫“社群”,可以只指群体人 类活动和聚居的范围,例如是 村、镇、城市、聚居点等等。
• 广义的社会:可以指一个国家、一个大范围 地区或一个文化圈,例如是英 国社会、东方社会、东南亚或 西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