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数据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摘要食品安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有利于提高用餐的安全性。
可以通过检测食品的方式,来确保食品安全。
检测食品的关键就是提高理化检验分析质量,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本文主要分析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日后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质量控制;食品安全;检验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操作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对食品检测质量进行掌控。
做好食品安全的检测工作,可大大提高用餐的安全性,减少食物食用的不安全因素。
在食品安全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其中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可充分发挥食品样品检验的作用。
1 食品理化检测质量控制概述
食品理化检测的实施可提高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一般而言,食品检验质量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对环境的要求和对人员的要求,其中包括操作环境、操作方法、操作水平、设备仪器等,上述因素均属于客观因素。
另外,在食品检验工作开展前,操作人员需确保所有设备的参数设置符合检测要求,能够确保检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所有技术操作人员均需以食品安全检测要求为依据,校准与计量检定仪器,明确相关证书的具体要求,使仪器状态能够符合检测需求,遵循国家提出了检验项目指导准则,确定机器设备均属于正常状态后,才可对其进行检测。
另外,食品安全的检测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将检测方法彻底掌握,选取合理的检验方法,在检测之前,要对样品详细分析。
食品理化操作实施前,操作人员需检测仪器设备是否异常,在日常设备管理中,要维护设备,定期检修设备,定期对设备做期间核查,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当设备开机后,需给予预热。
设备使用期间,要选取标准的容器、仪器进行取样,例如容器瓶、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移液枪等,确保取样容器的干净与整洁,否则在检验时,可能会因器皿不干净,导致实验样品残留的情况发生,对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影响。
实验室内的所有对检验结果可能造成影响的耗材、用水等均需及时进行处理,只有经检验项目分析,确定该物质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后,才可使用。
部分有毒的试剂在使用前,检测人员需做好防范措施,尽量避免相互干扰、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的具体应用方法
2.1 溶液的配置与保存
强化食品理化检验质量控制操作,需通过多个方面进行完善。
①在检验前,
检验人员需对检验溶液进行配置,在标准溶液配置前,必须要保证试剂重量精准,操作时需将试剂重量产生的误差不可超过1%。
配制标准溶液时还要注意室温条件。
溶液配置完成后,要以滴定方法为依据,对浓度进行测定。
②操作人员在计算溶液浓度过程中,需考虑到实际称量数与滴定后浓度,在操作时,部分溶液可能会有氧化还原反应产生,这就要求操作人员强化检查工作,不定期或者定期对试剂质量进行检查。
例如在纯净水中高锰酸钾耗氧量的检验、测定过程中,需对检验所需的草酸钠、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盐酸溶液定期进行检查,如果溶液放置时间较长,或者标准溶液出现沉淀现象,需对溶液重新进行配置。
金属元素的标准储备液在冰箱中可以保存6个月,使用液临用现配。
检测中使用的各种标准溶液原则上购买有证标准溶液并对采购的标准溶液进行验收。
③食品检测人员在进行样品的称量时,一定要按照特定的检验标准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天平,确保天平的感量和称量范围比较合理,减小误差。
这一环节一定要避免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行為,如有的地方检测人员会用纸来进行称量,这样操作的结果是在进行物品转移时,往往无法将全部纸上的物品完全转移,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
与此同时,对于不同的物品,检测人员应合理选择称量容器,如果在不易发挥、性状稳定的物品测量中利用小烧杯称量,则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样品溶解、快速加热的作用,在转移物品的过程中,也会使操作变得更加方便。
2.2 检测人员的相关要求
要想提高食品理化检验分析质量,必须做好检验过程阶段的控制工作,在检验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提高样品测定的准确度,测量标准样品,注重空白试验的实施。
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操作技术必须过硬,才可确保操作的准确性,获取正确的检验结果。
在操作过程中,检验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实施空白试验,对食品检测进行详细、深入的分析,明确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准确评估风险因素后,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将影响降至最小,最后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
②努力做好平行样品的测定工作。
食品卫生检测人员在进行样品分析时,可适当地增加一定的测试次数,以便于将检测的误差降至最低,通常情况下,变异系数在15%以内。
③测定加标回收率。
所谓测定加标回收率,就是在食品样品检测中,检验人员可适度加入标准物质(一定量),对物质同时检测,然后明确物质回收率。
在一般而言,加标回收率范围在95%至105%之间。
④分析样品时,要对有证标准类样品同时进行分析,对比证书赋值与标准样品结果,可明确分析结果精准度的高低。
完成食品理化检验后,技术操作人员要全面修复最初的检验记录,也就是原始记录,明确数据分析是否存在差异,并对数据进行计算,了解数据是否符合相关的规定,与标准所要求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数值存在疑问,需对样品重新进行检测,确保数据测定的可靠性、精准度。
综上所述,做好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利于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食品质量,减少食品安全問题的发生。
食品检测人员只有做好了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够保证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并使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真正发挥其为人们提供生命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苏莹.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J].品牌与标准化,2010,15(14):9—10.
[2] 梁松涛.浅析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如何加强质量控制[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25(4):302.
[3] 朱晓磊,姜丽萍.食品卫生理化检验分析中的重要问题[J].中国卫生严业,2013,19(13):186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