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1)Sam采用了分步分析程序;Elvis采用了同步分析程序(2)同Sam和Elvis所建立的总成本性态模型一样。
因为,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若业务量最高点、最低点与成本最高点、最低点不一致时,高低点坐标的选择以业务量为准。
(3)y=70000+125x模型的经济含义:企业即使不生产产任何产品仍有70000元固定成本要发生,而每增加生产一件产品将增加成本支出125元。
但该模型并不能真实模拟反映Woody 公司2006年各月的成本水平,因为所建立的成本模型只是对高低点相关范围量本关系的近似描述。
(4)模型不能继续使用,成本模型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是在相关范围内表现出来的,相关范围包括业务量范围和期间范围。
(5)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将发生变化,首先为扩大生产规模固定成本将增加,由于高低点业务量及对应成本都将发生变化,因此总成本模型将发生变化。
案例二。
要求:运用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分析出现这一考核结果的原因。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1)计划单件成本=6.0+3+ 1.3 +(1÷10)+(8200÷5000)=12.04(2)实际单件成本=4.5+3+(3120÷2500)+(1÷10)+(8200÷2500)=12.13计划<实际单件成本,没完成完全成本法下,将固定性制造费算入成本中,生产量是关键词,单件成本受产量的直接影响,产量下降,成本上升变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1)计划单件成本=6.0+3+ 1.3 +(1÷10)=10.4(2)实际单件成本=4.5+3+(3120÷2500)+(1÷10)=8.8计划>实际单件成本,完成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不算入成本计算中,与生产量无关,与销售量有关完全成本法的缺点:3.固定性制造费加入计算中,增加了计算工作量4.片面追求产量,不利于企业短期决策和预测分析5.不能反映生产部门真实业绩,反而会掩盖或夸大他们生产的实际业绩案例三(1)在计算维持原有获利水平时的销售量基础上,分析该商店是否代卖?(2)如果与厂家合作,每年可或利润多少?(3)若想获利润40000元可行吗?对应策略因为有石棉瓦,水泥,玻璃三种产品,所以采用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因为三种产品的需求是成比例的,石棉瓦:水泥:玻璃=5:2:1,所以采用联合单位法分析。
假定以玻璃为标准产品,将5块石棉瓦,2袋水泥和1平方米玻璃这三种商品组成一件联合产品。
该联合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13+2×15.2+1×9.2=104.6(元)该联合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为:5×12+2×14+1×8.5=96.5(元)该联合产品的固定成本为:(750+450)×12+5000=19400(元)1. 在维持原来获利水平20000元时,则其应实现的联合产品的销售量为:实现目标利润的联合产品销售量=(固定成本+目标利润)/(联合产品单价—联合产品单位变动成本)=(19400+20000)/(104.6—96.5)=4864所以:需要销售的石棉瓦为:4864×5=24320块需要销售的水泥为:4864×2=9728袋需要销售的玻璃为:4864×1=4864平米2. 如果与厂家合作,商店的市场占有率预计可达到75%,所以石棉瓦:45000×75%=33750块水泥: 18000×75%=13500袋玻璃:9000×75%=6750平米上述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折合为6750件联合产品预计年利润额=(联合产品单价—联合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预计销售量—固定成本=(104.6—96.5)×6750—19400=35725(元)所以,商店应该和厂家合作。
6.若锦辉想实现利润40000元,是可行的。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试行:a.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经过与各厂商商议,单位变动成本即厂家送货价格已不能再下降,所以通过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不可行。
b.降低固定成本。
由于厂家集中送货,厂家考虑运费成本,只能批量送货,所以必须租仓库,且租金不能下调,公司不能下降,税金是税务机关依据相关法规核定,即固定成本以不能下降。
因此,想通过降低固定成本实现利润40000元也不可行。
c.提高价格。
商店现有定价低于市场平均价格,有一定的弹性空间,但是必须保证提高价格后仍不超过市场平均价格或行业允许加价额度,否则将会影响市场销售。
单价=(固定成本+目标利润)/预计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19400+40000)/6750+96.5=105.3(元)从上述计算可知,低于市场平均价105.47元(96.5*109.3%),不会影响销售量,所以将联合单价提高到105.3元就可以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即:石棉瓦单价=12*105.3/96.5=13.09(元/块)水泥单价=14*105.3/96.5=15.28(元/袋)玻璃单价=8.5*105.3/96.5=9.29(元/平米)验证:13.09*5+15.28*2+9.29*1=105.3(元)d.扩大销售量。
该商店预计销售大到整个商场的75%,已经是较乐观的占有率,向达到更多的销售量,必须追加较高的费用,所以通过扩大销售量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不可行。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自由通过提高售价才能实现目标利润40000元。
案例四1:采购2:不同意,因为如果全部对外销售,甲公司自己使用的就得从外部购入,增加了x型数控组合机床的成本案例五假如你是冠华科技公司外聘的财务顾问,请你利用灵敏度指标进行测算,并给出你的咨询方案,即企业若要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1、首先根据预测,计算出2005年目标利润基数=20%×600000=120000(元)。
2、再计算相关因素的灵敏度指标,通过计算可以得出2004年利润P=100000元,依题意计算各因素的中间变量如下:M1=px=200×10000=2000000(元)M2=bx=150×10000=1500000(元)M3=Tcm=(200-150)×10000=500000(元)M4=a=400000元分别将Mi和P代入公式,得:单价的灵敏度(S1)= M1/P×1%=2000000/100000×1%=20%单位变动成本的灵敏度(S2)= M2/P×1%=1500000/100000×1%=15%销售量的灵敏度(S3)= M3/P×1%=500000/100000×1%=5%固定成本的灵敏度(S4)= M4/P×1%=400000/100000×1%=4%可见,该公司的单价的灵敏度指标最高,单位变动成本次之,再其次是销售量,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最低,即企业利润受单价的影响最大,受固定成本的影响最小。
3、最后分析企业若要实现目标利润,应该采取哪些单项措施。
因为K0=120000-100000/100000=20%S1=20%S2=15%S3=5%S4=4%所以单价的变动率(K1)=(-1)1+1×20%/20%×1%=+1%单位成本的变动率(K2)=(-1)1+2×20%/15%×1%=-1.33%销售量的变动率(K3)=(-1)1+3×20%/5%×1%=+4%固定成本的变动率(K4)=(-1)1+4×20%/4%×1%=-5%于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005年冠华科技公司只要采取以下任何一个单项措施,就可以完成利润增长20%(即实现目标利润基数120000元)的任务,即:提高单价1%、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33%、增加销量4%、压缩固定成本5%。
可是注意我们的分析还有局限性呀!在整个分析中我们认为各个因素间的变动是相互独立的,可实际生活中可能一个因素变动,会引起其他因素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的!案例六编制的投资总额和资金筹措表见表1表1 投资总额与资金筹措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设期投产期达产期合计1 2 3 4 51 总投资8571.01 6093.54 3500.00 1000.00 500.00 19664.551.1 建设投资8420.11 5613.41 14033.521.2 流动资金3500.00 1000.00 500.00 5000.001.3 建设期利息150.90 480.13 631.032 资金筹措8571.01 6093.54 3500.00 1000.00 500.00 19664.552.1 自有资金3415.30 1463.70 4879.002.2 借款5155.71 6093.54 2036.30 1000.00 500.00 14785.552.2.1 建设期投资借款5004.81 5613.41 10618.222.2.2 流动资金借款2036.30 1000.00 500.00 3536.302.2.3 短期借款150.90 480.13 631.03 1、编制的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总成本估算表、利润表、借款还本利息计算表分别见表2、表3、表4和表5:表2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年份项目生产负荷(70%)生产负荷(90%)生产负荷(100%)3 4 5-20销售量(吨)销售价格(元/吨)销售收入(万元)销售量(吨)销售价格(元/吨)销售收入(万元)销售量(吨)销售价格(元/吨)销售收入(万元)1 产品销售收入49700.0063900.0071000.001.1 水性氟树脂涂料3500 60000 21000.004500 600027000.005000 600030000.001.2 溶剂型氟树脂涂料2100 70000 14700.002700 700018900.003000 700021000.001.3 烘烤型氟树脂涂料1400 100000 14000.001800 10000018000.002000 10000020000.002 销售税金及附加7149.159191.7710213.082.1 产品增值税6499.23 8356.159284.622.2 城市维护建设税(7%)454.95 584.93649.922.3 教育费附加(3%)194.98 250.68278.54表3 总成本估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投产期达产期3 4 5~12 13~20生产负荷70% 90% 100% 100%1 经营成本28526.26 36047.65 39808.34 39808.342 折旧费643.23 643.23 643.23 643.233 摊销费100.00 100.00 100.00 100.004 利息支出797.45 246.15 206.87 206.875 总成本30066.94 37037.03 40758.44 40758.44其中:固定成本12172.63 14030.06 15195.14 15195.14变动成本17894.31 23006.97 25563.30 2563.30表4 利润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投产期达产期3 4 5~12 13~20生产负荷70% 90% 100% 100%1 销售收入49700.00 63900.00 71000.00 71000.002 销售税金及附加7149.15 9191.77 10213.08 10213.083 总成本30066.94 37037.03 40758.44 40758.444 利润总额12483.91 17671.20 20028.48 20028.485 所得税4119.69 5831.50 6609.40 6609.406 税后利润8364.22 11839.71 13419.08 13419.087 可供分配利润8364.22 11839.71 13419.08 13419.08 7.1 盈余公积金1775.96 2012.86 2012.867.2 应付利润8665.17 11406.22 11406.22 7.3 未分配利润8364.22 1398.58表5 借款还本利息计算表单位:万元序号项目建设期投产期1 2 3 41 借款本息及还本5155.71 11249.25 11927.58 2270.95 1.1 年初借款本息累计5155.71 11249.25 2141.80 1.2 本年借款5004.81 5613.411.3 本年计息150.90 480.13 678.33 129.151.4 本年还本9107.44 2141.802 还本资金来源9107.44 12582.93 2.1 折旧费643.23 643.232.2 摊销费100.00 100.002.3 未分配利润8364.22 1183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