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钧瓷文化

钧瓷文化

河南禹州神垕古镇钧瓷旅游项目开发策划书组办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设计组人员:石优优编制时间:2016年12月8日编号:201434005070序文设计的目的:钧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瑰宝,是具有千年文化传承的独特瓷种,不仅凝聚着非凡的科技成就和伟大的创新精神,彰显着地域文明的深厚底蕴。

禹州是钧瓷的故乡,发展钧瓷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

钧瓷文化内容丰富,内涵生动,传承文化是历史的责任,要更好的通过影坛、论坛、讲坛等平台来提升钧瓷文化,普及大众对钧瓷的了解,带动产业发展,起到惠民的作用,要把钧瓷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在“吃、住、行、游、娱、购”上做文章,拉动经济,搞活产业,通过新媒体、高端媒体进行广泛和全覆盖的宣传。

并强调:古镇保护要和旅游规划相结合,慢建设、高端规划,把文化和文物相结合,在老街规划建设上,坚持一点一特色,一户一特色,一院一特色的原则,保持原汁原味的古香古朴,高标准的完成神垕古镇规划建设。

主要构想:神垕镇以钧瓷和古镇出名,具有文化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和市场潜力,但其旅游开发时间晚、起点低,产品体系和空间体系尚未成形。

根据文化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开发趋势,结合神垕镇钧瓷文化和古镇风貌的实际情况,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的市场开发,需做大低端市场,做强高端市场,开发钧瓷文化旅游系列产品,构建老街旅游中心,培育钧瓷文化旅游市场。

设计的主体层次: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开发的主体层次为以下四个方面:1. 钧瓷文化旅游市场定位2. 钧瓷文化旅游产品开发3. 构建老街钧瓷文化旅游中心4. 培育钧瓷文化旅游市场目录一、背景分析1.概况 (1)2.旅游资源特征 (2)二、神垕古镇区域优势/劣势 (3)1.优势 (3)2.劣势 (4)三、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开发现状1. 钧瓷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5)2. 钧瓷文化旅游得到初步开发 (5)3.钧瓷文化旅游得到初步开发 (6)4. 钧瓷文化旅游空间有待整合 (6)四、神垕镇钧瓷文化旅游开发构想1. 钧瓷文化旅游市场定位 (7)2. 钧瓷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7)3. 构建老街钧瓷文化旅游中心 (8)4. 培育钧瓷文化旅游市场 (8)五、项目预算 (9)六、项目进度表 (9)七、附录 (10)一、背景分析1.概况:神垕镇位于河南省中部,禹州市西南30公里的箕山山脉东南端边缘地带。

被誉为中国钧瓷之都。

神垕镇早在夏、商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从事农耕和冶陶。

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

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神垕古镇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构成,有东大街、老大街、西大街、白衣堂街、红石桥街、关帝庙街等大小街巷20条,镇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俗称“七里长街”。

神垕镇还有神垕钧窑遗址、祖师庙、灵泉寺白果树等几处文物古迹。

2.神垕古镇旅游资源特征:(1)历史悠久:神垕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夏商时期,这里的先民就从事农耕和冶陶。

自唐代出现钧瓷以来,神垕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

宋时称神垕店,明代开始称神垕镇,属鸿畅都,清时属文风里。

明成化年间的《神后真武庙碑记》记载,当时“神后之镇耕读冶者千家”,遂成七里长街。

清代以后,依然是“日进斗金”之地。

明清时期流行一首民谣:“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住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由此可见当时之繁华。

神垕古镇保护区面积达3平方公里,镇区内建筑布局合理,整体为东西走向(北寨街为南北走向),自东向西除民居外,重点建筑依次有温家大院,霍家院、白家院、伯灵翁庙、望嵩门、驺虞桥、天保寨、文庙、老君庙、白衣堂,古代政府机关、商会、民团、文化、祭祀等场所都设于此。

历史上曾因陶瓷兴盛、钧瓷御用而“神垕”地名被四次皇封,厚重的钧瓷文化孕育了神垕镇。

神垕地处伏牛山余脉,山川秀美,境内名胜古迹众多,灵泉寺、花戏楼、祖师庙、邓禹寨、钧窑遗址等不胜枚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神垕的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早在1979年就被河南省确定为十八条旅游线路之一。

1(2)独具特色的钧瓷文化:神垕镇的主要特色是钧瓷文化及千年古镇。

钧瓷作为宋代五大名瓷之一,起源于神垕,其遗址的发掘被评为2001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产于河南禹州的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国之瑰宝”,它位于钧、汝、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期,在禹州设置官窑,烧制宫廷御用瓷,每年选36件入宫,其余的全部打碎深埋,由于官窑设置在夏启建都的古钧台附近,所以窑名为“钧窑”,瓷名为“钧瓷”,钧瓷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雅堂无钧不可自夸富”的盛誉。

近年来,神垕镇以钧瓷为依托,大力发展陶瓷产业,建了三个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和五个专业市场,促进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钧瓷之都”、的荣誉称号。

(3)人文、自然资源组合良好:神垕镇旅游资源众多,而且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空间组合良好、互相融合、交相辉映。

如:乾明山上不仅有成片的槐树林,林中还有祖师庙、山神庙、烈士陵园等人文景点,凤翅山上有灵泉寺、古银杏树等。

同时,境内还聚集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既有山清水秀的“人造花果山”凤翅山,又有郁郁葱葱的大龙山深林公园,还有壮观的乾明山文化公园,以及众多的寺庙、道观、牌坊、楼阁等遗址,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都比较丰富,而且形成良好的组合,这是很多古镇所不能及的。

二、区域优势和劣势1.优势(1)资源优势:全镇旅游资源众多,有祖师庙、山神庙、烈士陵园、灵泉寺、古银杏树等人文景点;还有沿白峪河成组分布的中唐至宋元时期的窑炉遗址八座,对钧瓷的历史研究和制作工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自然景观方面有位于大刘山北坡的大刘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一万二千余亩,现在通过整治已经构成神垕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具天然韵味,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社会民俗与旅游购物方面有古玩市场和钧瓷市场,古玩市场门面设计是明清风格的白墙青瓦式建筑,古色古香。

街道全为石板铺砌,成为专供游客参观游览的步行街。

钧瓷市场集苗家、孔家、荣昌、文公窑等名窑精品,是游客购物、欣赏钧瓷艺术的好去2处。

集聚了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于一体,既体现了神垕镇古老的文化底蕴,又有利于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旅游产品,全方位吸引游客。

(2)区位优势:禹州市地处中原城市群之中,省会郑州、园林城市漯河、历史名城许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等将其交臂环抱,古老文明与现代气息在这里水乳交融,311国道融贯东西,临近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北临新郑国际机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目前河南省旅游开发的重点”三点一线“即洛阳、郑州、开封和黄河旅游线,神垕镇据此线近便,容易受到”三点一线“包括旅游信息、客源、旅游交通等的辐射和扩散,必将带动神垕镇旅游业的发展。

随着目前大规模道路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神垕镇的交通条件因而又有很大改观。

经过禹州市区的郑平、许落等省道以及禹州市区经鸿畅到神垕镇的地方公路,路面质量和宽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而且,目前的洛界高速、许平南高速、郑石高速已经建成,这将有利于提高神垕镇的对外交通条件,对增强神垕镇与周边城市的通达性、提高对周边城市以及远距离游客的旅游吸引力将十分有利。

(3)经济优势:”旅游搭台,经贸唱戏,“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

比如神垕老街的修复和保护,游客住宿条件的完善,基础设施的改进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

神垕镇作为全国唯一的钧瓷基地,它不仅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也是禹州市的一个经济重镇。

不仅文化深厚,而且煤炭资源丰富。

到目前为止,全镇个体私营企业有890多家,其中有钧瓷企业380多家,煤矿有43家。

神垕镇的煤炭资源可采储量达1.2亿吨,全镇银行储蓄余额达1.92亿元。

曾经先后被评为”全国100个小城镇经济开发试点镇“,”河南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禹州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实验区“。

这些企业和矿产资源作为一个强大的经济后盾为神垕镇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政策优势:政策方面,近几年来,国际国内强劲的旅游市场需求已昭示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灿烂前景,我国也把发展旅游业作为经济增长点和拉动国内消费的重要举措。

2001年开始,禹州市把旅游开发列为政府管理的目标体系中,列出旅游开发的重要举措基金,来支持和扶持钧瓷旅游的发展。

2.劣势(1)资源遭到破坏: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产生吸引力、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各种事物的总和。

作为一种资源,旅游资源除了人工可以栽培与繁殖的动植物外,基本是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一旦破坏将不在拥有。

由于交通、经济和历史上的几次战争,加上后来盗墓者的挖掘,神垕镇很多窑址和古建筑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镇区掀起了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古镇受到巨大的冲击3力。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加上人们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使它们遭到建设性的破坏。

(2)旅游产品未得到充分开发:除了保护不力造成资源的破坏,整个古镇旅游产品的开发也面临许多问题,产品单一,没有个性化,很多优秀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开发。

古镇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整个镇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更高的要求,以观光、游览为主的古镇旅游已满足不了旅游者。

而神垕镇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较多还是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深度旅游产品。

例如钧瓷这一重要的旅游资源,现在的开发还只是处于商业买卖,供游客欣赏的阶段,并没有得到深度的开发。

神垕镇除了优秀美丽的古镇风光和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最主要特点是古镇依靠人工活动制作钧瓷而赋予的更多文化和历史底蕴,而这些还都未开发成可供游客体验的旅游产品。

(3)资源开发缺少规划:伴随着中国较早一批古镇开发的成功,像周庄、丽江古镇等,人们对古镇旅游的关注越来越高,全国其它地区看到古镇开发的经济效益,也开始竞相开发古镇资源,想从中得到一些经济收入。

在这个背景下,各个地方,不管是条件成熟的古镇还是条件不成熟的古镇,都进行了开发。

但是由于区位、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古镇的开发可谓是很盲目的。

缺少正规、科学的旅游规划,导致开发出的古镇旅游产品问题突出、无序发展现象严重。

(四)基础设施不完善: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神垕较为封闭,交通不便,公共设施不配套,这些原因虽然有利于神垕镇在历史上的几次战火中得以遗存下来,但是事实上也影响了古镇的可进入性。

导致古镇的现代化进程较慢,现有的基础设施落后,不能满足旅游者的在旅游活动中的基本需求,影响游客的滞留和集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