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PPT课件
4、 其他
[不良反应] 过量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一、硫脲类 二、碘和碘化物 三、放射性碘 四、-R阻断药
一、硫脲类
硫氧嘧啶类 :甲硫氧嘧啶
丙硫氧嘧啶
咪唑类 :甲巯咪唑(他巴唑)
卡比马唑(甲亢平)
[药理作用] 1、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机制: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所中介 的酪氨酸的碘化及偶联 。
较高氧化态的碘(I+)
3、酪氨酸碘化
被活化的碘与TG中的酪氨酸残基结合一碘酪 氨酸(MIT)和二碘酪氨酸(DIT)
4、碘化酪氨酸的耦联
在过氧化酶作用下,两个DIT缩合成T4,一个MIT 和一个DIT缩合成T3
贮存: T3、T4仍在TG分子上,TG储存在腺泡 腔内
分泌:
经蛋白水解酶水解而释出T3、T4 ,分泌入血。 部分DIT和MIT从TG上水解脱下细胞内被脱 碘酶脱碘 碘多被重新利用 调节:
Chapter36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栾海云
甲状腺激素是碘化酪氨酸的衍生物, T4:甲状腺素,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与调节] 合成:
1、甲状腺腺泡摄取碘 靠碘泵主动摄取 2、I-的活化 碘化物在过氧化酶作用下被 氧化成
-射线,破坏甲状腺实质TH分泌 131I
-射线,体外测得,用于甲状腺功能测定
[临床应用] 1、甲亢治疗 不宜手术,手术后复发及硫脲类无效或过敏者 [不良反应] 易致甲状腺功能低下,补甲状腺激素
-R阻断药
硫脲类
生物效应
I--
靶细胞 T3 rT3
摄碘
T3 T4 T4 T3
组织 血液
丙硫氧嘧啶 某些-R阻断药
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贮存、分泌
摄碘
活化
I--
I--
I*
碘化
T4 T3
血液
脱碘 MIT DIT
T4 T3
MIT
DIT 缩合 MIT
T3
DIT
T4
腺泡
TG
[调节]
负 反 馈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体内过程]:
F: 血浆蛋白
T3
90~95%
T4
50~70%
作用机制
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核,与核内的TR 结合后启动靶基因转录,促进mRNA形 成,加速相关蛋白和酶的生成,产生 生理效应。
[临床应用]
1、 呆小病 需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2、粘液性水肿 垂体功能低下 先用GCS,再用甲状腺制剂
3、单纯性甲状腺肿 缺碘引起者补碘 无明显原因者,应用适量甲状腺激素
3、防治单纯性甲状腺肿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2、过敏反应 3、诱发甲状腺功能紊乱
三 -R阻断药
[机制]: 1、阻断-R 控制交感兴奋症状 2、普萘洛尔和氧烯洛尔抑制外周T4 脱碘成为T3
[临床用途]: 1、甲亢和甲状腺危象
2、术前准备单用作用弱,合用硫脲类
四 放射性碘 131 I
[药理作用] 甲状腺高度摄碘能力。
活化
I--
I*
碘化
脱碘 MIT DIT
T4 T3
MIT DIT 缩合 MIT
DIT T3
T4
腺泡
TG
大量碘剂放射性碘源自特点: a 对已合成无效 b 起效慢 c 长期应用-反馈性TSH
2、抑制外周T4转化为T3 3、免疫抑制作用
轻度抑制免疫球蛋白,使甲状腺中淋巴细 胞
[体内过程]
1. 硫脲类药物分布广泛,可随乳汁和经胎 盘排出。
2. 在肝内代谢,其余随尿排出。 3. 卡比马唑需在体内转化成甲巯咪唑后才
能起作用,所以卡比马唑起效更慢,不 宜用于甲亢危象。
结合率:
小
大
作用:
快而强
慢而弱
维持时间:
短
长
T 1/2: 代谢:
2天
5天
经肝、肾线粒体内脱碘
排泄:
经肾排泄
[药理作用]
1、维持正常生长发育 脑发育时期,T3、T4呆小病 成人甲状腺功能粘液性水肿
2、促进代谢和产热 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3、提高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
T3、T4能使机体对儿茶酚胺类的 反应性 甲亢时出现神经过敏、 震颤、心率等神经和心血管症状
机制: 1)间接抑制蛋白水解酶抑制T3、T4释放 2)拮抗TSH引起甲状腺增生作用 3) 影响酪氨酸的碘化和缩合抑制合成
特点:快而强
[临床应用]
1、甲亢术前准备 拮抗TSH促进腺体增生作用 腺体 缩小,血管增生减轻,质地变韧
2、甲状腺危象 危象消除后及时停用碘剂
腺泡内碘离子浓度高到一定程 度后,细胞摄碘能力即自动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甲亢 1、甲亢的内科治疗
轻症和不宜手术或131I治疗者 2、术前准备
硫脲类+碘剂 3、甲状腺危象的治疗
大量碘剂,硫脲类辅助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2. 消化道反应 3. 粒细胞缺乏 4. 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 碘及碘化物 复方碘溶液(卢戈液),碘化钾/钠 [药理作用] 1.小剂量碘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2.大剂量碘抗甲状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