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地质学复习1.所有的测井方法、标准代码、单位、测量要求环境、设计/开发的物理基础、分辨率、主要地质应用、影响因素。
以表格或系统陈述的方式。
举例:体积密度、井壁电成像FMI2.裂缝的主要测井响应特征。
答:第一类,常规测井响应:1)井温测井在裂缝处,泥浆侵入裂缝地层,导致地温下降,监测到的地温曲线出现低温严重偏低。
2)微侧向测井|微侧向测井采用贴井壁测量,探测深度较小,对裂缝敏感。
在裂缝发育段,电阻率出现低阻异常,往往表现为以深侧向为背景的针刺状低阻突跳。
3)双侧向测井与微球形聚焦由于深浅侧向探测深度有较大差别,在裂缝段表现为电阻率差异。
分为正差异(LLD>LLS)和负差异(LLS<LLD)。
影响这种差异性质和大小的因素较多,主要因素有裂缝发育程度、裂缝角度、流体性质和地应力集中。
a.裂缝发育程度的影响:经验表明,在裂缝发育段,深浅侧向均降低,而且浅侧向电阻率降低的更明显,产生正差异。
裂缝越发育的地方,双侧向的正差异一般也越大。
b.裂缝角度的影响:高角度缝、垂直缝的双侧向为正差异;斜角缝或网状缝的双侧向不明显;低角度缝、水平缝的双侧向较小的负差异,低阻尖峰。
c.流体性质的影响:¥淡水钻井液作用下,当地层中流体为油气时,侵入带电阻率低于原状地层的电阻率,双侧向出现正差异。
如果裂缝发育,则一般仍出现双侧向的正差异。
而当地层中流体为水时,双侧向差异减小。
d.地应力集中的影响:现代地应力集中段,岩石变致密,地层电阻率急剧上升,超过一般致密层的电阻率。
在钻井过程中,地应力通过井眼释放,造成定向井壁坍塌,使浅侧向值显著降低,从而出现正差异。
4)补偿密度测井补偿密度测井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泥饼和井壁不平对密度测量的影响。
在岩性致密、渗透性差、很难形成泥饼的井段,补偿密度测井的密度值可成为通过识别井壁不平情况间接反映裂缝发育的信息。
第二类,非常规测井响应:1)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仪器在四个相互垂直的极板上,都装有微电极,极板紧贴井壁测量。
可以用以下三种信息来识别裂缝发育井段:a.电导率异常检测。
地层倾角测井仪器的四个极板测得的电导曲线都可以反映裂缝的发育情况。
主要有两种形式@针刺状:反映低角度缝、水平缝、斜交缝和网状缝的测井响应。
对称的极板出现较长井段的低电阻异常:高角度缝、垂直缝。
另外,两种非裂缝电导异常也是针刺状需注意:一个是角砾岩带,可以利用高自然伽马(去铀)这一特点与裂缝段相区别。
另一个是地层层面,可以利用这些异常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加以排除。
b.双井径曲线反映椭圆井眼。
裂缝发育往往引起井壁岩块的崩落,造成椭圆井眼,因此可以用地层倾角一起的两条双井径曲线识别。
c.仪器转动差异。
无裂缝段一般井壁光滑,在测量过程中地层倾角仪因受电缆钢丝的扭转力均匀扭动,但在裂缝发育段,井壁沿裂缝方向的崩落,或者较大的裂缝使仪器转动减慢、不转甚至反转,出现键槽效应。
2)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裂缝在FMI图像上表现为一个正弦波。
最低点的方位指示裂缝的倾斜方位,倾角等于正弦波振幅除以井孔直径的反正弦。
因此裂缝在成像图上为线状或线状组合。
当裂缝中充填高导物质(低密度)时,如泥质等,图像特征为暗色的正弦线;当充填高阻物质(高密度)时,如方解石、石英等,图像表现为亮色的正弦线。
3)长源距声波测井(声波全波测井)a.幅度衰减:裂缝发育段声波能量衰减比只迷雾裂缝段严重得多。
纵横波的衰减与裂缝倾角有关。
35-85°时,纵波幅度衰减明显;0-35°及75-90°时,横波衰减十分明显。
b.波形扰动:在致密无缝段,各深度的全波列在相位上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变密度图上表现为笔直的黑白条纹;而在裂缝段,裂缝切割井眼,使声波变密度图上出现干涉条纹的扰动。
4)井下声波电视在无裂缝的致密段,地层吸收声波的能力弱,回波信号强,井壁图像显示为白色;而当井壁出现裂缝时,声幅衰减,对应于裂缝出的井壁图像部位显示为深色。
5)}6)自然伽马能谱测井(NGS)SGR总体很平,但去U的CGR呈尖刺状7)核磁共振T2谱裂缝处变胖8)岩性密度测井的Pe曲线重晶石泥浆钻进的时候Pe在裂缝段急剧增高9)井壁成像测井FMI有裂缝时双侧向向下掉且深侧向比浅侧向更低形成正差异补:△成像测井裂缝解释的解释思路:1)首先在岩心资料上确定各种主要裂缝特征及其区别于其他的特征,然后在相应,的成像测井图象上区分出真正的裂缝;2)在裂缝中鉴别出天然裂缝和人工诱导缝;3)对各类裂缝分别用图象与岩心资料建立解释图版(分地区、分层系),最后针对不同地区和层系用各种测井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评价裂缝的有效性,即它对储层和产量有无贡献,贡献多大。
裂缝综合分类如下:△真、假裂缝的识别:(1)层界面和裂缝的鉴别——层界面常常是异族互相平行的或接近平行的高电导异常,且异常宽度窄而均匀;但裂缝总是与构造运动和溶蚀相伴生,因而高电导异常一般既不平行,又不规则。
(2)缝合线和裂缝的鉴别——缝合线一般平行于层界面,单两侧有近垂直的细微高电~导异常,通常不具有渗透性;天然裂缝则不具有这些特征。
(3)断层条带与裂缝的鉴别——断层面总是有地层的错动,与裂缝区别。
(4)泥质条带和裂缝的鉴别——泥质条带的高电导异常一般平行面比较规则,而裂缝则不然,其中常由溶蚀孔、洞在一起,使电导率宽窄变化很大。
△诱导裂缝与天然裂缝的三点主要区别:(1)诱导裂缝是地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因此只与地应力有密切关系,谷排列整齐,规律性强;而天然裂缝常为多期构造运动形成,又遭地下水的溶蚀与沉淀作用的改造,因而分布极不规则。
(2)天然裂缝因常遭受溶蚀和褶皱的作用,故裂缝面总不太规则,且裂缝有较大的变化;而诱导缝的缝面形状较规则且缝宽变化很小。
(3)诱导裂缝的径向延伸都不大,故深侧向测井电阻率下降不很明显。
·3.烃源岩的主要测井响应特征(及测井评价参数)由于烃源岩层含有固体有机质,这些有机质富含有机碳,而有机碳具有密度低和吸附性强等特征。
因此源岩层在许多测井曲线上具有异常反应。
在正常情况下,含碳越高的源岩层,其测井曲线上的异常反应就越大。
通过测定异常值的高低,就能反算出含碳量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烃源岩层对应的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为:高GR,高中子,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
对源岩有异常反应的测井曲线主要有:(1)自然伽马曲线。
在该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
这是因为富含碳的源岩往往吸附有较多的放射性元素铀,而去铀GR则正常。
(2)密度和声波时差曲线。
富含碳的源岩层,其密度低于其他岩层,因而在密度曲线上表现为低异常,在声波时差曲线上表现为低异常(高时差)。
(3)}(4)电阻率曲线。
成熟的源岩层由于含有不易导电的液态烃类,因而在该曲线上表现为高异常。
利用这一特征可以识别源岩层成熟与否。
烃源岩的测井识别:1)自然伽马测井在一般的沉积岩中,主要是固体骨架中的放射性元素铀钍钾,使得页岩具有放射性。
具有一定的含水孔隙度的不含有机质的页岩是由特定的骨架组成,并且其单位重量的放射性是不变的。
海相富含有机质的页岩和石灰岩,浮游生物吸附铀离子,呈高放射性;而湖相烃源岩,淡水缺铀离子,不显示测井伽马异常,所以此法划分海相烃源岩有效,湖相效果差。
2)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提供地层总自然伽马和去铀伽马计数率,两者之差(即ΔGR)反映了地层中的铀含量。
ΔGR的计算公式为:ΔGR=HSGR-HCGR式中,HSGR为总自然伽马测井值,API;HCGR为去铀自然伽马测井值,API。
"大量研究表明:铀含量与有机质丰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因此ΔGR间接反映了有机质丰度。
采用ΔGR/HSGR或ΔGR/HCGR的比值可消除井眼扩径的影响。
3)密度测井因为烃源岩中有机质的密度~cm3)明显低于围岩基质的密度(粘土骨架的密度为~cm3,碳酸盐岩的更高),使烃源岩密度测井值降低。
4)中子测井通常,岩石中的大量氢并不属于孔隙水,页岩骨架和干酪根(或油气)两者的氢含量都很高,并且相互替换,在中子测井中不会有明显的差异。
故不是油气良好的指示器。
同时井壁对中子测井的影响也很大。
但当孔隙中含气时,中子测井会由于挖掘效应,易于识别。
5)中子测井连续的中子测井在评价生油岩中有机碳含量时有局限性(Herro,1986,1988)。
但这一方法的优点是对低含量的有机碳反映敏感,且不需要做岩石校正,但需要做无机碳校正。
6)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在理论上可以用来评价烃源岩层。
因为烃源岩层多呈页状,电性上呈各向异性。
用球状电源测井时,会增加电阻率值。
不含有机质页岩的电阻率取决于:(1)它们的骨架类型和特征;(2)充满孔隙的原生水的电阻率;(3)孔隙度的大小。
~7)声波测井声波测井可以弥补密度测井不可靠时的不足。
由于有机物的低密度性,使声波时差相对升高对应着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层。
当密度曲线受井壁不规则或黄铁矿存在影响时,声波时差曲线可能比密度曲线更可靠。
当声波速度相对减小,电阻率增加,表明为非渗透沉积岩中的富含有机质层。
声波测井与岩石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比密度测井大得多。
通常是将两种测井结合起来用。
8)用交会图的方法识别烃源岩自然伽马-声波交会图电阻率-自然伽马交会图声波-电阻率交会图烃源岩的测井评价方法。
4.测井在构造解释中地层产状的获取方法。
研究构造的主要测井方法是地层倾角测井和井壁成像测井。
这两种测井能够精确的处理出井筒内的地层产状,并且原理是一致的:他们都不能直接测出地层的倾角和倾向,都只是提供足够的信息来计算地层的产状。
、地层倾角测井的方原理:1.静水条件下岩层最初形成时是水平的或近似水平的,泥质岩石和粉砂质泥岩是静水条件下的产物,初始状态是水平的。
==》泥岩等低能沉积地层的倾角矢量可代表后期构造倾斜状态。
2.在连续沉积情况下,当水平岩层发生褶曲运动时,各岩层面的褶皱形态是按同一轴面套迭的。
在井眼过倾斜褶皱轴面条件下,地层产状在井筒纵向上的变化相当于同一层面在平面横向上变化==》井筒方向上地层产状规律性变化恢复构造平面形态。
3.地层在断面附近受到局部牵引力而使地层产状出现规律性变化。
在张性应力区形成断层时,地层重力作用明显,在断面附近“牵引”现象明显。
==》判断断层存在,确定断层面产状。
地层倾角测井构造解释是基于对测井构造处理成果图的解释,而成果图表示形式有很多种(列表、柱状图、频率方位图、矢量图、杆状图),一般利用倾角矢量图来进行构造解释。
`地层倾角测井资料经过构造处理后,倾角矢量图上的蝌蚪并不都反映构造倾角。
如何准确提取地层产状依据以下三个原则:1.在单斜构造区,对于泥岩和砂质泥岩的基本呈绿模式的倾角矢量点群,其倾向的优势方位和平均最小倾角代表构造倾斜方位和倾角大小(通常上覆泥岩和砂岩层中厚度大于5m以上的泥岩的倾角、倾向代表构造的倾角、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