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换热器检修流程二、换热器检修方案工机具一览表消耗材料一览表三、换热器检修规程一、换热器检修流程1.目的与适用范围保证设备的检修质量达到规范要求,保证设备检修过程的安全、可靠。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化工企业中设计压力不大于 6.4Mpa,设计温度大于-20℃,小于520℃的壳式换热器的维护和检修。
根据检修周期一般可分为中修与大修,具体检修内容一般由甲方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2.引用标准及编制依据《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之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HG25004-913.工作内容及操作流程4.操作程序及技术要求4.1 施工准备4.1.1 主要工机具准备:准备好施工用工机具,检验合格,并运到施工现场。
4.1.2 技术交底:技术人员应对检修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技术交底。
4.1.3 应在工艺处理完毕,并由业主出具设备开工单后方可进行施工。
4.2 管壳式换热器检修4.2.1 解体a) 拆封头:拆封头时应注意避免将密封面损伤。
b) 抽芯:用手动葫芦或卷扬机缓慢的将管束从壳体中抽出,在抽芯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损坏换热管。
4.2.2 对换热器的清理a) 密封面的清理、研磨:将旧垫片取下后,用砂纸或非金属硬片之类的工具将铁锈及其他污物清除干净,特别要注意将密封沟槽内的残留密封胶去除干净,不得在密封面留下任何划痕,必要时可用研磨沙进行研磨。
b) 清扫壳程和管程积存的污垢。
c) 常见的清理方法●机械除垢法:利用各种铲削刷等工具清理,并用压缩空气、高压水和蒸汽等配合清理,当结垢较严重或全部堵死时,可用管式冲水钻(捅管机)冲洗。
●冲洗法:利用高压水泵打出的水通过调节阀,再经过高压软管通至手枪试喷射枪进行喷射清理污垢,若在水中混入石英砂效果更好。
●化学除垢法:可根剧结垢物的化学成份采用酸洗或碱洗,采用化学清洗时必须加入缓蚀剂或用清水冲洗以防止腐蚀设备。
4.2.3 检查与维修4.2.3.1封头、壳体检查与维修在清理工作结束后,应检查换热器内部构件有无变形断裂松动,防腐层有无变质脱落鼓泡,内部有无腐蚀局部凹陷等,并视情况进行修理,要重点检查封头过渡区,焊缝接头区及多次返修的部位。
a) 常见表面缺陷:腐蚀,磨损,机械性损伤,变形,表面裂纹。
b) 检查方法●彻底清扫表面重点部位使之现出金属原色。
●在足够的照明条件下,借用放大镜对重点部位仔细检查,若有需要,可使用超声波或射线对壁厚和焊缝进行检测。
a) 处理方法●若无重大缺陷,可不予处理或进行一般性打磨处理即可。
●若局部有严重腐蚀或凹陷等缺陷则应按照有关焊接工艺规定进行补焊处理。
4.2.3.2管束的检查与维修a) 列束从管板中拉脱松动而使介质泄漏●处理方法:采用补焊、补胀法消除注:同一部位补胀不得超过三次,若胀管无效可换管子或采用焊接法,焊好后对周围列管再胀一次防止热胀冷缩松动。
b) 换热管穿孔泄漏●处理方法:更换新管堵管注:更换新管时应对管板孔进行检查,清理,管板孔内不得有油污,铁锈,刀痕;采用堵管法,堵管总数不得超过管束管子总数的10%,管堵材料的硬度应低于或等于管子的硬度。
c) 管板●如有需要应对拼接的焊缝进行100%射线或超声波探伤4.2.4 复位●管束、封头复位时,紧固螺栓应对角紧4.2.5 试压捉漏(气密性试验)a) 按操作压力的 1.05倍或根据甲方要求进行试验,用肥皂溶剂检漏,不冒泡为合格b) 试验应包括壳程试验与管程试验,浮头式换热器试压前应装设试压环4.3 平板式换热器4.3.1 换热板的检修a) 折卸检查换热板时,用非金属硬片将密封垫片和换热板片分开,切不要损坏换热板片和密封片,并按顺序逐片放好,并做好记录,不得错乱颠倒。
b) 检查换热板片应无裂纹、划伤、变形等缺陷。
c) 清理换热板时切忌用钢丝刷,应用非金属硬片去除污垢再用去污粉清洗。
4.3.2 密封垫片更换a) 更换密封垫片时,须将密封面清理干净。
b) 新的密封垫片材质应符合图纸要求,垫片的四个角孔位置必须正确,粘胶剂要涂均匀,垫片在密封槽内要平整,不得扭转、歪斜或突出。
4.3.3 组装复位a) 安装板片时要严格按原顺序装配,不得错乱颠倒b) 夹紧前端压板时,应均匀、对称、交叉拧紧螺母,先紧中部,再拧紧上下的螺母,不允许单边拧紧螺母c) 压紧后端压板的四角距离应一样,端压板之间距离应在端板上所测量的尺寸范围内,若小于此尺寸仍发现泄漏,则应更换垫片,上下左右的平行度为1mm 4.3.4 试压捉漏整体组装后,应按1.25倍的最大操作压力作单侧试压,保压20-30分钟,不渗漏即为合格;若需作气密性试验,则应在水压之后,按操作压力的1.05倍进行试验,用肥皂溶剂注入板束周围,不冒泡即为合格。
4.4 施工完毕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二、换热器检修方案一、编制依据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3.《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二、适用范围2.1 工程简介制定了浮头式换热器检修方案;提出了检修过程的详细质量标准、相关技术及安全注意事项。
三、检修前的状态以及检修原因四、检修内容4.1、施工步骤方法4.1.1检修前的准备工作;4.1.2加装该设备的隔离盲板;4.1.3检修前编制并完善检修规程;4.1.4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了解设备图样及有关技术资料,熟悉其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4.1.5对使用机具、备品备件、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检查、核实,其结果应能满足检修的需要;4.1.6封头两侧搭设脚手架;4.1.7设备吹扫置换及卸压合格,具备检修条件,施工作业票等各种票证办理完毕;4.1.8准备堵头4.2拆卸该设备管口法兰、前后管箱、小浮头。
4.2.1、拆下的螺栓横竖摆好,用塑料布盖好;4.2.2、管箱有管线阻碍,必须用两个导链交替倒出,吊下的管箱和大浮头放在枕木上;4.3安装试压环、壳程试压4.3.1、安装试压环,连接好试压泵;4.3.2、上水试压,如有泄漏,对泄漏的管束则采用堵头塞进管内,且略突出管板2—3mm,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堵漏完毕后,继续试压,直至漏点全部消除;4.4、拆除试压环;4.5、安装管箱和小浮头,对浮头进行试压4.5.1、对管程试压,保压30分钟;4.6、经车间确认浮头无泄漏,回装管箱;4.7、拆除盲板、脚手架,清理现场卫生。
交付车间试车验收。
4.8、焊接要求1焊工必须按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施焊。
2焊接环境a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1风速:气体保护焊时大于2m/s,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s;2相对湿度大于90%;3应在管束角焊缝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4防止地线、电缆线、焊钳与焊件打弧。
5受压元件的角焊缝的根部应保证焊透。
6双面焊须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
7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
五、检修质量要求1.焊缝圆滑、饱满,无表面缺陷2.螺栓均匀对称、紧固到位、预紧力均匀;3.设备无泄漏、无隐患,并能满足工艺100%负荷生产要求。
六、施工组织机构与管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铆工负责人:施工调度:七、施工安全注意事项1.装置停车、系统彻底泄压、置换合格并经工艺员确认交出且办理检修任务单后方可进入检修现场,并作好安全交接手续。
2.施工前,必须进行HSE风险评价。
3.进入现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及必须的防护用品;4.施工用的工器具电源电压必须符合装置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5.检修完工后,清除一切杂物,严禁杂物及焊渣留在设备内和现场。
6.检修用脚手架必须稳固可靠,登高人员系好安全带,严禁从高处往下扔东西。
7.吊装作业要严格遵守我厂有关起重的安全规定,使用吊装作业卡要统一指挥,指挥人员与起重设备操作人员、工作人员要相互配合,指挥信号要清楚、准确,施工人员要正确操作,做到令行禁止,严格按照吊装“十不准”进行吊装作业。
附表一工机具一览表(附表二)消耗材料一览表备注:1、该统筹时间以工艺车间完全交出开始计算,要求两班倒,24小时连续作业。
2、施工前必须搭设脚手架,拆除保温、机具拉至现场接好电。
3、由于车间的工艺条件不具备、备品、备件不齐导致检修作业停止,检修作业时间顺延。
年月日三、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化工企业中设计压力不大于6.4MP、设计压力大于-20C、小于520C的管壳式、平板式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维护和检修。
1.2 结构简述1.2.1 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主要有外壳、官办、管束、顶盖(封头)等部件构成。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与客体焊接相连,为减小温差引起的热应力,有时在壳体上设有膨胀节。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固定在壳体与管箱之间,另一端管板可以再壳体内自由移动。
U形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弯成U形,两端固定在统一管板上,管束可以自由伸缩。
填函式换热器的一段管板固定,另一端填料函密封可以自由伸缩。
1.2.2 平板式换热器主要有换热板片,密封垫片。
固定封头、活动封头(头盖)、紧固螺栓、挂架等组成,换热板片上有不同形状的波纹,密封材料大多采用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
2,完好标准2.1 零部件2.1.1 换热器的零部件及附件完整齐全,壳体、管程、板片、封头的冲蚀、腐蚀在允许范围内,管束的堵管数不超过管束总数的10%,隔板、板片、折流板。
防冲板等无严重的扭曲变形。
2.1.2 仪表、计器和各种安全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2.1.3 基础、机座完好,无倾斜、下沉、裂纹等现象。
2.1.4 各部连接螺栓、地脚螺栓紧固整齐、无锈蚀。
符合技术要求。
2.1.5 管道、部件、阀门、管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2.1.6 换热器壳程、管程及外管焊接质量均符合技术要求。
2.1.7 防腐保温设施完整有效,符合技术要求。
2.2 运行性能2.2.1 换热器各部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符合技术要求。
2.2.2 设备各部阀门开关正常。
2.2.3 换热器效率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2.3 技术资料2.3.1 设备档案、出厂质量证明书、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2.3.2 压力容器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2.3.3 运行时间和累计运行时间有统计记录。
2.3.4 设备图纸齐全。
2.3.5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 设备及环境2.4.1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污垢、垃圾。
2..4.2 设备的胀口、焊口、管口、法兰、阀门、填料函及换热板间等密封面完好,泄漏率在允许范围内。
3,设备的维护3.1.1 检查各连接部件紧固螺栓是否齐全、可靠。
各仪表及安全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3.1.2检查换热器及管道附件的绝热层,保持绝热层完好。
3.1.5 勤擦拭、勤打扫、保持设备及环境的整洁,做到无污垢、无垃圾、无泄露。
3.1.6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未安排的故障应该及时上报,故障为排除不得盲目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