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最新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祖国啊,我属于你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 了解课文的内容。 3. 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掌握好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课件、布置学生查找介绍祖国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如一只雄鸡挺立着。他幅员辽阔,物产 丰富,发展迅猛。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无数赞美他的诗篇。他就是我们 伟大的祖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 二、解题,介绍这首诗的体裁。 这首诗是一首新体诗 , 是相对于旧体诗而言的 , 旧体诗主要指我们以前学过 的古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全诗。 2. 指导学生朗读全诗,把诗句读准、读通,注意诗的韵律与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 4. 小结:这首诗一共八节,首尾两节大体相同,中间部分作者尽情赞美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 四、再读诗句,质疑解疑 1. 朗读全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共同解决。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 (2) 同桌交流。 (3) 全班汇报。
( 傅抱石、关山月两位画家,陈毅、郭沫若,周总理、毛主席等 ) 3、 他们各为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引导学生 阅读课文第 3~18 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两位画家:构思草图.执笔描绘; 陈毅、郭沫若:启发构思,出谋划策; 周总理:反复审视,提出建议; 毛主席:亲笔题字。 4、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再设计:学生自己提问,教师在根据学生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 考。) (1)两位画家创作巨型国画时,态度怎样?(严肃认真)你是从哪些 语句中体会的? (2)周总理是怎样审视这幅巨画的?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你从画家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精益求精的审视态度中体 会到了什么? 从画家的创作态度、周总理的审视态度中可以体会到他们对社会主义 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3) 认读“峻工、估算、包括、豁然开朗、凝聚、审视、画稿、郭 沫若”等词语,结合上下文重点理解“乍暖还寒、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 托出,呼之欲出、传世之作”等词语。
3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的词语。
(1) 幻灯出示要理解的词语“乍暖还寒”。
(2) 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 忐忑不安、豁然开朗、和盘 托出、呼之被出、传世之作 )
2. 学生质疑。(字词) 3. 根据大的提问,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进行自学。 4. 学生汇报交流。 浩瀚无涯、温馨、巍巍耸立、姹紫嫣红、绚丽、博大、永不疲倦 五、自由朗读,体会情感 扫除了词语障碍后,更好地理解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理解内容 1. 第 1 节、第 8 节:直接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 2. 第 2—7 节: 第 2 节,把祖国比作“大海”和“高山”,把“我”比作“鱼儿”和“小 鸟” 第 3 节,把祖国比作“花园”和“天空”,把“我”比作“蜜蜂”和“彩 云” 第 4 节,写“我”看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迅猛的发展 第 5 节,写“我”和祖国心心相通,息息相连 第 6 节,把“祖国”比作“大树”和“长河”,把“我”比作“绿叶”和 “浪花” 第 7 节,把“我”比作“春雨”和“火苗” 三、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1.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 2.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1)你从课文的语句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哪些特点呢? (2)文中有哪些比喻句?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3)学生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生动形象,感悟这样表达的妙处。 四、感情朗读,深化感情 1. 配乐范读。
(3) 出示其他要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l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设计: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是 分哪几部分写的?哪一部分是课文的记叙重点?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 本文记叙了巨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是分三部分写 的。第一部分讲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接受了创作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桥》的 任务;第二部分具体记叙了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过程;第三部分 介绍丁这幅国画的价值。
二、抓住重点,以点带面 l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交流:为什么说大型国画
《江山如此多娇》是一幅珍贵的传世之作?
2 、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说:“大型国画 ( 江山如此多娇 ) 凝聚了这么多 人的心血”,你能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巨画凝聚了哪些 人的心血吗’?(再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2.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 练习背诵。
五、课堂小结。
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学们交流交流吧!
板书设计:
1. 祖国啊,我属于你
“我”
赞美、热爱
祖国
鱼儿、小鸟
大海、高山
蜜蜂、彩云
花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天空
绿叶、浪花
大树、长河
春雨、火苗
2、江山如此多娇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个生词,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 启发谈话:《江山如此多娇》这篇文章并投有具体描绘祖国的美 景,不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而是一篇叙事的文章。那么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呢?
二、自主预习,理解词语
l 、自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连贯通顺。 2 、自学生字新词。
(I) 请同学们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彤。
(2) 出示生字、生词和幻灯片,检查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同桌 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 ( 投影出示 )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引导
l 、出示课,读题。
2、 理解题意。江山:指祖国的景色;如此:这样;娇:美丽。
3 、根据课题提出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型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出自我国哪两位画家之手吗?是谁在这幅巨画上题写了“江山如此多娇”的手 书呢?
四、指导朗读 1 、学生练习朗读。 ( 自读、互读、分角色读 )
2 、指名读。
3 、师生评议,教师着重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问句。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主要从理解词语方面去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听写本课生字字 2 、请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豁然开朗、忐忑不安,呼之欲出、和盘托出